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S2中的伪类与伪元素

CSS 伪类用于向某些选择器添加特殊的效果。

我们最常见的就是有超链接的时候,向下面这样

a:link {color: #FF0000}        /* 未访问的链接 */
a:visited {color: #00FF00}    /* 已访问的链接 */
a:hover {color: #FF00FF}    /* 鼠标移动到链接上 */
a:active {color: #0000FF}    /* 选定的链接 */

首先来看一下伪类的定义形式吧

伪类的语法:

selector : pseudo-class {property: value}

CSS 类也可与伪类搭配使用。

selector.class : pseudo-class {property: value}
a.red : visited {color: #FF0000}

<a class="red" href="css_syntax.asp">CSS Syntax</a>

我们经常是会用到的伪类如下:

CSS 伪元素用于向某些选择器设置特殊效果。

语法:

伪元素的语法:

selector:pseudo-element {property:value;}

CSS 类也可以与伪元素配合使用:

selector.class:pseudo-element {property:value;}
p.article:first-letter
  {
  color: #FF0000;
  }

<p class="article">This is a paragraph in an article。</p>

上面的例子会使所有 class 为 article 的段落的首字母变为红色。

虽然简单,但是容易忘记。。。

时间: 2024-12-11 23:27:32

CSS2中的伪类与伪元素的相关文章

css中伪类和伪元素的区别

转载:http://www.cnblogs.com/ihardcoder/p/5294927.html CSS3伪类和伪元素的特性和区别 前端er们大都或多或少地接触过CSS伪类和伪元素,比如最常见的:focus,:hover以及<a>标签的:link.visited等,伪元素较常见的比如:before.:after等. 其实上面提到的这些伪类和伪元素都是CSS1和CSS2中的概念,CSS1和CSS2中对伪类的伪元素的区别比较模糊,甚至经常有同行将:before.:after称为伪类.CSS3

CSS中的伪类和伪元素

伪类 伪类与类相似,但又没有类附加标签上.伪类分为UI伪类和结构化伪类. UI伪类 :link(将样式添加到未被访问的链接上) :visted(将样式已添加到访问的链接上) :hover(将样式添加到鼠标悬浮的元素上) :active(将样式添加到被激活的元素上) :focus(将样式添加到被选中的元素上) 结构化伪类 :first-child(将样式添加到第一个子元素上) :last-child(将样式添加到最后一个子元素上) 伪元素 伪元素是在文档中若有实无的元素. 主要有以下几种 :fir

CSS中伪类及伪元素用法详解

原文:CSS中伪类及伪元素用法详解 伪类的分类及作用: 注:该表引自W3School教程 伪元素的分类及作用: 接下来让博主通过一些生动的实例(之前的作业或小作品)来说明几种常用伪类的用法和效果,其他的读者可以自己尝试: :active  大致效果为用鼠标点击时,元素增加特效,鼠标松开时,特效消失.多用在按钮的点击上. 写法: 这里id为box的是一div块,在css中首先设置了他的基本样式,下面为加入:active伪类后需要修改的样式. 未点击时: 点击之后: :active.:hover.:

关于css中伪类及伪元素的总结

css中的伪类和伪元素总是混淆,今天参考了很多资料,也查看了部分文档,现将伪类及伪元素总结如下: 一.由来: 伪类和伪元素的引入都是因为在文档树里有些信息无法被充分描述,比如CSS没有“段落的第一行”.“文章首字母”之类的选择器,而这在一些出版场景里又是必须的,这一情况下出现的.引用标准中的话: CSS introduces the concepts of pseudo-elements and pseudo-classes to permit formatting based on infor

【从0到1学Web前端】CSS伪类和伪元素

1.CSS中的伪类 CSS 伪类用于向某些选择器添加特殊的效果. 语法: selector : pseudo-class {property: value} CSS 类也可与伪类搭配使用 selector.class : pseudo-class {property: value} 如下面的一段代码: a.red : visited {color: #FF0000} <a class="red" href="css_syntax.asp">CSS Syn

CSS3伪类和伪元素的特性和区别

本文转自:http://www.cnblogs.com/ihardcoder/p/5294927.html 今天复习css时发现::的css选择器,查了一下,知道有伪元素和伪类这件事,他们的区别是什么呢?很幸运已经有人总结好了! CSS3伪类和伪元素的特性和区别 前端er们大都或多或少地接触过CSS伪类和伪元素,比如最常见的:focus,:hover以及<a>标签的:link.visited等,伪元素较常见的比如:before.:after等. 其实上面提到的这些伪类和伪元素都是CSS1和CS

CSS 伪类和伪元素--pseudo

总结在前: 0. 参考资料 1. 伪类和伪元素是不同的两种东西. 2. 伪类和伪元素都属于CSS选择器. 3. CSS引入伪类和伪元素是为了实现基于文档树之外的信息,i.e. 段落的第一行,的格式化. 4. 伪类和伪元素都不出现在源文件和文档树中. 伪类:一开始单单只是用来表示一些元素的动态状态,典型的是<a>的 LVHA四个状态,CSS2标准扩展了概念范围, 使其成为了所有逻辑上存在,但在文档树中却无须标识的分类. 伪元素:代表某个元素的子元素,虽然这个子元素在逻辑上存在, 但是不存在于文档

类与伪类,伪元素 2015-7-19

今天在看JS DOM编程的时候,看到关于网页的三位一体,其中说到由于伪类的存在,使得css可以根据用户触发的事件改变元素的呈现效果. 这本属于行为层的范围. 因为以前只会用,理解的不清晰,所以就查询了下到底什么是伪类. 转自蓝色理想:http://www.blueidea.com/tech/site/2006/4221.asp 在CSS中,模式(pattern)匹配规则决定那种样式规则应用于文档树(document tree)的哪个元素.这些模式叫着选择符(selector). 一条CSS规则(

CSS伪类和伪元素

一.伪类 CSS伪类用于向某些选择器添加特殊的效果,在W3C规范中,CSS伪类有如下几个: :active:向被激活的元素添加样式(激活是指点击鼠标那一下) :focus:向拥有键盘输入焦点的元素增加样式 :hover:当鼠标悬浮在元素上方时,向元素增加样式 :link:向未被访问的链接增加样式 :visited:向已被访问的链接增加样式 :first-child:向元素的第一个子元素增加样式 :lang:向带有指定lang属性的元素增加样式 提示: 1.伪类名称对大小写不敏感.比如:ACTIV

伪类与伪元素的区别以及由来

伪类:   :first-child     :link    :hover     :active    :visited    :focus     :lang 伪元素:  :first-line      :first-letter     :before    :after 注意:CSS3中伪元素前是两个冒号,如 ::first-line 伪类与伪元素的区别 先看一个伪元素first-line 例子.现在有一段HTML,内容是一个段落: <p> I am the bone of 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