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rtz_理解2

一、核心概念

Quartz的原理不是很复杂,只要搞明白几个概念,然后知道如何去启动和关闭一个调度程序即可。

1、Job

表示一个工作,要执行的具体内容。此接口中只有一个方法

void execute(JobExecutionContext context)

2、JobDetail

JobDetail表示一个具体的可执行的调度程序,Job是这个可执行程调度程序所要执行的内容,另外JobDetail还包含了这个任务调度的方案和策略。

3、Trigger代表一个调度参数的配置,什么时候去调。

4、Scheduler代表一个调度容器,一个调度容器中可以注册多个JobDetail和Trigger。当Trigger与JobDetail组合,就可以被Scheduler容器调度了。

scheduler是个容器,scheduler控制jobDetail的执行,控制的策略是通过trigger。

当scheduler容器启动后,jobDetail才能根据关联的trigger策略去执行。当scheduler容器关闭后,所有的jobDetail都停止执行。

三、透过实例看原理

通过研读Quartz的源代码,和本实例,终于悟出了Quartz的工作原理。

1、scheduler是一个计划调度器容器(总部),容器里面可以盛放众多的JobDetail和trigger,当容器启动后,里面的每个JobDetail都会根据trigger按部就班自动去执行。

2、JobDetail是一个可执行的工作,它本身可能是有状态的。

3、Trigger代表一个调度参数的配置,什么时候去调。

4、当JobDetail和Trigger在scheduler容器上注册后,形成了装配好的作业(JobDetail和Trigger所组成的一对儿),就可以伴随容器启动而调度执行了。

5、scheduler是个容器,容器中有一个线程池,用来并行调度执行每个作业,这样可以提高容器效率。

6、将上述的结构用一个图来表示,如下:

四、总结

1、搞清楚了上Quartz容器执行作业的的原理和过程,以及作业形成的方式,作业注册到容器的方法。就认识明白了Quartz的核心原理。

2、Quartz虽然很庞大,但是一切都围绕这个核心转,为了配置强大时间调度策略,可以研究专门的CronTrigger。要想灵活配置作业和容器属性,可以通过Quartz的properties文件或者XML来实现。

3、要想调度更多的持久化、结构化作业,可以通过数据库读取作业,然后放到容器中执行。

4、所有的一切都围绕这个核心原理转,搞明白这个了,再去研究更高级用法就容易多了。

5、Quartz与Spring的整合也非常简单,Spring提供一组Bean来支持:MethodInvokingJobDetailFactoryBean、SimpleTriggerBean、SchedulerFactoryBean,看看里面需要注入什么属性即可明白了。Spring会在Spring容器启动时候,启动Quartz容器。

6、Quartz容器的关闭方式也很简单,如果是Spring整合,则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关闭Spring容器,一种是获取到SchedulerFactoryBean实例,然后调用一个shutdown就搞定了。如果是Quartz独立使用,则直接调用scheduler.shutdown(true);

7、Quartz的JobDetail、Trigger都可以在运行时重新设置,并且在下次调用时候起作用。这就为动态作业的实现提供了依据。你可以将调度时间策略存放到数据库,然后通过数据库数据来设定Trigger,这样就能产生动态的调度。

时间: 2024-10-06 00:10:56

Quartz_理解2的相关文章

Quartz_理解1

一.引言 quratz是目前最为成熟,使用最广泛的java任务调度框架,功能强大配置灵活.在企业应用中占重要地位.quratz在集群环境中的使用方式是每个企业级系统都要考虑的问题.早在2006年,在ITeye上就有一篇关于quratz集群方案的讨论:http://www.iteye.com/topic/40970 ITeye创始人@Robbin在8楼给出了自己对quartz集群应用方案的意见. 后来有人总结了三种quratz集群方案:http://www.iteye.com/topic/1149

Python——深入理解urllib、urllib2及requests(requests不建议使用?)

