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inSrv2016(TP)构建的“超融合基础架构”

最近发现一个很热门的话题,国内的很多厂商也搞出了自己的“超融合基础架构服务器”,那么什么是“超融合基础架构”呢?

超融合基础架构(Hyper-Converged Infrastructure,或简称“HCI”)也被称为超融合架构,是指在同一套单元设备(x86服务器)中不仅仅具备计算、网络、存储和服务器虚拟化等资源和技术,而且还包括缓存加速、重复数据删除、在线数据压缩、备份软件、快照技术等元素,而多节点可以通过网络聚合起来,实现模块化的无缝横向扩展(scale-out),形成统一的资源池。

其实把计算资源,网络资源,服务器虚拟化集成不是很难理解,但我这里的存储资源需要拿出来单独说一下,这里我不是说专业的存储设备或者构建共享存储,我采用的是利用服务器的本地硬盘构建的存储资源(存储池)来实现,这点很多厂商也可以做到,例如VMware的VSAN,那么微软是否可以做到呢?这里就是我所关注的地方。

在开始测试之前,我需要应用“隔壁老王(王老师)”的一段话给大家普及下微软的一些关键词与群集技术:

微软在2012版本提出了一个SOFS的概念,所谓的SOFS,老王的理解就是File Server On CSV,就和当时的Hyper-V on CSV一样,2008里面的Hyper-V群集,只能同时允许一个节点对虚拟机进行读取操作,同时虚拟机会对群集磁盘进行锁定,虚拟机群集组就会占用一个群集磁盘,大家都懂的,后来2008R2微软看出来了这个问题,推出了CSV群集分布式文件系统,其实也并不能算完全分布式,但是可以允许所有Hyper-V节点,同时读取虚拟机资源,虚拟机不必独占一个群集磁盘,其实幕后真正的数据文件,还是存放在lun里面,只不过CSV在每个群集节点的C盘做了一个mount文件夹做share volume,然后2008R2开始的群集可以感应到CSV,可以把虚拟机文件存放在CSV里面,CSV会通过群集网络,来同步CSV元数据,群集数据库变化信息,心跳检测信息,当其中一个群集节点出现故障,并不会实际上发生群集磁盘完全的离线再上线,后台实际上发生的只是CSV节点从这个节点切换到另外一个节点,大大的缩减了故障转移的时间。

同理SOFS也是这个道理,微软所说的SOFS AA模式,我想也是这个道理,我的SOFS是基于CSV建立起来的,CSV是分布在不同的群集节点,当发生故障的时候,实际上SOFS会做的,只是从一个节点,切换到另外一个节点,并不会实际上发生故障转移的过程(卸载群集磁盘,挂载群集磁盘)。SMB3.0实现的SOFS最终交付的是一个UNC路径,不同的对象访问SOFS,会根据访问的共享对象,进行负载均衡,可能这一次SMB客户端访问SOFS UNC路径是1节点提供连接,下一次SMB客户端访问就是2节点提供连接,当1节点出现故障,用户自动连接至2节点。

SOFS又有很多形态组成,很多人以为SOFS只能是存储池的模型,其实不是的,所谓的SOFS只是一种AA模式的文件服务器概念,提供最短的故障转移时间,可以透明的添加,或缩减节点。

但是SOFS并不会限制底层的存储,到底是什么,SOFS只是认CSV,提供CSV,SOFS就可以基于CSV做 “File Server on CSV”

举个例子,如果你有四个节点,前端两个Hyper-V节点,后端两个File Server节点

那么我的File Server底层可以接的是SAN,ICSI,还有这两年很热的JBOD,RBOD,SAS共享等等

只是说,微软从2012开始,推出了他的存储池,存储空间的概念,原来SAN控制器做的事情,现在微软的2012也可以做了,微软提倡的是采用JBOD或者SAS共享的方式,直接把一堆磁盘阵列接给服务器,为企业节约硬件成本,然后原来SAN控制器做的事情,现在微软帮你做了,比如分层,存储池,去重,缓存,等等。

