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器技术与DevOps

容器技术的使用支撑了目前 DevOps 三大主要实践:工作流、及时反馈、持续学习。

有人说容器技术与 DevOps 二者在发展的过程中是互相促进的关系。得益于 DevOps 设计理念的流行,容器生态系统在设计上与组件选择上也有相应发展。同时,由于容器技术在生产环境中的使用,反过来也促进了 DevOps 三大主要实践:支撑 DevOps 的三个实践

工作流

容器中的工作流

每个容器都可以看成一个独立的运行环境,对于容器内部,不需要考虑外部的宿主环境、集群环境,以及其它基础设施。在容器内部,每个功能看起来都是以传统的方式运行。从外部来看,容器内运行的应用一般作为整个应用系统架构的一部分:比如 web API、web app 用户界面、数据库、任务执行、缓存系统、垃圾回收等。运维团队一般会限制容器的资源使用,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完善的容器性能监控服务,从而降低其对基础设施或者下游其他用户的影响。

现实中的工作流

那些跟“容器”一样业务功能独立的团队,也可以借鉴这种容器思维。因为无论是在现实生活中的工作流(代码发布、构建基础设施,甚至制造 《杰森一家》中的斯贝斯利太空飞轮 等),还是技术中的工作流(开发、测试、运维、发布)都使用了这样的线性工作流,一旦某个独立的环节或者工作团队出现了问题,那么整个下游都会受到影响,虽然使用这种线性的工作流有效降低了工作耦合性。

DevOps 中的工作流

DevOps 中的第一条原则,就是掌控整个执行链路的情况,努力理解系统如何协同工作,并理解其中出现的问题如何对整个过程产生影响。为了提高流程的效率,团队需要持续不断的找到系统中可能存在的性能浪费以及问题,并最终修复它们。

反馈

容器中的反馈

除了限制容器的资源,很多产品还提供了监控和通知容器性能指标的功能,从而了解当容器工作不正常时,容器内部处于什么样的状态。比如目前流行的 Prometheus,可以用来收集容器和容器集群中相应的性能指标数据。容器本身特别适用于分隔应用系统,以及打包代码和其运行环境,但同时也带来了不透明的特性,这时,从中快速收集信息来解决其内部出现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现实中的反馈

在现实中,从始至终同样也需要反馈。一个高效的处理流程中,及时的反馈能够快速地定位事情发生的时间。反馈的关键词是“快速”和“相关”。当一个团队被淹没在大量不相关的事件时,那些真正需要快速反馈的重要信息很容易被忽视掉,并向下游传递形成更严重的问题。想象下如果露西和埃塞尔能够很快地意识到:传送带太快了,那么制作出的巧克力可能就没什么问题了(尽管这样就不那么搞笑了)。(LCTT 译注:露西和埃塞尔是上世纪 50 年代的著名黑白情景喜剧《我爱露西》中的主角)

DevOps 中的反馈

DevOps 中的第二条原则,就是快速收集所有相关的有用信息,这样在问题影响到其它开发流程之前就可以被识别出。DevOps 团队应该努力去“优化下游”,以及快速解决那些可能会影响到之后团队的问题。同工作流一样,反馈也是一个持续的过程,目标是快速的获得重要的信息以及当问题出现后能够及时地响应。

持续学习

容器中的持续学习

践行第三条原则“持续学习”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在不需要掌握太多边缘的或难以理解的东西的情况下,容器技术让我们的开发工程师和运营团队依然可以安全地进行本地和生产环境的测试,这在之前是难以做到的。即便是一些激进的实验,容器技术仍然让我们轻松地进行版本控制、记录和分享。

现实中的持续学习

举个我自己的例子:多年前,作为一个年轻、初出茅庐的系统管理员(仅仅工作三周),我被安排对一个运行着某个大学核心 IT 部门网站的 Apache 虚拟主机配置进行更改。由于没有方便的测试环境,我直接在生产站点上修改配置,当时觉得配置没问题就发布了,几分钟后,我无意中听到了隔壁同事说:

“等会,网站挂了?”

“没错,怎么回事?”

很多人蒙圈了……

在被嘲讽之后(真实的嘲讽),我一头扎在工作台上,赶紧撤销我之前的更改。当天下午晚些时候,部门主管 —— 我老板的老板的老板 —— 来到我的工位询问发生了什么事。“别担心,”她告诉我。“我们不会责怪你,这是一个错误,现在你已经学会了。”

而在容器中,这种情形在我的笔记本上就很容易测试了,并且也很容易在部署生产环境之前,被那些经验老道的团队成员发现。

DevOps 中的持续学习

持续学习文化的一部分是我们每个人都希望通过一些改变从而能够提高一些东西,并勇敢地通过实验来验证我们的想法。对于 DevOps 团队来说,失败无论对团队还是个人来说都是成长而不是惩罚,所以不要畏惧失败。团队中的每个成员不断学习、共享,也会不断提升其所在团队与组织的水平。

随着系统越来越被细分,我们更需要将注意力集中在具体的点上:上面提到的两条原则主要关注整体流程,而持续学习关注的则是整个项目、人员、团队、组织的未来。它不仅对流程产生了影响,还对流程中的每个人产生影响。

容器技术带给 DevOps 的启迪

有效地应用容器技术可以学习 DevOps 的三条原则:工作流,反馈以及持续学习。从整体上看应用程序和基础设施,而不是对容器外的东西置若罔闻,教会我们考虑到系统的所有部分,了解其上游和下游影响,打破隔阂,并作为一个团队工作,以提升整体表现和深度了解整个系统。通过努力提供及时准确的反馈,我们可以在组织内部创建有效的反馈机制,以便在问题发生影响之前发现问题。最后,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来尝试新的想法并从中学习,教会我们创造一种文化,在这种文化中,失败一方面促进了我们知识的增长,另一方面通过有根据的猜测,可以为复杂的问题带来新的、优雅的解决方案。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egendjaking/p/10042439.html

