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行,开博客记录所思所得

本科是电子信息工程,大一下学期的时候进入实验室学习。从各种各样的单片机,模电数电,嵌入式一路走来,参加过省赛得过奖,发表过专利,也做个几个项目。
两个月之前(大四下)接触前端,很喜欢。因为我一直很喜欢做直接跟用户接触的东西,而不是偏工业级的东西,前端正好符合。加上程序猿中很多聪明人,跟他们公事肯定很开心,所以弃嵌入式转行前端了。这意味着我本可以在校招中谋得一份不错的工作,而现在却拼命补充知识也不一定能得到一份称心的工作。不过也没事,我还年轻嘛。做自己喜欢的很重要,况且前端还是非常有前景的,起码比嵌入式好很多。
为什么写博客呢?
前段时间读了张鑫旭的说说CSS学习中的瓶颈,评论中有人问他是如何突破瓶颈的,他回答说“写博客来深度思考和分享”。
所以,我也开个博客把平时的所思所想记录下来,与大家分享。只写自己思考总结过的东西,不写网络上随手能搜到的东西,那是浪费时间,随手能搜到的东西记录在为知笔记里就好了。
写博客对于我而言,好处是蛮多的,比如:
表达能力;
严禁思考;
结交同行;
逼自己思考;
从思考,总结,提炼,成文,到排版,写一篇原创博客其实花费不少时间的。但是时间花在这个地方相当值!
好好磨练吧!

时间: 2024-12-11 00:57:51

转行,开博客记录所思所得的相关文章

新开博客的地址

http://zhibinyang.me 为了博客能够有更强的扩展性和更多地功能,现转移到专用的域名和空间,欢迎访问: 新开博客的地址,布布扣,bubuko.com

买书开博客开始学习

买书开博客开始学习 原文地址:http://blog.51cto.com/12863782/2120740

记录首次开博客园

2017.2.7,开通博客园博客,用于记录web前端开发学习的技术笔记.日常所思或者其他程序语言. 其他信息链接: github:https://github.com/wozien 个人博客:http://wozien.top/ 邮箱:[email protected] CSDN博客:http://blog.csdn.net/szu_aker

我的第一篇博客记录我的IOS生涯

这是我的第一篇博客,只为了记录我在IOS开发旅程中得成长之路,一直觉得能发表几百篇的都是大牛,一直都是我崇拜的对象,我希望现在的一小步能成为将来的一大步,坚持每天发表一篇博文,养成一个良好的每天学习新知识的习惯,希望多年以后点开这第一篇博客能感叹当初的自己是多么的幼稚,但也感谢当年的坚持!come on!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

为什么工作7年又来开博客?

由来: 1.毕业工作7年了,技术的书籍都是零零散散看,从未系统性总结过,知识体系系统化结构一直未能有效梳理,自己也许努力达成了一些所谓的成绩,自己扪心自问,计算机软件行业知识其实一直未曾深入总结和掌握,说来尴尬. 2.2017年上半年带IES 资源团队,业务复杂,边界模糊,交付的版本出现一些低质量问题.虐心,痛苦,压力等,我也想了好多,如何让自己的持续有价值?! 3.身边的人:令贤孔,西电校友,PLDP培训一组的人,其貌不扬,openstack技术团队负责人,始终抱有自己的想法,关键时刻做出了自

激动又忐忑,我要开博客了

嘎嘎,其实入前端的门还没几个月,虽然学校学的计算机相关专业,毕业又针对前端参加了了一个培训班,现在真正踏入工作,仍感觉十分吃力,学的东西太少了,真正去做些东西是发现这也不会那也不会,所以前期的工作基本是写一点,在网上搜一点,自己慢慢积累,上班求同事帮忙,还好,迈出了第一步,就要勇敢的走下去. 鉴于之前疯狂在网上找答案解决自己的迷惑,我决定要学习,要进步,也要有所总结,申请了博客园的博客,就可以记录自己的学历过程了. 目前还是渣渣,努力修炼中,期待我的下一篇博客!

2014.12.23 开博客

终于在纠结了好久后选择了博客园作为我自己的文章发表地.本来是想在QQ空间写些日志发发牢骚,但发现QQ空间这个坑货越来越坑了,连视频链接和各种图片都开始限制了,这点让我忍不了.百度空间我就没怎么用过,感觉用的人也不多,没什么新意.后来加入ACM校队,越来越需求有markdown或者其他带有代码编辑器的博客来存储下我做过的题,并汇总下题解,用了一阶段的CSDN,感觉不错,只是用网络笔记同步文章时候代码排版会丢失,这让我既爱又恨,最终还是选择了放弃.转向博客园,我想把这里当成自己写文的最后归属吧,因为

第二周博客记录 11月27日

11月27日.周一 例会记录: 今天进行项目任务分配和初始讨论. 首先由雷毅同学进行web项目介绍,项目来源于之前参与高级软件开发工具课程设计,所设计的是一个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有学校logo,下面是主功能导航条,左侧是某个选定功能和其子功能的列表,右侧是主窗口).系统的主功能分类,每个功能的子功能自定义,数据库表自定义). 其次进行了项目任务预估,预估项目点有8点,依据最后提交文档内容进行划分,包括5份文档,2份工程源码和可执行文件,1份视频制作. 最后进行了项目分工,分工内容以及理由如下:

springcloud 学习参考相关博客记录

背景 springcloud这些分布式框架已经是面试必知必会的一项了.最近又重新开始学习,之前也学过一段时间,但是因为公司项目小没机会用还有就是springcloud包含的相关框架太多,一头钻进去会没有方向,所以一段时间之后都忘了.这次打算先了解springcloud整体构成,以及每个组件作用及各种解决系统中的问题,然后再有针对的学习.这里就记录一下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我认为写的不错的博客和文章,方便以后回顾. 1.https://zhuanlan.zhihu.com/p/95696180 这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