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听器模式、观察者模式

最近在学习netty的时候,发现里面用到了监听器模式,感觉非常实用,以前看设计模式的时候只是看,并没有用上。其实这是一个非常重要并实用的设计模式,在很多框架里面都用到了。

netty里面的应用:

    serverBootstrap.bind(8000).addListener(new GenericFutureListener<Future<? super Void>>() {
        public void operationComplete(Future<? super Void> future) {
            if (future.isSuccess()) {
                System.out.println("端口绑定成功!");
            } else {
                System.err.println("端口绑定失败!");
            }
        }
    });

回调函数

为什么先提到回调函数呢?因为回调函数是理解监听器、观察者模式的关键。刚毕业的时候老大也经常和我说Java中的回调。

wiki中的定义

回调函数,或简称回调(Callback 即call then back 被主函数调用运算后会返回主函数),是指通过函数参数传递到其它代码的,某一块可执行代码的引用。这一设计允许了底层代码调用在高层定义的子程序。

通俗的定义:就是程序员A写了一段程序(程序a),其中预留有回调函数接口,并封装好了该程序。程序员B要让a调用自己的程序b中的一个方法,于是,他通过a中的接口回调自己b中的方法。

demo:这里有两个实体,回调抽象者接口、回调者(程序a)

  • 回调接口(ICallBack)
public interface ICallBack {
    public void callBack();
}
  • 回调者(用于调用回调函数的类)
public class Caller {

    public void call(ICallBack callBack) {
        System.out.println("start...");
        callBack.callBack();
        System.out.println("end...");
    }

}
  • 回调测试
public class Call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aller caller = new Caller();

        caller.call(() -> System.out.println("回调成功"));
    }

}
  • 控制台输出
start...
回调成功
end...

这个模型和执行一个线程Thread很像。没错,Thread就是回调者,Runnable就是一个回调接口。

事件监听器

事件监听器就是自己监听的事件一旦被触发或改变,立即得到通知,做出响应。

Java的事件监听机制可概括为3点:

  1. Java的事件监听机制涉及到事件源事件监听器事件对象三个组件,监听器一般是接口,用来约定调用方式
  2. 当事件源对象上发生操作时,它将调用事件监听器的一个方法,并将事件对象传递过去
  3. 事件监听器实现类,通常是由开发人员编写,开发人员通过事件对象拿到事件源,从而对事件源上的操作进行处理

这里为了方便,直接用了 jdk,EventListener 监听器

  • 监听器接口
public interface EventListener extends java.util.EventListener {

    /**
     * 事件处理
     */
    void handleEvent(EventObject eventObject);

}
  • 事件对象
public class EventObject extends java.util.EventObject {

    public EventObject(Object source) {
        super(source);
    }

    public void doEvent() {
        System.out.println("通知一个事件源 source:" + this.getSource());
    }
}
  • 事件源
public class EventSource {

    // 监听器列表,监听器的注册 加入此列表
    private List<EventListener> listeners = new ArrayList<>();

    public void addListener(EventListener eventListener) {
        listeners.add(eventListener);
    }

    public void removeListener(EventListener eventListener) {
        listeners.remove(eventListener);
    }

    public void notifyListenerEvent(EventObject eventObject) {
        for (EventListener eventListener : listeners) {
            eventListener.handleEvent(eventObject);
        }
    }
}
  • 测试执行
public class Event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EventSource eventSource = new EventSource(); // 事件源

        eventSource.addListener(new EventListener() { // 事件源 调用监听器的一个方法,并传递事件对象
            @Override
            public void handleEvent(EventObject eventObject) {
                eventObject.doEvent();

                if (eventObject.getSource().equals("closeWindow")) {
                    System.out.println("doClose"); // 回调
                }
            }
        });

        EventObject eventObject = new EventObject("closeWindow"); // 事件对象

        eventSource.notifyListenerEvent(eventObject); // 触发事件
    }
}
  • 控制台输出
通知一个事件源 source:closeWindow
doClose

