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着兴趣一路前行

向着兴趣一路前行

0 引子 你是挨踢吗?

十多年前选择未来方向时,计算专业还是炙手可热的行业,毕业后工作十几年突然发现如今的IT行业从业人员,竟被冠以“挨踢”头衔。也许是自嘲吧。如今,已有有很多人不愿意加入IT行业,还有人拼命想跳出这行业,但可知在国外从事IT行业的任何人都会被尊重,种种原因在这里就不做分析了。

众所周知IT不容易,程序员没日没夜的编写代码,运维人员如同消防队员四处救火,销售人员围着甲方磨破了嘴皮子就是为了能销售自己的产品,都累得跟三孙子似的,还要时刻承担着公司效益下滑时,被首先拉出来打板子的风险。所以自己就别再冠以这个阿Q似的称呼了。

目前,全国每年毕业计算机专业的人数就高达40多万,高居高等教育各专业之首, 2014年就业压力尤为巨大,为什么都这样我想多少大家也明白些,在校生学到的技能和社会需求脱节,社会认可度下降,学了4年后毕业却等于失业!造成这种现象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根源还是自己,在有电脑有图书馆等学习资源的四件时间里,虚度光阴不注意提升自己,又岂能怨学校、怨社会?说到这里,今天拿出当年我求学历程与大家共勉。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入计算机神秘世界

1994年,物理老师组织的我校的第一次电脑打字学习班,带我进入了计算机的神秘世界。在高中参加了两次计算机竞赛虽然没拿到奖项,但却让我和校机房管理员建立了非常好的关系,只要有课余时间,我都能去机房训练,当时同学非常羡慕能有这样的“特权”(要知道在20多年前能用上486电脑是多么让人兴奋的一件事啊)我更加喜欢上电脑了(当时都叫电脑),那时候甚至能将所有电脑外设(显示器,机箱,键盘还有5.25英寸软盘包括各个磁道扇区的作用)用笔画出来。当时为了能深入学习电脑各个部件的作用还专门购买了微机操作指南,将重点内容标记出来然后讲自己朗读的录音记录在磁带上,这样就能在空闲时间反复收听以加强自己对这些硬件的理解。例如硬盘是如何启动系统的,各个磁道又有什么作用等等。当时没有任何人会给你提示要这么做,我就是有种不断探索的精神,让我想尽一切办法去实现我喜欢的东西。

2.从普通爱好者到专业人员的蜕变

 2.1 初识互联网

香港回归那一年,我刚好进入大学深造,同时互联网开始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普及开来。学校附近的网吧,当时是很时髦的一个地方,小小70~80平米的屋子里挤满了前来上网的学生(大多是来凑热闹的,因为很多学生都不知道怎么上网)有这样的机会我怎么会放过,尽管每小时15元的价格,我还是省吃俭用讲每月节省的伙食费全都用来感受互联网给我带来的乐趣(直到后来做了兼职网管才没有自己花钱上机)。

2.2 竞赛=实战

第二年校园艺术节开幕了,期间增加了一次网页程序设计竞赛的活动,当时我还不知道什么是网页制作,辅导员知道我电脑水平还不错,替我报上名。不比不知道,一比才知道差距,前来参赛的代表队都是各院系的计算机高手,还有全国数学建模大赛的过奖选手,昔日的同学在竞赛是一下子变成了对手,各自都使出了看家本领。

年级辅导员安慰我们说,互联网刚进入国内,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要想拔得头筹就要比别人加倍努力!高中三年的计算机学习经验让我信心百倍,为了备战,我在图书馆泡了一天找到了1本清华大学出版社翻译的HTML教程(当时这类书籍非少),这本书翻译的不是很理想,没课的时候我带着一块面包一瓶水在图书馆找个安静的角落,开始针对动态网页摘抄一些实用技巧.....尽情的享受着各种书籍所带来的乐趣。白天在书店吸取营养,晚上就利用同学的电脑开始对记录的操作方法(在寝室23点熄灯以后开始通宵夜战,没有自己的机器,每分钟对我都是宝贵的,其实我也要感谢室友的容忍,呵呵当时用的是机械键盘,明白了吧.....),就这样一行行代码逐一开始录入,有问题得就标记出来,分析原因,实在搞不定了再找学长或老师寻求帮助(当时可没有谷歌和百度可查).......就这样半个月下来我这里写满了两本记事本,上面秘密麻麻记录各种网页设计技术原理实现方法。

