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技法(11)--Gradient Boosted Decision Tree

AdaBoost D Tree有了新的权重的概念。

现在的优化目标,如何进行优化呢?

不更改算法的部门,而想办法在输入的数据方面做修改。

权重的意义就是被重复取到的数据的次数。这样的话,根据权重的比例进行重复的抽样。最后的结果也和之前一样能够表达权重的意义在里面了。

在一个fully grown tree的情况下:

应对办法:

如果剪枝剪到极限的时候:

就是AdaBoost Stump。

在AdaBoost中:

有阴影的部分就是用来投票决定G最终结果的。这个方程式延伸一下:

对他们这样投票的过程可以类比SVM里margin的概念。voting score也可以看成是一种距离。这个距离也是越大越好。

又成了一个最佳化的过程。

随着AdaBoost进行,这个值会越来越小。

最终想要优化的目标:

所以我们会有一个exponential error measure来对AdaBoost的上界进行bound。下面就是数学上进行优化了。

按照梯度下降的思路进行最佳化:

所以,在AdaBoost中的A就是好的gt了。下面就是优化步幅η了。

微分一下:

根据以上思路进行拓展:

Gradient Boost可以对任何的error function进行拓展。

拓展到regression问题的时候:

加上正则化的惩罚项:

最终得出了GBDT的形式:

最后对几个ensemble的模型进行一些总结:

总结:

时间: 2024-10-18 18:17:38

机器学习技法(11)--Gradient Boosted Decision Tree的相关文章

【Gradient Boosted Decision Tree】林轩田机器学习技术

GBDT之前实习的时候就听说应用很广,现在终于有机会系统的了解一下. 首先对比上节课讲的Random Forest模型,引出AdaBoost-DTree(D) AdaBoost-DTree可以类比AdaBoost-Stump模型,就可以直观理解了 1)每轮都给调整sample的权重 2)获得gt(D,ut) 3)计算gt的投票力度alphat 最后返回一系列gt的线性组合. weighted error这个比较难搞,有没有不用动原来的模型,通过输入数据上做文章就可以达到同样的目的呢? 回想bag

机器学习中的算法:决策树模型组合之GBDT(Gradient Boost Decision Tree)

[转载自:http://www.cnblogs.com/LeftNotEasy/archive/2011/03/07/random-forest-and-gbdt.html] 前言 决策树这种算法有着很多良好的特性,比如说训练时间复杂度较低,预测的过程比较快速,模型容易展示(容易将得到的决策树做成图片展示出来)等.但是同时,单决策树又有一些不好的地方,比如说容易over-fitting,虽然有一些方法,如剪枝可以减少这种情况,但是还是不够的. 模型组合(比如说有Boosting,Bagging等

Gradient Boost Decision Tree(&Treelink)

http://www.cnblogs.com/joneswood/archive/2012/03/04/2379615.html 1.      什么是Treelink Treelink是阿里集团内部的叫法,其学术上的名称是GBDT(Gradient Boosting Decision Tree,梯度提升决策树).GBDT是“模型组合+决策树”相关算法的两个基本形式中的一个,另外一个是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相较于GBDT要简单一些. 1.1    决策树 应用最广的分类算法之一

GBDT(Gradient Boosting Decision Tree)算法&协同过滤算法

GBDT(Gradient Boosting Decision Tree)算法参考:http://blog.csdn.net/dark_scope/article/details/24863289 理解机器学习算法:http://blog.csdn.net/dark_scope/article/details/25485893 协同过滤算法:http://blog.csdn.net/dark_scope/article/details/17228643

CART分类与回归树与GBDT(Gradient Boost Decision Tree)

一.CART分类与回归树 资料转载: http://dataunion.org/5771.html Cl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 Tree(CART)是决策树的一种,并且是非常重要的决策树,属于Top Ten Machine Learning Algorithm.顾名思义,CART算法既可以用于创建分类树(Classification Tree),也可以用于创建回归树(Regression Tree).模型树(Model Tree),两者在建树的过程稍有差异.CAR

机器学习分类实例——SVM(修改)/Decision Tree/Naive Bayes

机器学习分类实例--SVM(修改)/Decision Tree/Naive Bayes 20180427-28笔记.30总结 已经5月了,毕设告一段落了,该准备论文了.前天开会老师说,希望我以后做关于语义分析那一块内容,会议期间还讨论了学姐的知识图谱的知识推理内容,感觉也挺有趣的,但是感觉应该会比较复杂.有时间的话希望对这块了解一下.其实吧,具体怎么展示我还是不太清楚... 大概就是图表那个样子.我先做一个出来,让老师看看,两个礼拜写论文.24/25答辩,6月就可以去浪哈哈哈哈哈哈. 一.工作

GBDT(Gradient Boosting Decision Tree) 只有实现只有原理

GBDT(Gradient Boosting Decision Tree) 只有实现只有原理,布布扣,bubuko.com

Coursera台大机器学习技法课程笔记11-Gradient Boosted Decision Tree

将Adaboost和decision tree相结合,需要注意的地主是,训练时adaboost需要改变资料的权重,如何将有权重的资 料和decision tree相结合呢?方法很类似于前面讲过的bagging,通过采样资料来使资料获得不同的权重. 一棵完全的树的权值会无限大,可能出现过拟合.因此需要得到一棵弱分类的树,方法如下: 接下来比较深入的分析adaboost.经过代换,出现了如下惊人的结果: 某个资料的权重正比于投票分数 联系到之前学习的SVM,发现了一个秘密:投票的分数就是某个点到分隔

机器学习算法实践:决策树 (Decision Tree)(转载)

前言 最近打算系统学习下机器学习的基础算法,避免眼高手低,决定把常用的机器学习基础算法都实现一遍以便加深印象.本文为这系列博客的第一篇,关于决策树(Decision Tree)的算法实现,文中我将对决策树种涉及到的 算法进行总结并附上自己相关的实现代码.所有算法代码以及用于相应模型的训练的数据都会放到GitHub上(https://github.com/PytLab/MLBox). 本文中我将一步步通过MLiA的隐形眼镜处方数集构建决策树并使用Graphviz将决策树可视化. 决策树学习 决策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