到这里我们了解了什么是监听器模式了。EventListener是一个回调接口类,handleEvent是一个回调函数接口,通过回调模型,EventSource事件源便可回调具体监听器动作。

观察者模式

观察者模式的原理其实和监听器一样,使用的关键在于搞清楚什么是观察者、什么是被观察者

  1. 观察者相当于事件监听
  2. 被观察者相当于事件源和事件

为了方便,同样直接使用jdk自带的Observer

  • 观察者
public class Watcher implements Observ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update(Observable o, Object arg) {
        if (arg.toString().equals("openWindow")) {
            System.out.println("打开窗口");
        }
    }
}
  • 被观察者
public class Watched extends Observable {
    public void notifyObservers(Object arg) {

        /**
         * 为了避免并发冲突,设置了 changed 标志位 changed=true,则当前线程可以通知所有观察者,内部同步块会设置为false;
         * 通知过程中,正在新注册的和撤销的无法通知到
         */
        super.setChanged();

        /**
         * 事件触发,通知所有感兴趣的观察者
         */
        super.notifyObservers(arg);
    }
}
  • 测试执行
public class Watcher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Watched watched = new Watched();
        Watcher watcher = new Watcher();

        watched.addObserver(watcher);
        watched.addObserver(new Observ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update(Observable o, Object arg) {
                if (arg.toString().equals("closeWindow")) {
                    System.out.println("关闭窗口");
                }
            }
        });

        watched.notifyObservers("openWindow");
        watched.notifyObservers("closeWindow");
    }
}
  • 控制台输出
打开窗口
关闭窗口

总结

从实现和调用过程来看,观察者和监听器模式基本一样。基本上都是这个逻辑当事件源对象上发生操作时,它将调用事件监听器的一个方法,并将事件对象传递过去,套用到观察者模式上面就是,当被观察者发生操作时,观察者将根据被观察者所做出的操作 进行对应的操作。

应用

  1. netty中监听连接
  2. guava 中的 ListenableFuture,采用监听器模型解决了原生JDK中 future.get() 一直阻塞结果的问题。

参考文章:https://my.oschina.net/u/923324/blog/792857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ebo0425/p/9911913.html

时间: 2024-08-01 01:45:57

监听器模式、观察者模式的相关文章

Delphi的基于接口(IInterface)的多播监听器模式(观察者模式 ),利用RTTI实现Delphi的多播事件代理研究

Delphi的基于接口(IInterface)的多播监听器模式(观察者模式 )http://www.cnblogs.com/hezihang/p/6083555.html 利用RTTI实现Delphi的多播事件代理研究http://www.cnblogs.com/hezihang/p/3299481.html

java设计模式--观察者模式和事件监听器模式

文章转载于:http://www.java2000.net/p9452 复习设计模式,看到observer观察者模式,说法是该模式和iterator迭代器模式类似已经被整合进jdk,但是jdk提供了两种接口: 一.java.util.Observer -- 观察者接口 对应: java.util.Observable --受查者根类 二.java.util.EventListener -- 事件监听/处理接口 对应: java.util.EventObject -- 事件(状态)对象根类 研究了

Java设计模式补充:回调模式、事件监听器模式、观察者模式(转)

一.回调函数 为什么首先会讲回调函数呢?因为这个是理解监听器.观察者模式的关键. 什么是回调函数 所谓的回调,用于回调的函数. 回调函数只是一个功能片段,由用户按照回调函数调用约定来实现的一个函数. 有这么一句通俗的定义:就是程序员A写了一段程序(程序a),其中预留有回调函数接口,并封装好了该程序.程序员B要让a调用自己的程序b中的一个方法,于是,他通过a中的接口回调自己b中的方法. 举个例子: 这里有两个实体:回调抽象接口.回调者(即程序a) 回调接口(ICallBack ) public i

