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件分发处理【由外到内】
在iOS中发生触摸后,事件会加到UIApplication
事件队列,UIApplication
会从事件队列取出最前面的事件进行分发处理,通常会先分发给主窗口,主窗口会调用hitTest:withEvent:
方法,查找适合的事件触发视图,即 找到被触摸的视图对象
寻找流程如下:
- 在顶级视图(keyWindow的视图)上调用
pointInside:withEvent:
方法判断触摸点是否在当前视图内; - 如果返回NO,那么keyWindow的
hitTest:withEvent:
返回nil; - 如果返回YES,那么它会向当前视图的所有子视图发送
hitTest:withEvent:
消息,遍历所有子视图的顺序是从subviews数组的末尾向前遍历(从界面最上方开始向下遍历); - 如果有subview的
hitTest:withEvent:
返回非空对象,则keyWindow的hitTest:withEvent:
返回此对象,处理结束; - 如果所有subview遍历结束仍然没有返回非空对象,则keyWindow的
hitTest:withEvent:
返回顶级视图;
二、响应者链条【由内到外】
找到被触摸的视图对象后,还需要判断该视图对象是否能处理该触摸事件,如果不能处理,又该让谁来处理,于是响应者链条出现,作用是 找到事件响应者
响应者链条原则:
- 触摸对象
initalView
无法响应事件时,传递给上级视图superView
去响应 - 如果上级视图无法响应,继续往上传递
- 往上传递直到传递到视图控制器的根视图
controllerView
,如果根视图不响应,传递给视图控制器viewController
- 视图控制器不响应,传递给父视图控制器的根视图
superControllerView
,如果根视图不响应,传递给父视图控制器superViewController
- 顶级视图控制器不能响应,传递给主窗口
keyWindow
keyWindow
不能响应,传递给UIApplication
处理UIApplication
不能响应,该事件就会被 抛弃
三、继承UIResponder
以上 事件分发 和 响应者链条 ,都不需要我们关心,这些操作是自动执行的,不需要我们去操作,我们只需要了解它们的原理就行。
在iOS中并不是所有的类都能处理并接受事件,只有继承UIResponder
的对象才能处理事件(我们常用的UIView
、UIViewController
、UIApplication
都继承自UIResponder
,它们都能接收并处理事件),但继承UIResponder
又不意味着一定能处理事件
继承 UIResponder 的对象,不能处理事件的情况:
userInteractionEnabled = NO;
hidden = YES;
alpha = 0 ~ 0.01;
- 没有实现
touchesBegan:withEvent
方法
重写UIResponder 触摸响应方法:
#pragma mark 触摸开始时会调用
- (void)touchesBegan:(NSSet *)touches withEvent:(UIEvent *)event;
#pragma mark 触摸移动时会频繁调用
- (void)touchesMoved:(NSSet *)touches withEvent:(UIEvent *)event;
#pragma mark 触摸结束离开屏幕时会调用
- (void)touchesEnded:(NSSet *)touches withEvent:(UIEvent *)event;
#pragma mark 触摸意外取消时会调用,比如触摸时电话打进来
- (void)touchesCancelled:(NSSet *)touches withEvent:(UIEvent *)event;
四、UITouch对象
在 UIResponder 触摸响应方法中,需要获取 UITouch 对象:
//取得一个触摸对象(对于多点触摸可能有多个对象)
UITouch *touch = [touches anyObject];
//取得在指定视图的触摸位置
CGPoint current = [touch locationInView:self.view];
//取得在指定视图的前一个触摸位置
CGPoint previous = [touch previousLocationInView:self.view];
其他常用属性:
- window : 触摸所在窗口
- view : 触摸所在视图
- tapCount : 短时间点击次数
了解了这些,你就可以利用触摸事件做一些好玩的事情了,(^o^)/~,这里就不列具体代码了。
时间: 2024-10-10 12:4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