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谈]经理该不该写代码?

这个话题我在好几个地方看到过,基本上大家的意见有几种:

1、小公司别说经理,老板都得写(这是在说我吗?)

2、一般到100或200人以上的公司,经理很少会直接参与代码的编写。

3、大公司(BAT?这个就不说了)一般经理级别以上不写代码

4、还有个观点支持率比较多:那就是要看公司是做产品的还就是做项目的。如果是做项目的一来公司肯定不会大,二来做项目的公司经理和员工一起写代码是很正常的;如果是做产品的,那么除了直系部门的经理会适当写些代码,大部分核心模块。

好吧,我先放出一些自己的观点,然后我们再做简单的讨论:

“经理要不要写代码”其实是一个很需要外部条件影响的话题。因为:

1、要看你是项目经理还是部门经理

2、要看你公司规模,小公司除了保洁阿姨估计都要写

3、要看你公司的业务方向。软件公司和互联网公司是不一样的

4、要看你公司的老板。我见过好几个公司的老板是技术出身,那么他会要求下面的经理在核心代码上也要参与。如果是纯业务出身,则这种几率就比较小

5、要看经理本身的节操。很多经理之所以成为经理,并不一定是因为他代码能力特别强;同样的,很多经理成为经理确实就是因为他的代码能力超强。

当然还有很多原因,反正这个话题必须套上不同的外挂条件。在不同的情况下,经理要不要写代码这个话题的结论是不同的。

但是,如果我们仅仅因为这个外挂条件就这么下结论的话,那么我们今天讨论这个话题的观点和角度就太平凡了。所以,我们要这么聊:

关于梦、道、力

推荐大家一本书,叫做《用友之父:王文京 从软件作坊到软件大王》,这本书的讲述主角是用友之父王文京。

这里面王文京的著名“梦、道、力”理论我甚是喜欢,我今天用我的思维和观点来解读、扩展和歪谈一下

马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给梦想一个实践的机会。当年马云从四万元起步,步履维艰,也想不到会走到今天,可有一点他是引以自豪的:自己始终在干。在梦想这个强.大动力的助推下,他从未放弃过实践。

马云的事迹有三个知识点:

1、干

2、梦想助推

3、实践

干。是什么?

干和埋头苦干有的一拼,只不过当今社会,没有梦想的干叫做“瞎忙“,埋头苦干往往会导致你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等你发现问题时,回程票已经买不到了。

三年前,我曾在一个小互联网公司做顾问。这家公司(房地产边缘业务)从开办到现在已经过了5个年头,每年的亏损基本保持在1-2百万以上,并逐年递增。我曾给老板(土豪转型的)建议是否我们把业务变一下型,譬如走租赁路线(原来走的是网上买卖路线)。但是老板很固执,他告诉我只要“坚持干“将来一定会成功。

最后,当我告别这个土豪老板时。房地产市场已经开始崩溃,更别说在二三线城市,更别说是在网上开展一些边缘业务。

我给这个老板下的定义是:干分为“坚持“和”死扛“两种,世界上并不是所有东西只要干就一定有成果。

先有梦想还是先干?

前面这位老板属于“有想法”的老板。但是他的想法仅仅局限于“赚更多的钱”,结果造成了他拆东墙补西墙的局面。我深入分析,其实是这位老板缺乏梦想。他只看到其他人赚了很多钱,他并没有看到其他人是在为他们的梦想做实践。于是他接下来做的事情是模仿别人的“干“。由于涉及隐私,我并不能把他的实际业务情况详细告诉大家。

梦想的真正动人之处不在于梦想本身,而在于被梦想的魅力所激发出的想象力和创业激情。爱因斯坦普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中国人其实很有梦想,除了希腊神话中国自古就有盘古开大辟地、女蜗补天、精卫填海、嫦娥奔月、后羿射日等想象力极为丰富的神话故事。

大家觉得这些仅仅就是“神话故事”吗?

我想说,这些其实就是“梦想”。只不过后期被后人神话了,当时的古人也是按照盘古的梦想来开辟农垦、建筑、发掘新大陆、按照精卫填海的梦想来治理水力(三峡?)、按照嫦娥的梦想来登上月球、甚至我们可以认为按照后羿射日的梦想而发明了空调。

所以,从广义上来总结,有梦想接下来要干的事情就是实践。唯有实践才能证实梦想。而在干之前,你必须为你的“干“设计一个梦想。

实践需要转为“道“

王文京曾对采访他的《IT经理世界》的记者说:“企业光有梦想是不够的,还有一个关键要素是‘道’,就是怎样去经营企业,就是企业的经营理念。有了梦想,有了目标,但用什么方式去实现你的梦想,这就是说,你的经营之道是什么。

这里我插个题外话,可能和本文无关:

梦想很难完善的定义。因为梦想有正义和邪恶之分。其实我们身边有很多创业成功者,其中不乏有部分是靠“旁门左道”成功的,然后进行漂白。当我们读到他们的成功经验或者书籍(如回忆录)时,他们并不会告诉你当年他们是怎么定义他们的梦想的。

回到本文

而能把你的梦想通过实践变成现实,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如何把“方法、方式、做法“这些东西变成一个”道“

这里我们来讲个小故事:

日本人很喜欢学习,而且很多东西被他们学习后会融入他们的文化和思想,变成一种道文化。譬如“空手道“、“茶道”。

我们来讲一下茶道这个东西,因为空手道我也不是很懂。

中国的茶很少有被称为“道”,尽管日本的茶道也是源自于中国唐朝,但是日本学习到后并通过他自身的文化和礼仪把整个过程变成了一种独特的“道”。

对于日本引入茶并进化成茶道有两个说法:

一种是佛教的缘故。

据说最早有一些日本僧人到中国来学习佛法,接触到了茶这么个东西。在中国也主要是唐朝有个“茶饼煮饮法”被日本人学到了。在中国最为开放的盛唐时期喝茶已经很讲究了,不像现在我们“随意找个杯子、用没洗过的手抓点茶叶、然后甚至用隔夜水泡一泡”就给客人引用了。

唐朝比较流行的饮茶方式是“茶粥”,所谓茶粥是指将末茶倒入瓶子或细口容器中﹐用沸水冲泡﹐有的还将葱﹑姜﹑枣﹑桔皮﹑茱萸﹑薄荷等配料同茶放在同一容器中煮成茶粥。(大家可以想一下味道,反正我是没这么干过)

其中在中国的茶道讲究的东西就那么几种:

1、茶本身。也就茶叶、茶饼本身的高大上程度

2、茶水。水质很重要,如果水不好,泡出来的茶就不好喝

3、茶具品。这是一种“雅”的品格,如果用我们用茶具或者我们随便找个玻璃杯,你的感觉呢?

4、客人的名份。这点是一般现代社会不会讲究到的,也就是说品茶的人必须有一些身份或者比较高雅,并不是随便拉上一个人衣冠不整的人过来都能叫茶道

5、品茶的环境。是否能称为“道“,这点至关重要,高雅的品茶环境直接影响你的茶道是否”上乘“

最后当这些日本僧人(日本高僧在日本地位很高大),把茶传过去后,并加入了日本特有的文化和礼仪变成了日本的茶道。只不过当时在日本能够享受茶道的只有三种人,1、天皇 2、贵族 3、高僧

第二种的说法是当时日本的武士兼商人为了“影响其他武士“而从中国引入的茶并成为道。(我比较喜欢这种说法)

大家知道,日本武士在当时的日本是有崇高的地位的。能成为武士那简直就是一种至高的荣誉,不比“程序员转型为技术总监“的效果差。

只不过,就像“程序员干私活“那样,日本也有一些武士”开窍了”,借着宣扬武士道精神在中日通商的过程中成为了商人。

这些商人把茶引入日本后,开办了很多大型茶会,最初的目的是方便日本武士聚众赌博。后来这些武士饮茶后果断觉得这是个好东西,于是有些节操高的武士专门来茶会进行品茶。为了方便这些品茶的武士,商人开始把大型茶会缩小,变成一些小型的品茶会。

后来这些商人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便把品茶这个其实很简单的事情融入了各种日本的礼仪和文化,并向节操高的武士表示:茶道有利于武士修身练性。

这些“二货”武士还真信了。

经过多少年后,茶道就逐渐流传了下来了。当然这里面还有个小插曲:

当时日本很有名的大武士织田信长(大家可以百度,很多游戏里面的人物都用了这个名字),他发现茶道这个思想和做法能很有效的控制武士,以前武士获得战功得分钱、分土地,于是这货通过茶道的影响把对有赫赫战功的武士用茶具来表彰。

结果,丰臣秀吉也学了织田信长这套。于是开始拼命大力宣扬茶道文化,使之大家都相信“茶道是武士荣誉“的最高象征,反正比土地更牛逼。当然,后来最高荣誉换成了”效忠天皇“,因为毕竟要让武士剖腹嘛,人家死了就送一茶具你觉得说得过去吗?