第21章 行为型模式—观察者模式

1. 观察者模式(Observer Pattern)的定义 (1)定义:定义对象间的一种一对多的依赖关系.当一个对象的状态发生改变时,所有依赖于它的对象都得到通知并被自动更新. (2)观察者模式的结构和说明(拉模型) ①Subject:目标对象,通常具如的功能:一个目标可以被多个观察者观察:目标提供对观察者的注册和退订的维护:当目标的状态发生变化时,目标负责通知所有注册的.有效的观察者. ②Observer:定义观察者的接口,提供目标通知时对应的更新方法,这个更新方法进行相应的业务处理,可以在这

&lt;监听器模式&gt;在C++ 与 Java 之间实现的差异

前言: 关于各种语言孰优孰劣的讨论在软件界就是个没完没了的话题,今天我决定也来掺和下.不过我想探讨的不是哪种语言的性能如何,钱途如何,而是站在语言本身特性的基础上中肯地比较探讨.因为现在工作用的是C/C++, 以前接触过Java,于是我就以这两门语言作为我的对比语言. 本文目的: 我就以监听器的实现为例演示各自的实现代码,认识下Java与C++的代码风格,看看Java是如何滋润地生活在无指针的环境下,瞄瞄指针在C++中又有如何妙用? 场景设计:         以监听器模式为例,现在有一个Win

设计模式入门-策略模式&amp;观察者模式

策略模式-strategy mod1:找出应用中可能需要变化之处,把他们独立出来,不要和那些不需要变化的代码混在一起: 不同鸭子类型的飞行行为.鸣叫行为,会有不同的实现,可独立出来,和其他区分--区分变化的和不会变化的部分. mod2:针对接口编程,而不是针对实现编程: 鸭子子类使用接口表示行为,所以具体的实现不会绑死在鸭子的子类中,且可以在运行时改变行为. mod3:多用组合,少用继承: '有一个'比'是一个'更好,鸭子的具体行为可以委托给具体的行为类去处理,使用组合建立的系统有很大的弹性,不

策略模式 观察者模式

设计模式一:策略模式 定义:定义了算法簇,分别封装出来,让他们之间可以相互替换,此模式让算法的变化独立于使用算法的客户.page/24 oo原则:封装变化.多用组合,少用继承.针对接口编程,不针对实现编程 感悟:就是将容易变化的具有相似功能部分代码抽取出来,独立的设计成一个接口或者抽象类或者一个父类,然后将每种变化设计成其子类.在原先的类中只保留抽取出来的接口的一个引用,利用类的多态魔法特性,动态的引用需要的方法. 要点: 1)知道oo基础,并不足以设计出良好的oo系统 2)良好的oo设计必须具

设计模式-行为型模式-观察者模式

观察者模式 观察者模式有时也被称为发布/订阅模式,该模式定义了一种一对多的依赖关系,可以让多个观察者对象同时监听某一个主题对象,当主题对象的状态发生变化时,通知所有观察者对象,使它们能够自动更新自己.例如某个Text文本框的text属性绑定到X数据源上,当X数据源发生更改时自动同步更新Text的值.被观察者要维护一个观察者的List,逐个通知可能存在性能的问题(比如List很长,或者update的逻辑耗时等). //观察者接口public interface IWatcher { public

20 行为型模式-----观察者模式

模式动机(Observer Pattern):将数据的存储与显示进行分离设计,能够很好地降低模块直接的耦合性.但是我们在后台更新数据时总希望前台的显示也做出相应的变化,观察者模式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观察者模式定义了对象之间的一种一对多的依赖关系,当一个对象的状态发生变化时,所有依赖于它的对象都得到通知并自动更新状态,即对于一份后台数据,可以存在多个显示器负责显示并同时接收后台数据变更的通知. 观察者模式包含如下参与者: Subject: 1> 可以有任意多个观察者同时观察同一目标 2>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