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Python实现常见机器学习算法-2

二、逻辑回归

1、代价函数

可以将上式综合起来为:

其中:

为什么不用线性回归的代价函数表示呢?因为线性回归的代价函数可能是非凸的,对于分类问题,使用梯度下降很难得到最小值,上面的代价函数是凸函数的图像如下,即y=1时:

可以看出,当趋于1,y=1,与预测值一致,此时付出的代价cost趋于0,若趋于0,y=1,此时的代价cost值非常大,我们最终的目的是最小化代价值,同理的图像如下(y=0):

2、梯度

同样对代价函数求偏导:

可以看出与线性回归的偏导数一致。

推导过程:

3、正则化

正则化的目的为了防止过拟合。在代价函数中加上一项

注意j是从1开始的,因为theta(0)为一个常数项,X中最前面一列会加上一列1,所以乘积还是theta(0),与feature没有关系,没有必要正则化。

正则化后的代价:

 1 # 代价函数
 2 def costFunction(initial_theta,X,y,inital_lambda):
 3     m = len(y)
 4     J = 0
 5
 6     h = sigmoid(np.dot(X,initial_theta))    # 计算h(z)
 7     theta1 = initial_theta.copy()           # 因为正则化j=1从1开始,不包含0,所以复制一份,前theta(0)值为0
 8     theta1[0] = 0
 9
10     temp = np.dot(np.transpose(theta1),theta1)
11     J = (-np.dot(np.transpose(y),np.log(h))-np.dot(np.transpose(1-y),np.log(1-h))+temp*inital_lambda/2)/m   # 正则化的代价方程
12     return J

正则化后的代价的梯度

 1 # 计算梯度
 2 def gradient(initial_theta,X,y,inital_lambda):
 3     m = len(y)
 4     grad = np.zeros((initial_theta.shape[0]))
 5
 6     h = sigmoid(np.dot(X,initial_theta))# 计算h(z)
 7     theta1 = initial_theta.copy()
 8     theta1[0] = 0
 9
10     grad = np.dot(np.transpose(X),h-y)/m+inital_lambda/m*theta1 #正则化的梯度
11     return grad  

4、S型函数(即

代码实现

1 # S型函数
2 def sigmoid(z):
3     h = np.zeros((len(z),1))    # 初始化,与z的长度一置
4
5     h = 1.0/(1.0+np.exp(-z))
6     return h 

5、映射为多项式

因为数据的feature可能很少,导致偏差大,所以创造出一些组合feature

eg:映射为2次方的形式为:

代码实现:

 1 # 映射为多项式
 2 def mapFeature(X1,X2):
 3     degree = 3;                     # 映射的最高次方
 4     out = np.ones((X1.shape[0],1))  # 映射后的结果数组(取代X)
 5     ‘‘‘
 6     这里以degree=2为例,映射为1,x1,x2,x1^2,x1,x2,x2^2
 7     ‘‘‘
 8     for i in np.arange(1,degree+1):
 9         for j in range(i+1):
10             temp = X1**(i-j)*(X2**j)    #矩阵直接乘相当于matlab中的点乘.*
11             out = np.hstack((out, temp.reshape(-1,1)))
12     return out

6、使用scipy的优化方法

梯度下降使用scipy中optimize中的fmin_bfgs函数

调用scipy中的优化算法fmin_bfgs(拟牛顿法Broyden-Fletcher-Goldfarb-Shanno costFunction是自己实现的一个求代价的函数),

initial_theta表示初始化的值,

fprime指定costFunction的梯度

args是其余参数,以元组的形式传入,最后会将最小化costFunction的theta返回

result = optimize.fmin_bfgs(costFunction, initial_theta, fprime=gradient, args=(X,y,initial_lambda)) 