不得不吐槽一下:织田信长是“坏蛋“,鉴定完毕。

如果大家看到这对茶道和日本武士突然感兴趣了,推荐看一本《日本武士道》这本书。

讲这个故事其实就是说明一个道理:

“道“的作用除了把我们企业的一些方法、规章制度完善,更重要的是把员工、团队进行”文化“上的凝聚改造和整合。

这就是为什么企业讲究“企业文化“,历史很悠久,意义很重大。大家如果理解成”企业洗脑术“我也没办法。

同样的,用友王文京讲到的“力“也是同样道理,有了梦于是我们进行”道“的编织,于是企业才会有”力“,这里的”力“就是指企业的策略、制度、组织、能力、资源、执行。

根据王文京的著名“梦道力“理论,罗列总结如下:

1、“梦是解决‘为什么要做的问题’

2、‘道’是明确‘怎么去做’的问题,

3、‘力,则是回答,用什么去做’的问题。”

以上三个环,环环相扣,相辅相成,才能形成一个有效的、成功的企业经营机制。

回到“经理该不该写代码“这个问题,我的个人总结如下:

其实“ 经理该不该写代码“是一个“梦道力“下面的“力“的问题,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是或非的问题”。企业用了什么样的”道“才决定了”经理该不该写代码“或者说“经理能不能写代码”,又或者说是“经理有没有必要写代码”。

譬如,我在杭州接触过一个做“智能数据挖掘软件”的公司。老板是程序员出身,80人员工的规模。至今老板还在参与写核心算法代码,并要求底下除了销售,其他不管是副总还是总监还是经理,全部实现“全民皆兵”的模式。

他们是做产品的,但是老板、总监到经理。统统会写代码。从某种角度来讲,我可以认为这家企业其实发展的很良性、很有前途。

这家老板的理念是:唯有技术才能升华你的人生品质、唯有坚持写代码才能让你在行业中利于不败之地。

我很赞同。“谁说产品化后的企业,经理不用写代码?”

再譬如:我在北京也接触过一个专门做行业业务软件起家的公司,人员规模也在100人以下。说白了他们就是一家定制化项目开发型的公司,不存在很过硬的软件产品。只不过我发现一个现象,这家公司虽然规模不大,但是实行企业制度和策略很完善,我估摸是按照1000人公司的架构执行的。从一个简单的客户需求到最终程序员进行代码修改在这家公司需要经过层层内部OA审批,最让我奇怪的是,他们从项目经理级的员工就是“不写代码的”而且有的项目经理“根本不会写代码“,再往上的部门经理或副总就不用提了(完全不懂代码)。

事实上,这家专门做项目的公司“混的也还可以“。业务量也逐年上涨,他们老板的理念是做”行业软件的店小二(服务员)“。

什么是店小二(服务员)?

那就是领班肯定不会帮你端菜,那是服务员干的事情。

这家公司老板的这种“道“,决定了他公司”经理不写代码“

至于说上面两家公司“梦“,其实还都有点差不多:做各自领域的行业领军者。我目测,他们都是有可能在某地区某领域能做到。这就足够了。BAT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模仿的来的。

最后总结:

所以本文的话题我个人结论是:

梦、道、力。你只要这三个环都:

1、一样圆

2、能环环相扣

3、每个环都做的相对优秀

那么:

经理写不写代码 都是可以的。反过来,经理写不写代码都是扯淡的。

就像古代各种王朝末期,如果梦和道出了问题,就算全民皆兵也阻挡不了王朝的覆灭。

--------------------------------

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让我成为你们的另一双眼睛
关注步骤:
  很直接的拿出手机->打开微信->点扫一扫,扫下面二维码即可

[歪谈]经理该不该写代码?

时间: 2024-10-20 04:36:08

[歪谈]经理该不该写代码?的相关文章

谈写代码的原则:性能高效 方法简洁 思路清晰 整体美观

我们的程序课只关心能不能把一个功能实现.不会关注怎么实现以及背后的我坚信性能非常重要,给客户做项目,三天两头出问题,动不动系统写出来的网站访问量一大就报503.经常遭到黑客攻击,资料被改得后果很严重. 举几个个课堂例子说明此原则: //字符串拼接 下面是课堂上的代码string sqlstr="insert into 库存('"+txt_hh+"'"+",'"+txt_hm + "','" +txt_gg + "',

[歪谈]物质激励如果不管用了,不妨试一试精神管理

[申明]本文是“歪谈”风格,仅用于和大家探讨观点,提高大家的思维性.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欢迎大家的批评指正. 今天我们简单探讨一个话题:团队的精神管理. 前几天和一些创业者在一起聚会,大家讨论的话题无外乎生意难做.钱难收.创新难.用户口味太难捉摸外,不过类似这些问题似乎都比较容易找到答案或者你和我互相借鉴的方案.譬如: 1.A创业者说钱难收,B创业者说正好认识该客户,他去说道说道,A创业者当即表示只要把尾款结了立马给B创业者提成. B创业者捂着嘴说:不要.不要,太客气了. 接着又问:提成多少捏?!

