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C++版-线性表

PS:资料来源慕课网视频。

一、什么是线性表

线性表是n个数据元素的有限序列。

分类:

二、补充知识点

1、栈和队列有出操作、入操作,对应线性表(数组)为插入元素和删除元素,而线性表中要获取指定元素值可直接使用getelem()函数,获取后并不删除元素,可重复获取。

【与只能使用一次的栈、队列有区别】

2、顺序表:遍历和寻址非常快,插入、删除效率低。

3、《链表算法说明》课程评论:静态链表基于数组,动态链表基于结构体,所以线性表中的链表也有顺序存储结构

4、《链表编码实战一》课程笔记:

单链表中第一个节点的数据域是没有意义的!!!因为这是一个哨兵节点,没有别的指针指向这个头节点的数据域。并且头节点并不算在链表的长度当中!

5、《链表编码实战一》课程笔记:

初始化的过程是建立头结点,而且与顺序表不同的是,链表的表长size是不需要预先定义的,因为他可以从堆中临时申请,这点与顺序表有很大的不同。

按通用的做法,指向头结点的指针(即头指针)是固定的,头结点是不固定的,头结点不放元素,只放链表第一个结点的地址。

如果新插入或者删除的元素不是链表的第一个带元素的结点,或者这个位置的结点,头结点就是固定的。

如果新插入一个结点到头结点的下一个结点,或者删除头结点的下一个结点,头结点中存放的指针就变了,头结点也就变了。

6、《链表编码实战三》课程笔记:

哨兵节点(sentinel)是一个哑元节点(dummy node),可以简化边界条件。是一个附加的链表节点,该节点作为第一个节点,它的值域中并不存储任何东西,

只是为了操作的方便而引入的。如果一个链表有哨兵节点的话,那么线性表的第一个元素应该是链表的第二个节点。

7、《链表编码实战四》课程笔记:

单链表是有表头结点的,表头结点并不存储数据,只是一个牵头作用,方便我们通过它来寻找到链表的其他所有元素。

因此单链表的元素个数也不把它包括在内,第0个结点就是表头结点的下一个结点。

三、应用实例-通讯录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string>
#include "List.h"
#include "NodeList.h"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enu();
void newPerson(NodeList *p);
void deletePerson(NodeList *p);

void main ( )
{
    int userorder=0;
    NodeList p;

    while(userorder!=4)
    {
        userorder=menu();
        switch(userorder)
        {
        case 1:
            cout<<"用户指令-----新建联系人"<<endl;
            newPerson(&p);
            break;
        case  2:
            cout<<"用户指令-----删除联系人"<<endl;
            deletePerson(&p);
            break;
        case 3:
            cout<<"用户指令-----浏览通信录"<<endl;
            p.listTraverse();
            break;
        case 4:
            cout<<"用户指令-----退出通信录"<<endl;
            break;
        default:
            break;
        }
    }    

    system("pause");

} 

int menu()
{
    cout<<"功能菜单"<<endl;
    cout<<"1.新建联系人"<<endl;
    cout<<"2.删除联系人"<<endl;
    cout<<"3.浏览通信录"<<endl;
    cout<<"4.退出通信录"<<endl;
    cout<<"请输入:";
    int order;
    cin>>order;
    return order;
}

void newPerson(NodeList *p)
{
    Node node;
    cout<<"请输入姓名:"<<endl;
    cin>>node.data.m_strName;
    cout<<"请输入电话号码:"<<endl;
    cin>>node.data.m_strCode;
    p->listInsertTail(&node);
}

void deletePerson(NodeList *p)
{
    Node node;
    cout<<"请输入姓名:"<<endl;
    cin>>node.data.m_strName;
    cout<<"请输入电话号码:"<<endl;
    cin>>node.data.m_strCode;

    int temp;
    temp=p->locateElem(&node);
    if (temp==-1)
    {
        cout<<"该联系人不存在"<<endl;
        return;
    }
    Node t;
    p->listDelete(temp,&t);
    cout<<"成功删除联系人"<<endl;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Tang-tangt/p/9557515.html

时间: 2025-01-16 22:28:54

数据结构C++版-线性表的相关文章

数据结构学习笔记——线性表

第2章  线性表 2.1  线性表的类型定义  线性结构的特点是:在数据元素的非空有限集中,(1)存在唯一的一个被称做“第一个”的数据元素:(2)存在唯一的一个被称做“最后一个”的数据元素:(3)除第一个之外,集合中的每个数据元素只有一个前驱:(4)除最后一个外,集合中每个数据元素均只有一个后继. 线性表的类型定义 线性表(linear_list)是最常用的且最简单的一种数据结构.一个线性表是n个数据元素的有限序列.在稍复杂的线性表中,一个数据元素可以由若干个数据项(item)组成.在这种情况下

