MCU VR應用班 <翻轉式> 線上討論課堂(04) 記錄如下:
—— 舉行時間: 2016/7/11 晚上 20:30 ~ 21:45
班會前聊天:
高煥堂: 逐漸地,大家會領会到...
高煥堂: 要理解VR,要把VR教材寫得豐富生動,不能僅從〈使用〉單一视角出發。
高煥堂: 過去的学習方法,透過ㄑ用〉去理解而感到踏实,對於VR知識體系在萌芽中,產品未定型,正需大力推展教育階段,這踏实感很可能是自我欺騙,就如同会开車,就告訴自己懂車了。
高煥堂: 要寫出生動豊富VR教材,宜從视觉、聽覺等5項感覺及第6項感覺為核心。
高煥堂: 6W就全部覆蓋了,而不是只1W( How-to)而已。
高煥堂: 從How-to出發的教学,很容易讓学生誤解:很会开車=懂車!
高煥堂: 学生也很有成就感,老師也覺得把学生教〈会〉了。
高煥堂: 两者都很有成就感,卻只教出一群司機,学校也變開車培訓班了。老師也只能寫出一本ㄑ開車考前手冊〉教材。
高煥堂: 結果,VR知識體系的有機結構,就离我們遠去了。
蘇瑞元: 了解,VR 背後的知識體系是相當豐富且多元的。
蘇瑞元: 凡事起頭最難,我們要從何開始呢?
高煥堂: 以終為始,先想目標,就是起頭。
蘇瑞元: 我想您提到的應該是先想清楚要做的項目,再往回推朔該如何做。
班會討論:
mandy:高老師提供的VR相關影片,請大家參考
mandy:https://goo.gl/P41XEG
mandy: 如果觀看有問題,請告訴我,謝謝
蘇瑞元: Hi, 大家好,今天高老師會晚一點近來
mandy: 好
Censtar: 大家好
蘇瑞元: 今天高老師提供了兩個關於空間定位的影片,大家有沒有看到?
蘇瑞元: 一個是Omni的步伐捕捉,另一個是HTC的Lighthouse。
蘇瑞元: https://www.htcvive.com/tw/forum/chat.php?mod=viewthread&tid=41
蘇瑞元: 這一篇則談到HTC Vive和Oculus Rift的定位系統。
蘇瑞元: 大家對Omni和LightHouse有甚麼心得?
蘇瑞元: 還有誰上線呢?
信宏:有上線
呂家賢: 大家好
蘇瑞元: 雅琪可以說一下你在Omni的步伐捕捉上有什麼看法?
Censtar: LightHouse追蹤範圍較大
蘇瑞元: 家賢和信宏你們好,你們有看到高老師提供的影片嗎?
蘇瑞元: 今天我們要討論的議題有:1. 空間定位技術對VR的時延(Latency)有何影響? 2. 除了HTC的LightHouse激光定位技術之外還有什模技術?
信宏:LightHouse的活動範圍相較於Omni上來說要來的大
蘇瑞元: 我想在這次的視頻中,我們有看到Omni公司類似跑步機的設備,以及HTC以激光利用幾種角度掃描空間的定位技術。
蘇瑞元: 不過若以活動空間來說,Omni公司可以在一個非常小的空間內模擬非常大的空間。
蘇瑞元: 因為人可以向各個方向跑,不受限於現有的空間內。
高煥堂: hello,大家好
蘇瑞元: 高老師好。
信宏:老師好
高煥堂: 為什麼 HTC會超越Oculus?
高煥堂: Lighthouse是一個重要因素
蘇瑞元: Oculus似乎不具備空間定位的技術,只具備手的追蹤。
高煥堂: Why?
信宏:我覺得除了價格因素外就是暈眩感
高煥堂: 為什麼Lighthouse技術能降低眩暈感?
蘇瑞元: 因為沒有空間定位,則無法依據使用者的移動來改變場景。
蘇瑞元: 我們身體的神經系統和視覺系統無法連結。
高煥堂: 在視覺上、以光速傳輸
高煥堂: 因為雷射光(激光)
信宏:Lighthouse的大範圍空間定位,讓使用者覺得真的身歷其境,使得大腦較不會有被欺騙的感受
高煥堂: 時間延遲,決定於兩項:高煥堂: 1.人的動作回傳到電腦;2. 改變頭盔顯示的內容
蘇瑞元: 雷射光的速度相當快,所以使得環境改變的速度能夠已夠快的速度被偵測,並且作用於計算系統中,能以夠快的速度改變場景。
高煥堂: 瑞元說對了
高煥堂: 主要是前者
高煥堂: 這是視覺方面
高煥堂: 在移動上,也有貢獻
高煥堂: 視覺與身體移動的一致性
高煥堂: 也大幅降低眩暈感
蘇瑞元: 不過不知道HTC LightHouse是否建構了環境中的3D場景,看起來其前後兩個Sensor似乎可以用來建構整個環境的3D場景。
高煥堂: 前後兩個Sensor指哪兩個?