[歪谈]员工(人才),留得住是因为本身就留得住;留不住的,你永远留不住

[歪谈]员工(人才),留得住是因为本身就留得住:留不住的,你永远留不住 记得以前看过自媒体人罗振宇做过一挡节目,推荐了一本书叫做<不死的中国人>,一直没看过这本书,这几天闲着无聊就买来看了一看,不看不知道,看了果然颇有感触,因此今天我们来简单解读一下这部书的主题思想,同时来结合这本书来谈谈今天的话题"为何小公司招不到人".都是我个人的歪谈和歪理,错误之处在所难免.一.谈书<不死的中国人>作者是意大利人,这本书也是写给意大利人看的.书中描绘的现象如下,因为限于篇幅

[歪谈]员工(人才),留得住是由于本身就留得住;留不住的,你永远留不住

记得曾经看过自媒体人罗振宇做过一挡节目,推荐了一本书叫做<不死的中国人>.一直没看过这本书,这几天闲着无聊就买来看了一看,不看不知道.看了果然颇有感触,因此今天我们来简单解读一下这部书的主题思想,同一时候来结合这本书来谈谈今天的话题"为何小公司招不到人". 都是我个人的歪谈和歪理.错误之处在所难免. 一.谈书 <不死的中国人>作者是意大利人.这本书也是写给意大利人看的. 书中描绘的现象例如以下,由于限于篇幅因此我用"罗列文风"表达,希望能缩短

如果40岁了还在写代码,是一种幸福,还是一种悲哀?

今天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如果40岁了还在写代码,是怎样的状态? 然后搜了一下,果然已经有人想到了,我们先来看看知乎的神人回答. 曾经有网友在知乎提问:"如果 40 岁了还在写代码,是一种幸福,还是一种悲哀?请考虑国情,别老拿外国作比方." 下面是其他一些知乎网友的回复: 马上就 40 了,依然在写代码,写各种代码,从C/C++写到 object-c,从 java 写到 lua,乐在其中,享受得很. 当然,我现在基本不是依靠写代码挣钱谋生,事实上,我也几乎也没有纯粹依赖过写代码谋生过.写代

CTO集体怒吼:我到底要不要继续写代码(下篇)

注:承接上文,CTO们就从哪些方面确定产品和技术布局大方向,目前面临的困惑,以及作为CTO的技术修炼等方面进行探讨.上篇:CTO集体怒吼:我到底要不要继续写代码(上篇) 5.在人人创业的时代里,竞争压力非常大.有很多产品,甚至会有多个竞争对手,那么产品技术和布局会非常重要.CTO从哪些方面确定大的方向? 肖文峰(TalkingData):人员成本水涨船高,尽早储备人才. 多深多远还是回到CTO对于公司未来的愿景理解的多深.根据愿景储备人才.尤其是创业初期,大家知道人才是很贵的,比如研发人员,尤其

40 岁了还在写代码,是一种幸福,还是一种悲哀?

天光,一檐停风聚天下闲士 半阁藏卷窃古今名家 马上就40了,依然在写代码,写各种代码,从C/C++写到object-c,从java写到lua,乐在其中,享受得很. 当然,我现在基本不是依靠写代码挣钱谋生,事实上,我也几乎也没有纯粹依赖过写代码谋生过.写代码只是一种乐趣,一种爱好. 当然,难道是写代码谋生就一定是痛苦的吗?也未必. 公司有两个同事,都是非常棒的程序员,也是成熟的架构师,一位是77年的,一位是78年的,他们主要的工作内容都是写代码,他们也都乐在其中,事实上,如果不出意外,他们能够在公

CTO集体怒吼:我到底要不要继续写代码!

以下是6位发疯的CTO,在一起讨论人生.命运.创业.工作时,发出的怒吼: 休息跟生活是一样的,基本上每天是工作到晚上12点. 我应聘去说我会做软件,人家不要我. 我为什么成为CTO?到现在还有一点莫名其妙的感觉. 研究技术是自己的娱乐,但是把技术转化为产品这是一个工作. 我经常调侃说"我是做技术里数据最好的,数据里产品最好的". 跟我老婆要求的方向越来越偏差了,她是希望我能陪孩子.怎么办呢?招聘.但是现在要找到一个38岁的老男人,做过这样的事情,也很难,人家也肯定也有家庭. 我到底要不

分享:40 岁了还在写代码,是一种幸福,还是一种悲哀?

马上就40了,依然在写代码,写各种代码,从C/C++写到object-c,从java写到lua,乐在其中,享受得很. 当然,我现在基本不是依靠写代码挣钱谋生,事实上,我也几乎也没有纯粹依赖过写代码谋生过.写代码只是一种乐趣,一种爱好. 当然,难道是写代码谋生就一定是痛苦的吗?也未必. 公司有两个同事,都是非常棒的程序员,也是成熟的架构师,一位是77年的,一位是78年的,他们主要的工作内容都是写代码,他们也都乐在其中,事实上,如果不出意外,他们能够在公司里继续留下一起合作,我想他们会一直写代码写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