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快速生成树协议(802.1w)
802.1D生成树协议(STP)标准的设计初中是,每一次连接都在中断一分钟左右后恢复即可视为性能良好。随着局域网环境中第三层交换技术的出现,桥接解决方案现在能够和路由解决方案抗衡,桥接解决方案中的开放最短路径优先(OSPF)和增强型内部网关路由协议(EIGRP)等协议能够在更短时间内提供替代路径。
Cisco通过Uplink Fast、Backbone Fast 和 Port Fast 等功能增强了最初的802.1D规范,为的是加速桥接网络的收敛时间,缺点是这些机制是专有的并且需要额外的配置。
快速生成树协议(RSTP,IEEE 802.1W)可以视作802.1D标准的一种进化,而不仅仅是一种变革。802.1D中的术语基本上保持不变。而且大部分参数也没有变化,因此熟知802.1D的用户可以轻松的快速配置新协议。在大多数情况下,RSTP的性能比Cisco专有扩展的性能要好,而且不需要额外的配置。802.1W也能恢复到802.1D,以基于每个端口与传统网桥进行交互操作,但这恰恰抛弃了它带来的好处。
新版的802.1D标准(IEEE 802.1D-2004)包含了IEEE 802.1T-2001 和 IEEE 802.1W标准
Catalyst交换机对RSTP的支持
下表显示了Catalyst交换机中对RSTP的支持,以及支持该功能所需的最低软件版本。
新的端口状态和端口角色
802.1D在这五个不同端口状态的定义:
?Disabled
?listening
?Learning
?Blocking
?forwarding
端口的状态为混合状态(无论是阻塞还是转发流量),它在活动拓扑中的作用也是如此(根端口、指定端口等等)。例如,从运行角度看,阻塞状态的端口和监听状态的端口没有任何差异。这两种状态都丢弃帧,并且不能学习MAC地址。实际区别在于生成树分配给端口的角色。可以安全的假设:监听端口为指定端口或根端口,并且正在进入转发状态。然而,在处于转发状态后,无法根据端口状态推断端口是根端口还是指定端口。RSTP将端口角色和状态分离,从而解决了此问题。
原文地址:https://blog.51cto.com/14277585/2381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