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文章中,我们已经介绍了超融合给用户 IT 基础架构带来的各个方面的价值,其中成本只是超融合架构的优势之一。但很多用户还是会非常关心这个话题,希望能有更具体的了解,所以本文整理超融合和传统 FC SAN 架构的成本对比。主要涉及:直接采购成本、风险成本、运维成本、后期维保成本和按需投资带来的成本收益。
1.直接采购成本降低
首先看一下两种模式的架构区别:
两种模式的采购模块对比:
可以看到,超融合架构采购成本的降低主要部分来自于:
1. 省去了高端存储的硬件部分,而只需采购超融合软件+因超融合架构而增加的 SSD 及 SATA 硬盘(部署在上述服务器中);
2. 如果用户采用 SmartX 、Nutanix 提供的内嵌的虚拟化平台,无需采购商业的 VMware 虚拟化软件。
细心的用户可能会问到,超融合架构存储会消耗资源,会不会带来服务器成本的上升? 这确实非常依赖于不同厂商的架构和实现。例如 SmartX 每个节点仅占用 6vCPU 16GB内存,不会超过一般服务器的 10% 的资源占用,而类似 Ceph 架构的资源会数倍于此,而且会随硬盘增加而增加。
2.运维成本降低
超融合架构带来运维成本的降低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无需熟悉传统存储的专业运维人员带来的成本;
2. 快速安装部署、故障自愈、空间预测、扩容数据自动均衡等技术大大降低了 IT 运维人员的投入,这一部分的资源可以更好的投入到支持业务创新的项目。
3.后期维保成本降低
使用过传统中高端存储的用户都知道,由于采用专用硬件,传统存储的维保费用在过了质保期后都非常高昂,而超融合产品由于采用了商用 x86 服务器,不仅维保费用仅和服务器一致,更可通过更换服务器硬件提升产品的使用周期。
4.按需投资带来的更高的资金利用率
这部分往往容易被用户忽略,传统架构由于扩展性差,一般采购都要预估一年甚至两年的需求,部署完成后,大部分资源其实长期处于闲置状态,同时 IT 部件的成本也在逐年下降。
超融合强大的扩展能力可以让用户做到真正按需投资,从而将资金用于真正带来利润的业务提升上。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smartx/p/11933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