时间: 2024-11-07 12:36:29

容器技术与DevOps的相关文章

普元云计算-阿里云上的容器技术实践详解

转载本文需注明出处:EAII企业架构创新研究院,违者必究.如需加入微信群参与微课堂.架构设计与讨论直播请直接回复公众号:"EAII企业架构创新研究院".(微信号:eaworld)   导读:本文以"实践过程中问题与思考"为主体,与大家分享其中的过程和经验,希望大家在后续的工作中能够避免相关问题,形成更佳实践. 为什么选择阿里云 现在的公有云如雨后春笋,国外如AWS.Azure.Bluemix,国内如BAT.DaoCloud.goodrain,都可以给大家提供丰富的云

容器技术部署运维更快高效的发展就来自睿云智合(Wise2C)

随着Docker的日趋成熟,容器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国内的企业IT对于容器技术也从过去的试用调研转向现在的真正落地.睿云智合(Wise2C)将密切追踪这一领域的技术发展趋势,凭借业界领先的产品以及丰富的落地经验为国内企业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 Docker Docker是一个开源的应用容器引擎,让开发者可以打包他们的应用以及依赖包到一个可移植的容器中,然后发布到任何流行的Linux机器上,也可以实现虚拟化,容器是完全使用沙箱机制,相互之间不会有任何接口. 一个完整的Docker有以下

容器技术

Technorati 标签: 容器 什么是容器 在一台 16 核 32G 内存的虚拟机上,需要跑 500+ 个用户的网站应用,我们当然希望网站的资源相互隔离,这样一个应用崩溃了,也不会影响其他的应用的运行. 要实现资源的隔离,最容易想到的当然是开若干虚拟机,在其上安操作系统,然后搭建应用.然而一台主机上,一般就能开10~15个虚拟机,如果在这台机器上开 500 个虚拟机,这台服务器估计早就不堪重负了. 有没有资源隔离能力不错,而且虚拟化开销还要小的方式,虚拟机实在太重了. 我们来看一下问题的症结

混合云场景下容器技术在新能源功率预测产品中的最佳实践

能源互联网是物联网和"互联网+"在能源行业深度融合的产物,是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现在还处于能源互联网的早期阶段.绝大部分能源行业的应用都部署在私有局域网内,并且网络结构异常复杂,这是阻碍互联网技术在能源行业落地的最大挑战. 6月28日,金风科技数据平台架构师张利出席了Rancher Labs举办的Container Day 2018容器技术大会,并做了题为<混合云场景下容器技术在新能源功率预测产品中的最佳实践>的演讲. 金风科技是中国成立最早.自主研发能力最

第五章 云原生与容器技术

第一节 独角兽成功秘诀 成功秘诀 ·Speed of innovation-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Always-available services-随时.随地可用 ·Web scale-从0到1,快速扩展 ·Mobile-centric user experiences-移动为王又快又好! 第二节 云原生和现代应用12范式 现代应用的十二范式(The Twelve-Factor App) 1.基准代码:一份基准代码,多份部署.基准代码和应用之间总是保持一一对应的关系.所有部署的基准代码相同,但

云计算领域“集装箱”,容器技术正成为企业新宠

十年前,很多企业还把云计算当做一种很遥远的未来技术,但到了今天,几乎没有人会质疑"上云"的重要性.但是,在云计算的普及过程中也遇到了诸多困扰.比如因为专业性高,具有一定的学习成本,再加上各个云服务厂商之间的差 异性,这使得一些企业对于上云这件事变得有心无力.这时候,云原生(Cloud Native)应运而生.据了解,云原生作为诞生于云计算时代的一种新技术理念,近年来颇受业内追捧, 主要是因为云原生可以让应用和基础设施的部署变得更加快速,从而使企业能够用较低的技术成本享受到云的弹性和灵活

Docker学习笔记(8-1)容器技术历史

学习目标: 历史上的容器 1982 chroot  进程和文件系统 2007 virtuozzo windows平台 2008 lxc          linux 2012 warden   linux  cloudfoundry 2013 docker    linux 容器技术与云计算 云计算的基础技术 资源隔离 cpu:cpu时间片.cpu核数 内存:物理内存.swap交换区存储 磁盘:磁盘容量.io.inode 网络:网络栈.网络带宽 资源分配 保留分配 设定上限 资源弹性扩展 容器的

Linux 容器技术史话:从 chroot 到未来

Linux 容器是一个在单一 Linux 主机上提供多个隔离的 Linux 环境的操作系统级虚拟技术.不像虚拟机(VM),容器并不需要运行专用的访客(guest)操作系统.容器们共享宿主机的(host)操作系统内核,并使用访客操作系统的系统库来提供所需的功能.由于不需要专用的操作系统,因此容器要比虚拟器启动快得多. Virtual Machines Vs Containers (图片来自: Docker Inc.) 转载于:http://www.itxuexiwang.com/a/liunxji

运行第一个容器 - 每天5分钟玩转容器技术(4)

为了让大家对容器有个感性认识,我们将尽快让一个容器运行起来. 首先我们需要搭建实验环境. 环境选择 容器需要管理工具.runtime 和操作系统,我们的选择如下: 管理工具 - Docker Engine因为 Docker 最流行使用最广泛. runtime - runcDocker 的默认 runtime 操作系统 - Ubuntu虽然存在诸如 CoreOS 的容器 OS,因考虑到我们目前处于初学阶段,选择大家熟悉的操作系统更为合适.等具备了扎实的容器基础知识后再使用容器 OS 会更有利. 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