我记得,当时专业盗版软件不太好找跑了两三个电脑城的软件市场才找到了合适的工具找到了Frontpage、Hotdog等Html编辑器以及Photoshop及滤镜,学习资料找齐了接下来就开始设计制作(设计制作前台后代都是一个人不向现在分的细)。一个礼拜之后终于提交了作品,功夫不负有心人,首战告捷,获得了二等奖,尽管奖金很少,我觉得之前我付出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自那时起每年都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种计算机程序设计网络赛事,每次都取得不错战绩,特别是大四上学期获得了校园计算机动态网站设计大赛的特等奖。就这样一次又一次参加比赛,每次都会遇到各种困难,一次又一次的克服,慢慢的使自己逐渐变得强大(至少在当时学生圈子里是公认的,呵呵!)。

每次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计算机赛事能够能检验你的实战能力,当时记得我还在校计算机中心、图书馆机房以及一些网吧做兼职网管,周末都会去哪儿上班,与系里的其它同学相比积累了大量实践经验,接触到的设备(各种网络路由交换设备,专业服务器等等)和技术也比较多,尤其是可以免费在计算中心的CERNET畅游是最好的“福利”。

2.3 兼职=社会实践

做兼职管理员非常幸苦,尤其是兼职多个机房的管理员,首先是有好的技术,老师才会选你替他干事,其次有好的人品,人家才放心,最后要有好的身体,为了能多上机当年没少和机房管理员套近乎,整理机房搬设备调试机器这些活儿没少干,那时一天也没觉得苦和累反而觉得很值。

当年的那些设备非常沉,一台专业的HP服务器4U,60-70公斤,还有塔式SUN服务器虽然带轮子,移动起来也不容易。当时为了吸取知识,这些辛苦在我眼里都是值得的,而且每个月都能得到一笔不小的收入。这为在大三时我购买第一台属于自己的PC打下了基础。当时我是系里唯一一个自己赚钱购买pc的爱好者。一台赛扬CPU的中档pc当时价格大概在7000左右。也是这台机器伴我多次参加全校的计算机程序大赛多次获得不错的战绩。

社会需要有工作经验的人才,而大学生这块儿正是他的短板,我就是通过不停的实践解决来应对,做兼职机房管理员也好,为图书馆开发软件也好,在公司兼职打工也好,参加校园各种竞赛也好,这些活动都是社会活动,我把每个活动看成一个项目,要么不参加要参加我就往最好的方向努力,哪怕失败了也不后悔。就是带着这总不服输的劲头,大四找工作时,只有我的简历在社会实践一览里写的慢慢的,例如XXX、XXX几个项目是我主导完成,获得过XXX的什么奖项。而不是像其它同学一样写着“精通XX语言,学过XXX技术,考过XX的证书”,要知道用人单位根本不在乎这些Pager和华而不实的描述。

正是由于我酷爱电脑,使得我在高中阶段就完成了对计算机系统体系结构的初步了解,学习了BASIC语言和FoxBASE数据库,能够开发出小型的计算软件,就连指法也能达到专业打字员的速度,这在当时(1997年)是一个不小的进步。这为我进入大学能提前学完专业课以及参加各种比赛和兼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兴趣带出的动力一定是发自内部,从内部迸发的一种激情,有了他,你会想尽一切办法来达到你的目的.

3.戒骄戒躁

当今社会比较浮躁,充斥在“快餐文化”,喜欢速成,人与人之间也缺乏真正的用心交流,可以告诉大家根本没有XX天就能学会的编程语言或技术,大家好像看到这类培训班或书籍,就眼前一亮觉得找到了希望,如果不是经过自己总结出来的知识而是人家直接告诉你的根本靠不住很快就会忘记。

很多人问我学好Linux是否有什么宝典或者窍门?我的回答是勤奋-多动手(就是多上机实践)、多动笔(多记录你操作的过程和结果)、多思考(多给自己提几个为什么)、多总结。

1999年,我是我们学校最先接触Red Hat Linux的学生之一,当时没有什么Linux的资料,就是有两本非常厚的《Unix技术大全:系统管理员卷》和Internet卷。然后就是Yahoo上能搜到的有限的几个网站,除此之外没有任何资料可以学习或借鉴,那时只有自己硬是生啃,一点点看man 帮助,阅读国外网站上有限的资料,上ICQ和向老外们请教,没别的办法,慢慢的你就适应了,一点点掌握了。

