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春洋:品牌物质文化建设的五大原则

不同的品牌,其物质文化建设的具体方法和措施会各不相同,但都不可盲无目的,随心所欲;否则不但不能建设好自己的品牌文化,而且会造成资源浪费,产生不
良后果。我们总结了大量品牌物质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从中找到了一些基本规律。品牌物质文化建设不仅要符合自身的客观实际,还要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时代
不同,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消费需求也有所不同。为了适应当今人们的心理变化,企业在进行物质文化建设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品质文化原则

品质文化原则,即强调品牌质量。品牌质量包含品牌本身的质量和品牌体现的质量两个方面的内容,是二者的有机结合。品牌本身的质量即品牌代表的产品的质
量,品牌体现的质量是指消费者心中感受到的质量。其中产品质量是品牌质量的基础和前提,消费者心中感受到的质量是对品牌质量的提升和深化。因此,提高品牌
质量既要提高产品质量,又要提高品牌体现的质量。在保证产品高品质的同时,还必须下功夫提高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度和忠诚度,强化品牌认同,丰富品牌联想,
使品牌在消费者心中树立起完美的形象,只有这样,品牌质量才有保障。
       品牌竞争是市场竞争的高级形式,而品牌竞争的实质是品牌质量的竞争。质量是品牌的基石,也是品牌的生命。持续稳定的质量是维持品牌信誉和建设品牌物质文化的根本保证。

奔驰汽车以质量造就了全球闻名的品牌,在汽车工业领域树起一座丰碑。奔驰成为高品质的代名词,成为德意志的光荣与骄傲。它号称跑20万公里不用动螺丝
刀,跑30万公里换个发动机还能再跑30万公里。奔驰车之所以拥有如此卓越的品质,主要在于奔驰公司在品牌管理中强化质量意识,营造质量理念,强调人人参
与管理。他们把生产流水线作业改为小组作业,每组进一步确定内部分工、协作、人力安排和质量检测,以避免员工因单调重复劳动而产生的疲劳和厌倦。人人成为
多面手,他们的积极性和主人翁意识得到增强,从而有利于提高工作绩效,保证产品质量。现在,奔驰车“坚固耐用”的品质文化已深入人心。
       2.技术审美原则

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快了消费审美的步伐,而科学技术的进步又为提高产品的审美功能提供了可能。于是一场以审美为追求的生产经营革命便悄然来临。正如一位经
济学家所言:世界已进入追求美的时代,经济学产生了让位于美学的趋势。可以说,现代产品都是科技与美学相结合的成果。任何一件技术产品,其存在的惟一根据
就是具备效用性和审美性的统一。从这个意义上说,品牌文化与产品美学是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
      
20世纪初,技术美学诞生。技术美学的英文写作design,其含义既有“设计”的意思,又有“不同寻常”、“机敏”的意思。因此,design常常被理
解为“美的设计”、“不同寻常的、别出心裁的设计”。1994年12月,英国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技术美学学会。它标志着工业生产和产品制造的美学问题已引
起国际范围的广泛重视。工业产品不仅成为人的使用对象,也成为人的审美对象,这就要求企业家在组织生产中兼顾产品的功能价值以及它的审美价值。

产品的审美价值是由产品的内形式和外形式两部分构成的,其中外形式的审美价值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审美功能要求产品的外在形式在具备效用功能的同时,还需
具备使人赏心悦目、精神舒畅的形式美。审美功能的表层意义是技术美的可感形态的直观显现,它体现了人们追求精神自由的愿望;审美功能的深层意义则体现出人
们对技术美的本质追求——实现人在自然面前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解放和自由。
      