深入理解urllib.urllib2及requests            python Python 是一种面向对象.解释型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由Guido van Rossum于1989年底发明,第一个公开发行版发行于1991年,Python 源代码同样遵循 GPL(GNU General Public License)协议[1] .Python语法简洁而清晰,具有丰富和强大的类库. urllib and urllib2 区别 urllib和urllib2模块都做与请求URL相关的操作,但

关于SVM数学细节逻辑的个人理解(三) :SMO算法理解

第三部分:SMO算法的个人理解 接下来的这部分我觉得是最难理解的?而且计算也是最难得,就是SMO算法. SMO算法就是帮助我们求解: s.t.   这个优化问题的. 虽然这个优化问题只剩下了α这一个变量,但是别忘了α是一个向量,有m个αi等着我们去优化,所以还是很麻烦,所以大神提出了SMO算法来解决这个优化问题. 关于SMO最好的资料还是论文<Sequential Minimal Optimization A Fast Algorithm for Training Support Vector

2.2 logistic回归损失函数(非常重要,深入理解)

上一节当中,为了能够训练logistic回归模型的参数w和b,需要定义一个成本函数 使用logistic回归训练的成本函数 为了让模型通过学习来调整参数,要给出一个含有m和训练样本的训练集 很自然的,希望通过训练集找到参数w和b,来得到自己得输出 对训练集当中的值进行预测,将他写成y^(I)我们希望他会接近于训练集当中的y^(i)的数值 现在来看一下损失函数或者叫做误差函数 他们可以用来衡量算法的运行情况 可以定义损失函数为y^和y的差,或者他们差的平方的一半,结果表明你可能这样做,但是实际当中

理解信息管理系统

1.信息与数据的区别是什么? 数据是记录客观事物,可鉴别的符号,而信息是具有关联性和目的性的结构化,组织化的数据.数据经过处理仍是数据,而信息经过加工可以形成知识.处理数据是为了便于更好的解释,只有经过解释,数据才有意义,才可以成为信息.可以说信息是经过加工以后,对客观世界产生影响的数据. 2.信息与知识的区别是什么? 信息是具有关联性和目的性的结构化,组织化的数据,知识是对信息的进一步加工和应用,是对事物内在规律和原理的认识.信息经过加工可以形成知识. 3.举一个同一主题不同级别的数据.信息.

深度理解div+css布局嵌套盒子

1. 网页布局概述 网页布局的概念是把即将出现在网页中的所有元素进行定位,而CSS网页排版技术有别于传统的网页排版方法,它将页面首先在整体上使用<div>标记进行分块,然后对每个快进行CSS定位以及设置显示效果,最后在每个块中添加相应的内容.利用CSS排版方法更容易地控制页面每个元素的效果,更新也更容易,甚至页面的拓扑结构也可以通过修改相应的CSS属性来重新定位.  2. 盒子模型 盒子模型是CSS控制页面元素的一个重要概念,只有掌握了盒子模型,才能让CSS很好地控制页面上每一个元素,达到我们

深入理解Java:类加载机制及反射

一.Java类加载机制 1.概述 Class文件由类装载器装载后,在JVM中将形成一份描述Class结构的元信息对象,通过该元信息对象可以获知Class的结构信息:如构造函数,属性和方法等,Java允许用户借由这个Class相关的元信息对象间接调用Class对象的功能. 虚拟机把描述类的数据从class文件加载到内存,并对数据进行校验,转换解析和初始化,最终形成可以被虚拟机直接使用的Java类型,这就是虚拟机的类加载机制. 2.工作机制 类装载器就是寻找类的字节码文件,并构造出类在JVM内部表示

八幅漫画理解使用 JSON Web Token 设计单点登录系统

原文出处: John Wu 上次在<JSON Web Token – 在Web应用间安全地传递信息>中我提到了JSON Web Token可以用来设计单点登录系统.我尝试用八幅漫画先让大家理解如何设计正常的用户认证系统,然后再延伸到单点登录系统. 如果还没有阅读<JSON Web Token – 在Web应用间安全地传递信息>,我强烈建议你花十分钟阅读它,理解JWT的生成过程和原理. 用户认证八步走 所谓用户认证(Authentication),就是让用户登录,并且在接下来的一段时

谈谈你对Hibernate的理解

答: 1. 面向对象设计的软件内部运行过程可以理解成就是在不断创建各种新对象.建立对象之间的关系,调用对象的方法来改变各个对象的状态和对象消亡的过程,不管程序运行的过程和操作怎么样,本质上都是要得到一个结果,程序上一个时刻和下一个时刻的运行结果的差异就表现在内存中的对象状态发生了变化. 2.为了在关机和内存空间不够的状况下,保持程序的运行状态,需要将内存中的对象状态保存到持久化设备和从持久化设备中恢复出对象的状态,通常都是保存到关系数据库来保存大量对象信息.从Java程序的运行功能上来讲,保存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