7、运行结果

data1决策边界和准确度

data2决策边界和准确度

8、使用scikit-learn库中的逻辑回归模型实现

 1 from sklearn.linear_model import LogisticRegression
 2 from sklearn.preprocessing import StandardScaler
 3 from sklearn.cross_validation import train_test_split
 4 import numpy as np
 5
 6 def logisticRegression():
 7     data = loadtxtAndcsv_data("data1.txt", ",", np.float64)
 8     X = data[:,0:-1]
 9     y = data[:,-1]
10
11     # 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
12     x_train,x_test,y_train,y_test = train_test_split(X,y,test_size=0.2)
13
14     # 归一化
15     scaler = StandardScaler()
16     scaler.fit(x_train)
17     x_train = scaler.fit_transform(x_train)
18     x_test = scaler.fit_transform(x_test)
19
20     #逻辑回归
21     model = LogisticRegression()
22     model.fit(x_train,y_train)
23
24     # 预测
25     predict = model.predict(x_test)
26     right = sum(predict == y_test)
27
28     predict = np.hstack((predict.reshape(-1,1),y_test.reshape(-1,1)))   # 将预测值和真实值放在一块,好观察
29     print predict
30     print (‘测试集准确率:%f%%‘%(right*100.0/predict.shape[0]))          #计算在测试集上的准确度
31
32 # 加载txt和csv文件
33 def loadtxtAndcsv_data(fileName,split,dataType):
34     return np.loadtxt(fileName,delimiter=split,dtype=dataType)
35
36 # 加载npy文件
37 def loadnpy_data(fileName):
38     return np.load(fileName)
39
40 if __name__ == "__main__":
41     logisticRegression()

逻辑回归_手写数字识别_OneVsAll

 1、随机显示100个数字

我们没有使用scikit-learn中的数据集,像素是20*20px,彩色图如下:

灰度图为:

代码实现:

 1 # 显示100个数字
 2 def display_data(imgData):
 3     sum = 0
 4     ‘‘‘
 5     显示100个数(若是一个一个绘制将会非常慢,可以将要画的数字整理好,放到一个矩阵中,显示这个矩阵即可)
 6     - 初始化一个二维数组
 7     - 将每行的数据调整成图像的矩阵,放进二维数组
 8     - 显示即可
 9     ‘‘‘
10     pad = 1
11     display_array = -np.ones((pad+10*(20+pad),pad+10*(20+pad)))
12     for i in range(10):
13         for j in range(10):
14             display_array[pad+i*(20+pad):pad+i*(20+pad)+20,pad+j*(20+pad):pad+j*(20+pad)+20] = (imgData[sum,:].reshape(20,20,order="F"))    # order=F指定以列优先,在matlab中是这样的,python中需要指定,默认以行
15             sum += 1
16
17     plt.imshow(display_array,cmap=‘gray‘)   #显示灰度图像
18     plt.axis(‘off‘)
19     plt.show()

2、OneVsAll

如何利用逻辑回归解决多分类的问题,OneVsAll就是把当前某一类看成一类,其他所有类别看作一类,这样就成了二分类问题。如下图,把途中的数据分成三类,先把红色的看成一类,把其他的看作另一类,进行逻辑回归,然后把蓝色的看成一类,其他的看成另一类,以此类推。。。

可以看出大于2类的情况下,有多少类就要进行多少次的逻辑回归分类

3、手写数字识别

共有0-9,10个数字,需要10次分类

由于数据集y给出的是0,1,2,。。。9的数字,而进行逻辑回归需要0/1的label标记,所以需要对y处理。

说一下数据集,前500个是0,500-1000是1,...,所以如下图,处理后的y,前500行的第一列是1,其余都是0,500-1000行第二列是1,其余都是0。。。

然后调用梯度下降算法求解theta

代码实现:

 1 # 求每个分类的theta,最后返回所有的all_theta
 2 def oneVsAll(X,y,num_labels,Lambda):
 3     # 初始化变量
 4     m,n = X.shape
 5     all_theta = np.zeros((n+1,num_labels))  # 每一列对应相应分类的theta,共10列
 6     X = np.hstack((np.ones((m,1)),X))       # X前补上一列1的偏置bias
 7     class_y = np.zeros((m,num_labels))      # 数据的y对应0-9,需要映射为0/1的关系
 8     initial_theta = np.zeros((n+1,1))       # 初始化一个分类的theta
 9
10     # 映射y
11     for i in range(num_labels):
12         class_y[:,i] = np.int32(y==i).reshape(1,-1) # 注意reshape(1,-1)才可以赋值
13
14     #np.savetxt("class_y.csv", class_y[0:600,:], delimiter=‘,‘)
15
16     ‘‘‘遍历每个分类,计算对应的theta值‘‘‘
17     for i in range(num_labels):
18         result = optimize.fmin_bfgs(costFunction, initial_theta, fprime=gradient, args=(X,class_y[:,i],Lambda)) # 调用梯度下降的优化方法
19         all_theta[:,i] = result.reshape(1,-1)   # 放入all_theta中
20
21     all_theta = np.transpose(all_theta)
22     return all_theta