顺便提一下,这里的JBOD说的是纯粹的磁盘阵列,JBOD只负责把磁盘装在一个盒子里,而RBOD则支持在阵列中进行群集RAID的配置

只是按照微软的最佳实践来讲,微软推荐,底层是JBOD,接给文件服务器,文件服务器再做群集,然后在群集里面做群集存储池,群集存储空间,群集存储空间上面再做CSV,CSV上面再做SOFS,最终交付UNC路径出来,然后通过SCVMM去管理监控SOFS和群集存储池,SCOM去监控SOFS的运行状态

所以在做SOFS架构设计的时候,文件服务器底层并不一定受限于JBOD,底层也可以是ICSI,RBOD,SAS共享,SAN

这里顺便提一下,有的人说有有SAN了,就没必要用SOFS了,其实不是这个概念,我们架构设计的时候,是为了SOFS提供出来的AA模式文件共享,为了使用SMB wintess的透明切换,这一点是SAN存储所做不到的,要实现AA模式共享,只有操作系统level,群集level才可以实现,,而微软恰恰就是最懂系统的人,硬件厂商是不擅长做这种事情的。只是说有了SAN,我们就可以直接享受SAN控制器提供的高级功能,不用再在2012上面配置存储池,存储分层,硬件控制器提供的功能,比系统级别更加的可靠稳定,这就是SAN的优点,我认为。

顺便再提下,微软推荐的这种模型,我相信有一部分人还是不太理解的,

微软推荐底层是JBOD,接给文件服务器,文件服务器再做群集,然后在群集里面做群集存储池,群集存储空间,群集存储空间上面再做CSV,CSV上面再做SOFS,这种model

剖析下来看,JBOD,接文件服务器,没什么好说的,文件服务器做群集也没什么好说的,然后群集存储池呢,就是说我的群集建立的时候,先不使用群集磁盘,然后把群集磁盘堆栈起来,留给群集群处吃,在群集里面构建群集存储池,在构建群集存储池的时候,群集可以把群集节点上面存在的所有群集磁盘添加进入群集存储池,然后再基于群集存储池做群集存储空间,群集空间里面可以实现为群集磁盘容错,群集存储控制器的容错,举个例子,群集存储空间里面做镜像的存储空间,那么一个节点的一块磁盘快掉,另外一个节点还是可以正常使用,这个实现为群集磁盘的容错,比如我在群集存储空间配置了存储分层,那么一个群集节点坏掉,我的群集存储空间依然可以提供存储分层的服务,这个就是实现出来的群集存储控制器的容错,但是群集存储空间,实现的模式是A/P模式,一主一待,并不会同时提供服务,这就是群集存储空间和SOFS的区别。

当你试着打破这个群集存储空间的时候,比如你删除了这个群集存储空间,你会发现两个群集节点上面,添加过到群集磁盘的磁盘,内容都是一样的。

群集存储空间再上一层,可以使用CSV,然后做CSV读缓存,还可以在群集存储空间开启存储分层,回写缓存,从而为上层的SOFS交付最佳的性能。

最后再提一下,cluster in a box的概念,这个也是各个厂商都在提的,微软和CIB,Super micro合作,也推出了使用于微软的方案

即提供一个盒子或者说是机架,这个盒子里面包括存储群集节点和Hyper-v节点,任意一个存储节点或者hyper-v节点宕机,并不会影响到整个业务的运营,存储节点和Hyper-v节点都是可以横向扩展的,并且可以提供存储分层,去重,存储池等高级存储功能。

那么在微软新的Windows Server 2016(TP)版本中,这块有了什么变化呢?老王接着说“2012R2和2016的区别就是,2012R2SOFS的底层必须是JBOD,RBOD,ISCSI,SAN,2016开始,不叫SOFS了,叫SDS。2016可以使用服务器本身的服务器硬盘,来贡献群集存储池”。

备注:RBOD一组冗余的磁盘;JBOD:简单磁盘捆绑。

那今天我就来测试一把微软在Windows Server 2016构建“超融合基础架构”的效果吧,这里我的测试重点网络部份较弱,还请大家包含,重点体现计算资源、存储资源、虚拟化资源。我的测试环境也因为受到一些限制,因此我这里采用了Hyper-V嵌套虚拟化来盗梦空间(既然是这样的测试环境,自然生产环境要更好,不能比拟哟)