世界是公平的,我们不是天才,不可能什么都会都能做的最好,只要你把自己感兴趣的做好就行。我现在从事IT这行也是从兴趣到专业从专业到职业这样一步步走来。

有句话说“兴趣是可以慢慢培养”,这句话我觉得在计算机这行并不适用,如果你对他没兴趣,那么越早转行对你越有利。我带过不少学习Linux的学员,有搞本专业的来学,也有学英文专业的,有学化学专业的学Linux,发现有的学生悟性好,一个网络服务器的配置给他讲一遍,今后再遇到类似问题他能举一反三将。有些则只会按照你告诉他的去操作,一旦情况发生一点点变化就不会应对。又怎能在工作中吃得开?如今的学习环境和20年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大家还有什么理由学不好呢?

4.工作之后

从事Unix/Linux系统运维这些年,做过开发,技术支持,系统工程师,网络工程师,到现在的系统架构师。从2001年起,经历了公司网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成长历程,一开始做IDC机房的系统维护工作,因为以前做过高校机房的兼职管理员对于Sun的服务器比较熟悉,当时企业正好有AIX 5L、Solaris9、Sco UNIX系统,所以很快就上手了。

由于当时单位的收入低于行业平均收入,部门的两个师兄同时辞职了,我就成老人了,所有的路由交换设备,防火墙,IDS设备交由我管理,几乎半年时间每天都在加班熟悉环境,那时候提高的很快,那时候服务器上跑的是Oracle 9i,当时网上能搜到的维护资料并不像现在真么丰富,只能到官网上查询,每次遇到问题处理起来还是比较费劲的。系统管的多可遇到问题还是只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也缺乏统一的规划。

随着单位网络建设的不断深入,不断上架新设备,上线新系统,要让这些不同厂家不同年代出来的系统在企业协调运行,要解决各种软硬件故障,这就逼得你变成“万精油”。当时心里非常希望能找到一本有关运维这些设备和应用系统的手册,里面记录着各种系统的实施过程和故障处理解决方案。自己平时工作室总是忙里偷闲记录着各种运维笔记,今天通过什么命令解决了一个系统出现的问题,明天领导让你去做单点登录系统,后天遇到网站被DDOS攻击,从一开始摸不着头脑到后来的问题解决(尝试了各种方法,最终记录下适合我的那种),像这些材料经过日积月累慢慢沉淀下来,记录的笔记越来越多,那时也没想过出书,就在51cto、ChinaUnix、CSDN上发表,很多技术文章深受同行们的欢迎。

5.总结

这篇短文回顾了我求学和工作经历,希望能给在校生和求职者一些帮助。“成功无他途,唯有努力干”这是我的导师留给我的,将其作为结束语,共勉之。

时间: 2024-10-31 23:48:48

向着兴趣一路前行的相关文章

坚持自我,梦想前行

一路走过太多,更多的是坚持把手头的每一件小事给做好. 也许回过头,才发现自己的坚持,但是一定不要求安逸,一定要去追寻,一定要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才行.一路前行,从不终止. 既然在一定地方那么就去努力学习.努力一个方向才行. 我一定要坚持的方向是学习前端--->到UI--->动漫制作.以及坚持跑步,坚持学习.青春就像是什么.不必着急,一切总会总会慢慢来的. 我才不想一直受着别人的控制,我也曾经有过自己的梦想.虽然不知道梦醒了,让我难过过,但是我会一路向前,直到找到自己的方向. 原文地址:http

大学的计算机专业学生怎么学习

现在到大学基本上都是上了十几年学,不说是学习老手,也是应试老手了,但是大学越上越不会考试了,更不会学习了,面对计算机专业这个对专业要求很高的专业,得想想怎么学习,怎么面对快速发展的技术,很多人说讲究效率,但是效率怎么产生,得有策略,十几年的学只是教会了我们怎么考试,但是没有教会我们怎么学习,特别是怎么自学,在大学三年,慢慢就发现现在学的不是学习,而是怎么学习,在这个技术快速更新的专业,学会学习,才是立命之本. 就拿我们学校专业课程来说,我总结了一下路线,基本上就是那么几种: 1.软件开发 2.a