4、预测

之前说过,预测的结果是一个概率值,利用学习出来的theta代入预测的S型函数中,每行的最大值就是某个数字的最大概率,所在的列号就是预测的数字的真实值,因为在分类时,所有为0的将y映射在第一列,为1的映射在第二列,以此类推

代码实现:

 1 # 预测
 2 def predict_oneVsAll(all_theta,X):
 3     m = X.shape[0]
 4     num_labels = all_theta.shape[0]
 5     p = np.zeros((m,1))
 6     X = np.hstack((np.ones((m,1)),X))   #在X最前面加一列1
 7
 8     h = sigmoid(np.dot(X,np.transpose(all_theta)))  #预测
 9
10     ‘‘‘
11     返回h中每一行最大值所在的列号
12     - np.max(h, axis=1)返回h中每一行的最大值(是某个数字的最大概率)
13     - 最后where找到的最大概率所在的列号(列号即是对应的数字)
14     ‘‘‘
15     p = np.array(np.where(h[0,:] == np.max(h, axis=1)[0]))
16     for i in np.arange(1, m):
17         t = np.array(np.where(h[i,:] == np.max(h, axis=1)[i]))
18         p = np.vstack((p,t))
19     return p

5、运行结果

10次分类,在训练集上的准确度:

6、使用scikit-learn库中的逻辑回归模型实现

 1 #-*- coding: utf-8 -*-
 2 from scipy import io as spio
 3 import numpy as np
 4 from sklearn import svm
 5 from sklearn.linear_model import LogisticRegression
 6
 7
 8
 9 def logisticRegression_oneVsAll():
10     data = loadmat_data("data_digits.mat")
11     X = data[‘X‘]   # 获取X数据,每一行对应一个数字20x20px
12     y = data[‘y‘]   # 这里读取mat文件y的shape=(5000, 1)
13     y = np.ravel(y) # 调用sklearn需要转化成一维的(5000,)
14
15     model = LogisticRegression()
16     model.fit(X, y) # 拟合
17
18     predict = model.predict(X) #预测
19
20     print u"预测准确度为:%f%%"%np.mean(np.float64(predict == y)*100)
21
22 # 加载mat文件
23 def loadmat_data(fileName):
24     return spio.loadmat(fileName)
25
26 if __name__ == "__main__":
27     logisticRegression_oneVsAll() 
时间: 2024-08-30 07:05:21

如何用Python实现常见机器学习算法-2的相关文章

如何用Python实现常见机器学习算法-1

最近在GitHub上学习了有关python实现常见机器学习算法 目录 一.线性回归 1.代价函数 2.梯度下降算法 3.均值归一化 4.最终运行结果 5.使用scikit-learn库中的线性模型实现 二.逻辑回归 1.代价函数 2.梯度 3.正则化 4.S型函数 5.映射为多项式 6.使用的优化方法 7.运行结果 8.使用scikit-learn库中的逻辑回归模型实现 逻辑回归_手写数字识别_OneVsAll 1.随机显示100个数字 2.OneVsAll 3.手写数字识别 4.预测 5.运行

如何用Python实现常见机器学习算法-3

三.BP神经网络 1.神经网络模型 首先介绍三层神经网络,如下图 输入层(input layer)有三个units(为补上的bias,通常设为1) 表示第j层的第i个激励,也称为单元unit 为第j层到第j+1层映射的权重矩阵,就是每条边的权重 所以可以得到: 隐含层: 输出层: 其中,S型函数,也成为激励函数 可以看出为3??4的矩阵,为1??4的矩阵 ==>j+1的单元数x(j层的单元数+1) 2.代价函数 假设最后输出的,即代表输出层有K个单元 其中,代表第i个单元输出与逻辑回归的代价函数

