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linux环境下, 相信大家对环境变量PATH, 多多少少有所接触, 这边讲讲PATH的在linux的前世因缘.
先讲讲一个列子
假如我们在为一个新的应用配置其PATH路径中时, 不小心忽略了原先的$PATH内容, 把原本的PATH=/path/to/newcmd:$PATH, 写成了PATH=/path/to/newcmd, 并不小心写入了~/.bashrc, 并且source ~/.bashrc.
这时会发生什么? 我们如何去处理这种情况?
所有的命令都不能用了, 想回去编辑~/.bashrc, 可惜为时已晚, vim命令找不到了.
究其本质的原因:
此时, 你想到的解决方法是什么?
重新登录? 呵呵.
要让大家失望了, 还是不行, linux新建会话, 都会为登录用户构建相应的环境变量, 最后会执行source ~/.bashrc, 依旧导致PATH为空.
如何破, 先看下shell的命令分类. 实际上shell命令分两种, 内嵌命令和外部命令. 内嵌命令是shell自带的, 而外部命令是shell通过环境变量PATH去查找.
怎么区分, 一个命令到底是shell内嵌, 还是外部命令?
type命令能很好的区分一个命令的分类属性, 比如cd, read, printf, 包括type命令自身皆为内嵌命令, 而ls, cat等则为外部命令.
由于PATH被设置为空, 导致shell无法查到该外部命令所在的路径, 自然不能执行, 但是该命令的二进制文件依旧存在, 因此可以指定其绝对路径来执行, 就可以.
去除误设置的环境变量PATH, 同时重新登录即可.
重新export 环境变量PATH亦可, 通过vi命令, 对bashrc变量进行设置, 然后重新登录.
linux的登录会话生效时, 会先执行/etc/profile文件(该文件对所有用户都生效), 然后执行用户相关的${HOME}/.bashrc文件. 那/etc/profile中, 主要对环境变量作了那些工作?
查阅/etc/profile文件
1). 首先定义了pathmunge函数, 该函数对环境变量PATH, 进行追加相关路径操作.
1 pathmunge () { 2 case ":${PATH}:" in 3 *:"$1":*) 4 ;; 5 *) 6 if [ "$2" = "after" ] ; then 7 PATH=$PATH:$1 8 else 9 PATH=$1:$PATH 10 fi 11 esac 12 }
2). 设置用户的EUID, 标识实际的登录用户ID, 对于root用户, id默认为0
1 if [ -x /usr/bin/id ]; then 2 if [ -z "$EUID" ]; then 3 # ksh workaround 4 EUID=`id -u` 5 UID=`id -ru` 6 fi 7 USER="`id -un`" 8 LOGNAME=$USER 9 MAIL="/var/spool/mail/$USER" 10 fi
3). 依据EUID, 对环境变量PATH进行相关路径的追加
1 # Path manipulation 2 if [ "$EUID" = "0" ]; then 3 pathmunge /sbin 4 pathmunge /usr/sbin 5 pathmunge /usr/local/sbin 6 else 7 pathmunge /usr/local/sbin after 8 pathmunge /usr/sbin after 9 pathmunge /sbin after 10 fi
这边可以看出, 不同的用户, 指定不同的路径. 这在线上系统, 对不同用户和角色设置不同的PATH对应的路径, 是有必要的.
4). 最后进行相关的环境变量的导出
1 HOSTNAME=`/bin/hostname 2>/dev/null` 2 HISTSIZE=1000 3 if [ "$HISTCONTROL" = "ignorespace" ] ; then 4 export HISTCONTROL=ignoreboth 5 else 6 export HISTCONTROL=ignoredups 7 fi 8 9 export PATH USER LOGNAME MAIL HOSTNAME HISTSIZE HISTCONTROL
这就是系统默认的环境变量, PATH, USER, LOGNAME, MAIL, HOSTNAM等的来源
shell 脚本实战笔记(2)--环境变量PATH的恩怨情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