对于Windows Server 2016的SOFS,大家可以先看看我之前写的这篇文章“WinSrv2016横向扩展存储(SDS)[无共享存储]”,先了解下,那我这次采用的是如下架构:

大家可以参考:

https://technet.microsoft.com/en-us/library/mt126109.aspx

https://technet.microsoft.com/en-us/library/mt693395.aspx

测试角色如下:

1台DC,4台WinSrv2016(tp4),上层构建Win7虚拟机。

4台WinSrv2016每台宿主机挂载了4块10G的磁盘。

那么部署的过程我就不再详细描述,我只会对特别的地方进行截图给大家介绍,基本的步骤和“WinSrv2016横向扩展存储(SDS)[无共享存储]”一样。

#创建群集和启用S2D

#创建存储池

#创建虚拟磁盘

可以启用机箱感知了

选择磁盘类型

这里我选择Mirror类型

在大小处就是从可用的64G中创建虚拟磁盘,为什么是64G呢?因为我们的存储池总大小是144G,双副本就是除以2就是大约64G(可能要消耗点磁盘的一些空间存储信息吧,我的猜测)

#创建卷

#创建群集共享卷

开启嵌套虚拟化

4台宿主机安装Hyper-V

重启2次后在一台节点宿主机上创建一个Win7的虚拟机

这就是嵌套虚拟化哟:(怎么做嵌套虚拟化大家可以看看徐老师的博客:Microsoft 嵌套虚拟化技术(Nested Virtualization)

接下来把该虚拟机变成高可用的群集虚拟机

OK。接下来我测试下故障转移连接我们的嵌套虚拟化里的Win7掉几个包,记得我这里是测试环境,如果是生产环境应该会好更多。

当然在线迁移是不会让我的Win7关机再重启的,而是掉1个包就切换到其他节点继续运行

开始实时迁移节点

从Stor1节点到Stor2节点看只掉了一个包

如果某个服务器节点需要关机,那么您可以直接关机会自动触发故障群集转移,让Win7在线迁移到其他节点继续运行的

最后我关掉了3个节点,只剩下Stor4节点,Win7就挂了,原因是存储空间不足而让存储池脱机。(还剩2个节点时,Win7还可以继续正常运行)

我的能力有限,因此先给大家分享到这,欢迎大家拍砖指正,您的支持,我的动力!

时间: 2024-10-11 00:25:39

基于WinSrv2016(TP)构建的“超融合基础架构”的相关文章

基于WinSvr2016(TP)构建的“超融合技术架构”进阶篇

之前我有给大家介绍过<基于WinSrv2016(TP)构建的"超融合基础架构">,架构如下: 那大家还记得微软从Windows Server 2012推出的SOFS(横向扩展文件服务器)吗?忘了的话可以参考徐老师的博文<构建横向扩展文件服务器>,架构如下: 那么我今天想把2个东西合为一体,那么我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超融合架构里再增加SOFS层上构建虚拟机,这样可以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呢?最后我再告诉大家.那架构如下: 那基于之前的环境,我来构建SOFS吧: 选择SOFS

超融合基础架构与同城灾备建设实践

如何基于超融合及相应的 CDP 软件建设一个高可用.高稳定.高处理能力.低成本的灾备中心,进而满足监管要求,同时降低 IT 部门的 TCO? 2012 年监管单位发出 <关于加强基金管理公司信息系统备份能力建设工作> 的通知,通知里面明确了公募基金公司需要按照<证券期货经营机构信息系统备份能力标准>执行落实各业务系统备份能力建设目标和等级.2018 年底,监管单位发布的<证券基金经营机构信息技术管理办法>再次提到备份系统建设要求,即证券基金经营机构应当确保备份系统与生产

Windows Server 2016 新功能HCI(超融合基础架构) By S2D

超融合基础架构(Hyper-Converged Infrastructure,或简称"HCI")也被称为超融合架构,是指在同一套单元设备(x86服务器)中不仅仅具备计算.网络.存储和服务器虚拟化等资源和技术,而且还包括缓存加速.重复数据删除.在线数据压缩.备份软件.快照技术等元素,而多节点可以通过网络聚合起来,实现模块化的无缝横向扩展(scale-out),形成统一的资源池.超融合架构(Hyperconvergence Infrastructure, HCI)将虚拟化计算和存储整合到同

什么叫超融合基础架构?