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原理和实现

在推荐系统众多方法中,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是最早诞生的,原理也较为简单.该算法1992年提出并用于邮件过滤系统,两年后1994年被 GroupLens 用于新闻过滤.一直到2000年,该算法都是推荐系统领域最著名的算法. 本文简单介绍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算法思想以及原理,最后基于该算法实现园友的推荐,即根据你关注的人,为你推荐博客园中其他你有可能感兴趣的人. 基本思想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拿看电影这个例子来说,如果你喜欢<蝙蝠侠>.<碟中谍>.&l

三个月实习总结

三个月实习总结       实习将要三个月了,总体来说还算可以:最近赶上了项目要在月底发布,所以现在每天都相对比较闲,没有什么事情,主要是修改一下测试出现的bug.每天上班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充电学习,开始把以前写过的代码,重新的在过一遍,重新的回顾想一下,为什么这么处理,阅读别人的代码.我觉得阅读别人的代码的时候,可以学习到很多解决问题的思路,以及代码规范:在shine公司让我觉得比较好的地方是代码的注解比较到位,统一的注释风格.这一点相当的重要,不管你代码写得好不好,最起码的注释和代码规范风格起

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

[作者简介]: 罗伯特·M·波西格(Robert M. Pirsig),1928年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双子城.15岁进入明尼苏达大学主修化学,后又学习哲学,之后在该校攻读传播学硕士:他曾到印度伯纳雷斯印度大学学习东方哲学,并担任修辞学教授.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因为西方倡导的二元对立与二分法带来的分裂而困扰不已,因而一直试图寻找支离破碎的文化的整合之道,并试图建立自己“metaphysics of quality”的理论架构.不停地思考这些问题使他长期饱受折磨和束缚.1961年他被诊断为偏执型精神分

把信送给加西亚

把信送给加西亚--(美)阿尔伯特·哈伯德 安德鲁·罗文 因为有了这位英雄,阿尔伯特·哈伯德才创作了不朽的名作<致加西亚的信>. 让我们通过这部作品获取一种进取心,在这种追求中获得一种动力.我们自己即使付出再多的代价,为了国家也在所不惜. --哈里斯 "到哪里能找到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美国总统麦金莱问情报局局长阿瑟·瓦格纳上校. 上校迅速答道:"我有一个人--一个年轻的中尉,安德鲁·罗文.如果有人能把信送给加西亚,那么他就是罗文." "派他去!

众筹很愁 水土不服焉能成长

有梦想的人总是值得尊敬的,这句话我们总是深以为然.但现实是,再美好的梦想也需物质和资金的支持.个人的梦想总是无限大,资金却是无限小,因此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为核心理念的众筹模式开始兴起.众筹首先是在国外兴起,为那些不断追逐梦想的人提供了启动资金.随后又在2011年左右传入国内,目前已有三年的时间. 在这三年的发展中,国内众筹模式经历了萌芽--火爆--平稳--沉寂的一系列过程.很多创业团队都只是简单地将众筹当做屌丝逆袭高富帅的途径,却没有真正领悟众筹模式的精髓.而国

成全教育伴成长,伴行3618助力青大附中2016年教育教学年会(转)

题记:心中充满阳光,每天行走在追寻教育理想的路上,幸运的是,总有一群人和你一样,彼此相伴,一路前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青大附中凝聚着每一份力量.小溪汇成江河,成为推动事业发展的磅礴力量,梦在前方,路在脚下!让我们怀揣梦想,逐梦远方! 11月26日,青大附中2016年度教育教学年会拉开了大幕.青岛市委高校工委副书记李珉.青岛市教育局基教处处长项骏.青岛市教育局民办教育与终身教育处处长李业庆.青岛市普教研室教研员孙志学.华青教育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李蛟龙.青岛市普教研室教研员邹欣.华青教育

10种埋没才能的生活方式,你中招了吗?

摘要: "实现自我"是一门毕生的课程,它需要的是系统和长期的学习.努力,涉及习惯的培养.自我的发现-这个过程没有捷径,但却有不少陷阱.你知道吗?很多人终其一生也没发挥出他们真正潜能的0.1%.事实就是如此,人类的 ... "实现自我"是一门毕生的课程,它需要的是系统和长期的学习.努力,涉及习惯的培养.自我的发现-这个过程没有捷径,但却有不少陷阱. 你知道吗?很多人终其一生也没发挥出他们真正潜能的0.1%. 事实就是如此,人类的潜能是无限的.人脑不像电脑,大脑的&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