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盘
- Linux所有设备都被抽象成为一个文件,保存在/dev目录下。
- 设备名称一般为hd[a-z]或sd[a-z]。如果电脑中有多硬盘,则设备名依次为sda、adb、sdc...以此类推
- IDE设备的名称为hd[a-z]。SATA、SCSI、SAS、USB等设备的名称称为sd[a-z]。
分区
在Linux中,使用 备名称+分区号 的方式来表示分区,例如:
sda1---第一块硬盘的第一个分区
sda2---第一块硬盘的第二个分区
sdb1---第二块硬盘的第一个分区
。。。。。。
分区是一个软件概念,主流分区机制分文MBR和GPT两种
- MBR是传统的分区机制,应用于绝大多数使用BIOS的PC设备。
1、MBR支持32bit和64bit系统
2、MBR支持分区数量有限,最多只能创建4个主分区,要想创建多个分区,需要占用一个主分区创建一个扩展分区,然后基于扩展分区创建若干个逻辑分区(扩展分区不能用,只能用来创建逻辑分区)(SCSI硬盘最多15个逻辑分区,IDE硬盘最多63个逻辑分区)
3、MBR只支持不超过2T的硬盘,超过2T的硬盘将只能2T
- GTP是一个较新的分区机制,解决了MBR很多缺点
1、支持超过2T的硬盘
2、向后兼容MBR
3、必须在支持UEFI的硬件上才能使用
4、必须使用64bit系统
5、MAC\LINUX系统都能支持GPT分区格式(部分windows系统支持)
fdisk分区
fdisk是一个基于MBR老牌的分区工具,支持几乎所有的Linux的发型版本。
- fdisk命令只有具有超级用户权限才能运行
- 使用fdisk -l可以列出所有安装的磁盘及其分区信息
- 使用fdisk /dev/sd[a-z]可以对目标磁盘进行分区操作
- 分区之后需要使用partprobe命令让内核更新分区信息,否则需要重启才能识别新的分区
- /proc/partitions文件也可以用来查看分区信息
fdisk /dev/sd[a-z]指令
a toggle a bootable flag
b edit bsd disklabel
c toggle the dos compatibility flag
d delete a partition 删除一个分区
l list known partition types 列出所有分区类型
m print this menu 列出帮助信息
n add a new partition 添加一个分区
o create a new empty DOS partition table
p print the partition table 列出分区表
q quit without saving changes 不保存,退出
s create a new empty Sun disklabel
t change a partition‘s system id 改变分区类型
u change display/entry units
v verify the partition table
w write table to disk and exit 把分区表写入硬盘并退出
x extra functionality (experts only)
文件系统
创建分区之后,分区还不可以使用,操作系统必须通过文件系统才能管理文件和数据,磁盘或分区需要创建文件系统之后才能为操作系统使用,创建文件系统的过程被称之为格式化。
- 没有文件系统的设备被成为裸(raw)设备。
- 常见的文件系统有fat32、NTFS、ext2、ext3、ext4、HFS等
- 文件系统之间的区别:日志、支持的分区大小、支持的单个文件大小、性能等等
- windows下主流文件系统是NTFS,Linux下主流文件系统是ext3、ext4
Linux支持的文件系统
ext2 ext3 ext4 fat(msdos) vfat
nfs iso9660 proc gfs jfs ......
创建文件系统:
mke2fs [参数] -t [文件系统类型] 分区
参数:
-b blocksize 指定文件系统块大小
-c 建立文件系统时检查损坏块
-L lable 指定卷标
-j 建立文件系统日志(ext3、ext4默认建立日志)
mkfs也可以用于创建文件系统,支持参数较少,不能进行精细化
mkfs.ext3 /dev/sdb1
mkfs.ext4 /dev/sdb2
mkfs.ext4 /dev/sdb1
查看分区的文件系统的信息
dumpe2fs /dev/sdb5
会列出sdb5分区下文件系统的详细信息
文件系统标签
给分区打上标签方便后期管理
e2label 分区 --- 显示分区标签,如果没有设置过,则显示为空 e2label 分区 标签名 --- 给分区设置标签
检查并修复文件系统
fsck /dev/sda*
fsck -y /dev/sda* 可以遇到错误不提示,直接修复
对于损坏的又修复成功但无法确定位置的文件,fsck会把这些数据放入lost+found目录中
每次启动系统时候会对磁盘进行fsck操作
挂载硬盘
新硬盘分区完并且建立好文件系统之后,还需要挂载到一个目录上才可以使用
Linux需要手动进行挂载操作或者配置/etc/fstab文件来自动挂载
手动挂载
使用命令
mount [参数] 挂载分区 挂载点
常用参数:
-t 指定文件系统的类型
-o 指定挂载选项
挂载选项如图
使用命令
umount 文件系统或者挂载点
来卸载挂载的文件系统
如果在卸载过程中出现device is busy报错,则表示这个文件系统正在被使用,无法卸载
使用命令:
fuser -m /挂载目录
来查看使用文件系统的进程
使用命令
lsof 挂载目录
来查看正在被使用的文件
配置文件自动挂载
编辑/etc/fstab文件可以自动挂载文件系统到指定目录下格式如下
挂载光盘:
建立挂载点
mkdir /mnt/cdrom
挂载光盘
通过命令ll /dev/cdrom可以发现cdrom是链接至sr0的
所以可以使用下面命令挂载光盘
mount -t iso9660 /dev/cdrom /mnt/cdrom 或者 mount -t iso9660 /dev/sr0 /mnt/cdrom
另外-t iso 9660也可以省略,因为系统已经默认光盘文件系统是iso9660
提示“mount: block device /dev/sr0 is write-protected, mounting read-only”,是因为光盘是一旦刻录无法继续写入,所以是只读模式。
此时可以进入/mnt/cdrom查看光盘内容
卸载挂载
umount /mnt/cdrom/
挂载U盘:
建立挂载点
mkdir /mnt/usb
挂载U盘
mount -t vfat /dev/sdb1 /mnt/usb
卸载挂载
umount /mnt/usb
注意:挂载命令中的sdb1是可变的,当计算机中存在两块硬盘时,U盘则为sdc1,三块硬盘,sdd1,以此类推。。。
使用fdisk -l 可查看系统硬盘挂载情况
如果机器中挂载了两块硬盘,一块20G,一块5G,此时再插入U盘,设备文件名则为sdc1
整理自:慕课网(www.imooc.com)网易云课堂(study.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