什么是超融合? "超融合"这个概念,可以简单理解为:将虚拟计算平台和存储融合到一起,将每台服务器里面自带的硬盘组成存储池,以虚拟化的形式提供数据中心所需要的计算.网络.安全以及存储等IT基础架构.在这里,也讲解一下超融合相对于传统虚拟化方案的优势. 横向与纵向的扩展性 顾名思义,横向扩展就是当发现存储和计算资源不够用了,按需添加服务器即可.比如,当用户的共享存储写满了,用户不得不花大价钱去购买一个新的存储机柜,然而此时存储机柜的资源利用率是很低的.而使用超融合方案的用户,他们只需要投入

VMware vSAN超融合虚拟化架构与NetApp FAS2620存储服务器虚拟化架构对比

一.VMware vSAN超融合虚拟化架构设计 选择VSAN HCL(兼容列表)上的服务器 均衡配置1.建议集群内主机相似的硬件配置,如磁盘类型和数量.CPU.内存等VSAN支持某些主机不提供存储但仍能使用VSAN存储池,不过,不建议这么做 2.强烈建议至少4台主机因为3个节点下,如果坏一节点,VSAN无法重建Rebuild组件,也不能给新的虚机(如默认FTT为1)提供空间:另外,在3节点下,VSAN不能在维护期间从节点迁移所有数据 主机设计1.提供10%的CPU负载用于VSAN使用 2.最小配

超融合架构真的完美吗?

最早大概是由NUTANIX知道"超融合"概念,原本以为这又是厂商的噱头和炒作,谁知不然,超融合这两年发展如火如荼.2015年被公认为超融合元年,在软件定义存储SDS的推动下,超融合架构正在引领一场巨大的变革,成为软件定义数据中心SDDC的未来技术发展趋势. 超融合架构的优势和客户价值这个已经勿容置疑,各个厂商和媒体已经成功地帮客户洗脑了,和客户交流不提超融合都俨然被认为落伍,这里不用也不想再赘述.从辩证角度看,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是完美的,超融合是不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或局限性呢?超融合有适用

浅谈超融合一体机-即买即用的企业级私有云--云宏

随着商业技术的不断发展,科技在当今商业领域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过去相比,CIO们和IT领导者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商业价值.但机遇往往与风险并存,CIO们在不久的将来会面临新的挑战: 1.    业务敏捷响应 CIO必须把重点从维护转移到创新,他们需要一个敏捷的基础架构来响应创新业务的更新,来推动企业的发展. 2.    业务高可用 无论该业务系统在商业运行中的重要程度,任何计划外的停机导致业务系统中断都是不可接受的.为了保障业务的高可用性,必须要有一个可靠的基础设施. 3.    大数据

超融合如何克服启动风暴?云桌面启动风暴的解决办法

或许在办公时,你也遇到过这些问题:办公室突然断电来不及保存数据,导致数据丢失:休息时被迫听着电脑嗡嗡作响的声音:运维人员不得不时常打补丁.装软件.修电脑和重装系统等等.然而,云桌面的出现改变了企业传统PC的办公模式,云桌面简化了IT的运维管理.降低了运维成本.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和访问的灵活性,为办公带来极大的便利. 什么是"启动风暴"? 但是,云桌面应用在企业内最大的挑战是员工刚上班时大量虚拟桌面同时开机.登录,所造成的启动风暴(Boot Storm).当成千上百云桌面同时启动,后端存

浪潮VMware全闪存超融合,软硬一体打入关键系统

在2018年第三季度的Forrester Wave超融合基础架构(HCI)报告中,处于领导者象限的VMware获得了产品战略标准类别的最高分.Forrester认为,VMware vSAN在过去三年快速发展,不仅增加了丰富的功能,还与VMware软件更加紧密的集成在一起.对于VMware客户而言,vSAN是一条通往完善的VMware Cloud Foundation(VCF)之路,VCF是业经验证的全栈软件定义数据中心基础架构,可为私有云.公有云与边缘提供支持. 今天,由VMware vSAN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