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占用户绝大多数的小白用户来说,智能的概念其实更多的就是不用在麻烦,不用专业,一键完成,就如当年一键杀毒、一键清理电脑垃圾一样。
文/张书乐
因为参与了海康威视的萤石W1智能生活路由器的测评,才有了这个不像测评的体验文章。
至少在打开包装之前,我对于这个路由器并没有多少联想,因为这无外乎又是一个穿墙术修炼到满级的路由器,至少银质的天线,可以让我在我的复式楼里,不再有盲区。
但如果这就是智能路由器,其实也就没啥意思了。记得360的周鸿祎曾经总结自己第一次路由器试水失败时,小白用户都是用信号强弱来看待路由器的,所以路由器的天线越多,就会直接被用户定义为信号达到超级赛亚人阶段,尽管其实天线对于信号强弱并没有卵用。
所以在信号之外,智能路由器往往打出了他们的特色牌,比如安全防蹭网、比如云存储、比如智能定时开关、比如可以连接手机控制啥的。但说实话,这些都是痒点,但不是刚需。
用户使用路由器的刚需依然还是信号上,但不仅仅是信号的强弱,所以这个穿墙术,并不是仅仅穿多少墙这么简单,关键是能否收放自如。
W1智能生活路由器选择在信号上做文章,其实并不是头一个,只是它更偏重于用户选择。所谓智能,其实很大意义上就是给予用户选择的权限有多大。但过去的路由器,往往信号强弱并不可控,而且制造者会自动脑补用户的需求——信号越强越好,穿墙越狠越好。
如果和空调的温度一样可以调节又会如何?W1的玩法其实技术含量并未见的很高,只是提供了4个信号强度模式:孕妇、一堵墙、两堵墙、极速。
在测试中,这样的模式选择,其实并没有让我在使用中有任何停滞感,哪怕是孕妇模式,需要的网速依然强悍,手机、笔记本、电视盒子同时运行都无障碍。当然,前提是我入户的网线本身就是10M光纤。
这其实就是刺激到了用户在信号这个刚需上的一个欲求,家庭的多样性需求,至少对于在孕产期的家庭,这个路由器就有了比较强烈的刺激。而在笔者看来,这也道出了智能硬件的一个趋势,其实智能硬件本身就是在原有硬件上加持智能因子,而根据不同需求的人群进行分众化的特色智能匹配,反而能够从小众市场这个小切口切入进去,获得足够的用户基数。
至少,这将是一个非常容易让人记忆深刻的口碑,而且没有技术障碍,任何人都能够一键设置、一键完成。
尤其是对于占用户绝大多数的小白用户来说,智能的概念其实更多的就是不用在麻烦,不用专业,一键完成,就如当年一键杀毒、一键清理电脑垃圾一样。
当然,这是突破口,用更为收放自如的穿墙术打开一个缺口,然后再配合被挖掘过很多遍的痒点,比如不用给到访朋友Wifi密码,一键链接;根据联网设备来智能调节信号强弱和分配带宽;通过云存储功能,手机App远程遥控路由器下载影片;更高灵敏度的信号放大功能;等等
这些辅助技能,在智能化的穿墙术周围,形成进一步的智能圈子,一个智能路由器的题中应有之意也就出来了。
当然,这个穿墙术还有个好处,就是小白用户不用看那些看不懂的参数,也能知道手中的路由器能穿几堵墙,如何少穿墙……
写完这个其实不算测评的测评,突然想到一个问题,要是智能路由器能够智能判断家中哪个位置更能全面信号覆盖,会不会更有意思?智能选择穿墙的角度,算不算穿墙术的大招呢?
———————作者新书———————
作者:张书乐 微信号:zsl13973399819 新著有《越界——互联网时代必先搞懂的大败局》,这是一本讲述BAT失败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