数据结构学习笔记——线性表的应用

数据结构学习笔记——线性表的应用 线性表的应用 线性表的自然连接 计算任意两个表的简单自然连接过程讨论线性表的应用.假设有两个表A和B,分别是m1行.n1列和m2行.n2列,它们简单自然连接结果C=A*B(i==j),其中i表示表A中列号,j表示表B中的列号,C为A和B的笛卡儿积中满足指定连接条件的所有记录组,该连接条件为表A的第i列与表B的第j列相等. 如:         1 2 3                3 5 A  =  2 3 3         B =  1 6       

python数据结构之一:线性表

线性表:零个或多个数据元素的有限序列. 咋一看这句话,我也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哈哈,举例说明一下吧.去电影院买票时,人们的排队就是一个线性表,有固定的最前一个,固定的最后一个. 张三是其中一个,他的前一个人,和后一个人是确定的单一的. 再如,一个公司里的一个部里有一个领导,多名员工,他们的关系就不是线性表了,有一对多的关系. 那么在python里如何创建线性表呢?如下: L1=["a","b","c","d","e&q

[C++] 数据结构(C):线性表之顺序表

1 顺序表 ADT + Status InitList(SeqList &L) 初始化顺序表 + Status GetElement(SeqList L, int i, ElementType &e) (按位)取值  + int LocateElement(SeqList L, ElementType e) (按值)查找  + Status ListInsert(SeqList &L, int i, ElementType e) (按位)插入  + Status ListDelet

数据结构 笔记2 线性表

线性表是最简单,最常用的一种数据结构,它是由n个数据元素(结点)组成的有限序列. 线性表的基本运算 1.置空表 InitList(L) ,构造一个空的线性表L 2.求表长 ListLength(L) ,返回线性表L中元素个数,即表长. 3.取表中第i个元素GetNode(L,i) ,若1 <= i <= ListLength(L) ,则返回第i个元素a[i] 4.按值查找LocateNode(L,x),在表L中查找第一个值为x的元素,并返回该元素在表L中的位置,若表中没有元素的值为x,则返回0

数据结构一:线性表

线性表是最常用也是最简单的数据结构,几种常用的线性表的类模板C++描述描述如下: 1.顺序表 顺序表是将所有元素按逻辑顺序存储在一组地址连续的存储空间中的简单数据结构: 1 const int MAXSIZE = 1000; 2 template<class T> 3 class SeqList 4 { 5 public: 6 SeqList(){ lenght = 0; } // 无参构造函数 7 SeqList(const T a[], int n); // 带参构造函数,并用数组初始化

数据结构笔记之线性表

线性表即链表,基本特点是除第一个元素无直接前驱,最后一个元素无直接后继之外,其他么个数据元素都有一个前驱和后继.是最基本且最常用的一种线性结构. 2.1线性表的定义和特点 由n(n>=0)个数据特性相同的元素否城的有限序列成为线性表,n为线性表长度,当n=0称空表. 举例:1.26个英文字母的字母表是一个线性表,数据元素是单个字母. 2.学生信息表中,每一个学生为一个数据元素,包括学号.姓名.性别等等数据项. 2.2案例:图书信息管理系统. 2.3线性表的类型定义 线性表是一个相当灵活的数据结构

数据结构与算法-线性表

近期在学习数据结构,反反复复已经看过几遍了,也做了一些练习题,但总感觉不记录一下,思路就不是很清晰,所以,从今天开始总结这段时间对数据结构的学习. 无论学习什么,基础知识都是最总要的,数据结构也不例外.线性表就是数据结构的基础,很多常见的数据结构都是基于线性表来实现的. 那么,什么是线性表呢?官方的定义是: 零个或多个数据元素的有限序列 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线性表,首先它是一个序列,也就是其中的元素有先后顺序,其次是有限的,对于无线数列,也只能存在于理论数学中. 说了这么多,小结一下: 1)线性

数据结构和算法 (二)数据结构基础、线性表、栈和队列、数组和字符串

Java面试宝典之数据结构基础 —— 线性表篇 一.数据结构概念 用我的理解,数据结构包含数据和结构,通俗一点就是将数据按照一定的结构组合起来,不同的组合方式会有不同的效率,使用不同的场景,如此而已.比 如我们最常用的数组,就是一种数据结构,有独特的承载数据的方式,按顺序排列,其特点就是你可以根据下标快速查找元素,但是因为在数组中插入和删除元素会 有其它元素较大幅度的便宜,所以会带来较多的消耗,所以因为这种特点,使得数组适合:查询比较频繁,增.删比较少的情况,这就是数据结构的概念.数据结构 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