蘇瑞元: 我想您提到的應該是先想清楚要做的項目,再往回推朔該如何做。
信宏:蘇老師指的是否是LightHouse
蘇瑞元: 我在桃園參觀的時候,看到他們在環境中的對角立了LightHouse的Sensor。
高煥堂: 那就是所謂的基站(Base Station)
蘇瑞元: 如果以影片中的原理,掃描空間應該就是從這個Sensor來做的,由於若只有一個方向,在物體後側的內容就被遮蔽了。
高煥堂: 裡面主要是LED燈和兩個激光發射器
蘇瑞元: 我想這就是為什麼要有2個基站的原因。
高煥堂: Sensor都在手柄和頭盔上
高煥堂: 追溯一下HTC的Lighthouse設計人的思路
高煥堂: 是有幫助的
蘇瑞元: 我想基站主要的目的是為環境建模,了解人體所在的位置和移動方向,頭盔則是了解頭部移動的位置,手柄則是了解手部的位置。
高煥堂: Lighthouse應該對人體沒有建模
Censtar: 直接將位置數據傳輸,可省掉攝像頭到電腦的高數據傳輸步驟,減少延遲
高煥堂: YES, Censtar
高煥堂: 我還是想問:用HTC來建造MCU的虛擬烘焙廚房,有何不足的地方?
高煥堂: 從目的,反推HTC Vive的優缺之處
Censtar: 嗅覺的重現可能有比較大的難度
蘇瑞元: 障礙物無法有碰觸的感覺。
信宏:還有觸覺
Censtar: 每種食物組合起來的味道(素材)都不同
信宏:只能知道做菜的步驟、方法,但無法知道食物的味道以及比例是否正確
陳萱翰: 動作會受到限制
蘇瑞元: 應該是有障礙物時,HTC可能無法很準確的偵測,並讓人能夠避開。
高煥堂: 反過來,HTC Vive目前的優點,搭配MCU的哪一個景點,會發揮得最好?
信宏:文化教室
高煥堂: WHY?
蘇瑞元: 較空曠的地方,例如日本的茶道教室。
高煥堂: 茶道也是沒有嗅覺?
信宏:較屬於靜態場景,對於使用者只需要觀看教室,了解該教室的文化擺飾
高煥堂: 看來,可能Hololens更適合於MCU
高煥堂: 一個人在實際客廳裡泡茶
高煥堂: 遠方的朋友的虛擬角色出現於實體客廳裡,一起泡茶
蘇瑞元: 當障礙物多的時候,Hololens可能更適合。
Censtar: 茶道的聞香似乎也很重要
蘇瑞元: Holelens可以虛實整合。
高煥堂: 因為實際客廳,也實際茶香
蘇瑞元: 兩邊各自泡茶,但是也都看到彼此。
高煥堂: 可否在HTC 頭盔上加一個Camera
高煥堂: 可拍攝自己的茶桌
Censtar: 那跟開視訊是否雷同?
蘇瑞元: 似乎之前聽說有一個。
高煥堂: 所以,我們拿MCU景點來檢驗,發現HTC VR的功能還很不足
高煥堂: 我們要補上更多週邊設備
信宏:要將拍攝的東西融入VR的世界似乎也不是很容易..
高煥堂: 不一定
高煥堂: 例如,HTC vive搭配Leap motion
高煥堂: 可把手指拍攝進去
高煥堂: VR現在沒有定論,有待各種創意組合
高煥堂: 我們就是要從目的想起,反推出來需要那些外圍設備來組合
高煥堂: 如何組合? 程式如何寫?
蘇瑞元: 不過VR的應用是否應該要考慮能廣泛被使用才能創造較大的利潤。
高煥堂: 但是,81個不同行業的景點,若都無法派上用場
高煥堂: 如何<廣泛>應用?
高煥堂: 只要一個景點能表現亮麗,就代表在那個行業,可以廣泛應用
高煥堂: 校長一開始與我談到VR
高煥堂: 就要我去參觀MCU的許多景點
蘇瑞元: 所以不同的場景,可能使用不同的設備,建構不同(最適)的應用
高煥堂: YES
高煥堂: 要做出最佳組合
蘇瑞元: 像藝術中心使用HTC Vive就相當適合
高煥堂: 所以我才不主張僅僅學會用HTC vive
高煥堂: Why?
高煥堂: 可以用Scanner掃描藝術品
高煥堂: 建立3D模型
蘇瑞元: 而且不用嗅覺,但是觸覺就比較難了。
高煥堂: 那是藝術中心原本只有視覺
高煥堂: 沒有觸覺
高煥堂: 所以用HTC Vive是很合適的
高煥堂: 就MCU而言,VR有兩類用途: 1. 讓外人能透過VR來觀賞MCU(景點);2. MCU老師透過VR來教學
呂家賢: 嗅覺可以利用頭盔發出嗎?
高煥堂: 例如
高煥堂: 例如,烘焙廚房
蘇瑞元: 觀賞MCU景點時
高煥堂: 主要是教學
蘇瑞元: 著重在視覺
高煥堂: 而不是觀賞
高煥堂: 藝術中心則偏於觀賞、視覺學習
高煥堂: 而不是操作性學習
蘇瑞元: 教學是除了教以外,還有學,以及練習。教可以透過視覺、聽覺和嗅覺,練習可能要有實物。若實物昂貴或難以取得時,則可以使用虛擬物品替代。
Censtar: 利用最佳組合讓使用者透過VR更加了解MCU
高煥堂: 我今天在微信上,有提到希望我們能更廣泛接觸VR相關知識和技術
高煥堂: great, Censtar
高煥堂: 然後,依據目標來創新組合
高煥堂: 來實現目標
高煥堂: 而不是單一工具的塾練而已
高煥堂: 這樣我們將來上課、寫教案,才會豐富、活潑、引人入勝
高煥堂: 好了,各位晚安囉
陳信宏: 謝謝老師
蘇瑞元: 高老師晚安
陳萱翰: 謝謝老師
Censtar: 謝謝老師及大家,晚安
呂家賢: 老師晚安,大家晚安。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