8种常见机器学习算法比较

机器学习算法太多了,分类.回归.聚类.推荐.图像识别领域等等,要想找到一个合适算法真的不容易,所以在实际应用中,我们一般都是采用启发式学习方式来实验.通常最开始我们都会选择大家普遍认同的算法,诸如SVM,GBDT,Adaboost,现在深度学习很火热,神经网络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假如你在乎精度(accuracy)的话,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交叉验证(cross-validation)对各个算法一个个地进行测试,进行比较,然后调整参数确保每个算法达到最优解,最后选择最好的一个.但是如果你只是在寻找一个

(转)8种常见机器学习算法比较

机器学习算法太多了,分类.回归.聚类.推荐.图像识别领域等等,要想找到一个合适算法真的不容易,所以在实际应用中,我们一般都是采用启发式学习方式来实验.通常最开始我们都会选择大家普遍认同的算法,诸如SVM,GBDT,Adaboost,现在深度学习很火热,神经网络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假如你在乎精度(accuracy)的话,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交叉验证(cross-validation)对各个算法一个个地进行测试,进行比较,然后调整参数确保每个算法达到最优解,最后选择最好的一个.但是如果你只是在寻找一个

常见机器学习算法原理+实践系列5(KNN分类+Keans聚类)

一,KNN分类 K-Nearest Neighbor K临近算法是一种有监督的分类算法,工作原理很简单,存在一个样本集合,也成为训练样本,样本中包含标签,将新数据的每个特征与样本集合的数据对应特征进行比较,然后提取样本最相似的分类标签,k就是选择的最相似的数据点,选择k个点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分类,就是新数据的分类.一般来说k不会超过20个.Knn有两个细节需要注意,一个是相似度算法,常用包含欧式距离,余弦距离等等,另外一个在计算相似度之前需要归一化特征,比如使用离差标准化(Min-Max),把所有

常见机器学习算法原理+实践系列2(SVD)

SVD奇异值分解 利用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 奇异值分解,我们能够用小得多的数据集来表示原始数据集,可以理解为了去除噪音以及冗余信息.假设A是一个m*n的矩阵,通过SVD分解可以把A分解为以下三个矩阵: 其中U为m*m矩阵,里面的向量是正交的,U里面的向量称为左奇异向量,Σ是一个m*n对角矩阵,对角线以外的因素都是0,对角线都是奇异值,按照大到小排序,而VT(V的转置)是一个N * N的矩阵,里面的向量也是正交的,V里面的向量称为右奇异向量).那么奇异值和特征值

常见机器学习算法原理+实践系列6(朴素贝叶斯分类)

朴素贝叶斯NB Native Bayes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分类算法, 贝叶斯定律用这个条件概率公式来表示: P(A|B) = P(B|A)* P(A) / P(B),其中P(A|B)的意思是,在B发生的前提下,发生A的概率,P(A),P(B)代表现实中发生A以及B的概率,实际上取决于我们输入样本的情况.贝叶斯分类算法在邮件分类,文本分类等等很多场景有非常广泛的应用.比如在邮件分类中,可以这样简单的理解,假如一个邮件用这个词组合(w1,w2,….wn)来表示,那么这个邮件是垃圾邮件的概率是多少.实际

常见机器学习算法原理+实践系列1(逻辑回归)

一,逻辑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 逻辑回归是线性模型Y=f(x)=b0+b1*x的延伸,一般用来做2分类问题,输出标记C={0,1},C就是classification的意思,通俗的讲,就要建立Y和C之间的关系,Y是多少的时候,C是0,Y是多少的时候,C是1,传统的线性回归输出的y是实数,在负无穷到正无穷之间,而C是0,1两种,使用Sigmoid函数就可以把y从负无穷到正无穷之间转换到0,1之间,该函数为:y=1/(1+e-z),其中z=wTX,x为自变量,w为权重.P记为发生

mahout 常见机器学习算法及分类

最近一直在学习hadoop 一直没有梳理接触到的东西,常见算法分类: 推荐系统(推荐引擎): 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算法UserCF      近邻算法,容易实现 基于物品的协同过滤算法ItemCF       速度快,容易实现分布式计算 SlopeOne算法       @Deprecated at mahout 0.8 KNN Linear interpolation item–based推荐算法    最近邻算法   @Deprecated at mahout 0.8 SVD推荐算法   奇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