成功的美学设计赋予了产品独特的审美功能,有助于构筑美好的品牌形象。例如,在中国,流行时尚的概念应用不过20多年,中国市场从玩具到家具,从食品到家
电,都有了时尚的特征。美的外观、美的包装、美的造型、美的形式、美的结构、美的色彩,都使产品产生了美的文化意境。美国《时代》杂志曾说:“功能已经过
时了,形式才是最重要的,从收音机到汽车到牙刷,美国被时尚所包围。”美国著名品牌设计大师马克·戈贝也说过:“在我们身边***的产品,不论它们是否
包括一台手提电话、一个掌上电脑或者别的什么东西,或者一个从盘子洗涤器到垃圾桶这样的最最平凡庸俗的事物,都需要带来一种崭新的安心感和快乐感。在一个
失去控制的世界中,想要用美丽而有创意的事物影响我们周围的环境,这是人类最基本的本能。”
       3.顾客愉悦原则

品牌物质文化的建设要有助于增进消费者愉快的情绪体验,而这种情绪体验的强弱取决于品牌能否满足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满足消费者的各种心理需求,如追求时尚流
行、便利高效、舒适享受、显示地位、威望、突出个性特征等。消费者买到了称心如意的商品,受到了热情周到的服务,这时的情绪体验即愉快。比如消费者购物
时,宽敞明亮的大厅,五光十色、琳琅满目、新款漂亮、高质量、高品位的商品,营业人员不俗的仪表、优雅的谈吐和热情周到的服务等,都能引起消费者良好的心
境、愉快的情绪体验,使他们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从而产生惠顾心理。
      
在品牌物质文化的建设过程中,企业通过产品、商店和广告等途径,在企业与消费者之间构造一个愉快关系的场合,一切营销活动不过是构造愉快关系场合的中介。
日本学者把“愉快关系的场合”称为“共生圈”。在这个“共生圈”内,企业依靠产品、商店和广告,向消费者传递信息,同时又从消费者需求和感受中捕捉信息的
反馈,并根据反馈信息向消费者提出新的生活情境。
       从品牌文化的视野看,产品不仅意味着一个物质实体,还意味着顾客购买他所期望的产品中所包含的使用价值、审美价值、心理需求等一系列利益的满足。具体地说,顾客愉悦原则主要包括品质满意、价格满意、态度满意和时间满意。
       4.优化组合原则

企业物质条件的存在与组合包含着一定的客观规律,对这些规律的认识、把握和提炼就成为品牌物质文化的一部分。进行品牌物质文化建设必须遵从这些规律,实
现对各种自然资源的科学配置和合理利用。如果违背其中的客观规律,非但不能建设优良的物质文化,还会使物质条件显得不协调、不美观,有时会造成资源浪费,
甚至出现各种事故。
       5.环境保护原则
     
 企业的生产经营要有利于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减少和避免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与浪费,实现永续发展。随着世界环保运动的兴起,企
业的环保意识日益增强。有的企业已把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视为已任,只生产无公害、无污染、不含添加剂、包装易处理的绿色商品,尽量减少和禁止污染物的
排放。一个过度消费资源与破坏环境的企业,不会在消费者中间树立起良好口碑,因为品牌物质文化必然包含着有利于人类自身健康与发展的文化。

时间: 2024-12-07 20:02:30

乔春洋:品牌物质文化建设的五大原则的相关文章

乔春洋:论文化与管理

(一)管理是文化的产儿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认为,管理不仅是一门学科,还是一种文化,它有自己的价值观.信仰.工具和语言.管理是一种社会职能,隐藏在价值.习俗.信念和传统里,以及政府的政治制度中.管理受文化的制约,管理本身即是文化. 美国管理学家丹尼尔·雷恩也认为:"管理是文化的产儿."一方面,人们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是在各种不同的文化道德的基础上形成的,管理知识体系和管理体 制的完善也是根据文化的变化而演变的:另一方面,就管理实践而言,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方式也随文化的变化而

乔春洋:产品质量文化

质量是品牌的本质和生命,是品牌长盛不衰的重要支柱.质量的真正意义是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界定的.美国著名质量管理专家爱德华·戴明认为:"产品或服务若能 帮助人并享有良好和持久的市场,它就是有质量的."也就是说,只有使消费者满意的产品或服务才能成为有质量的商品.戴明主张向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 务.他在严厉批评美国企业低劣的产品和服务的同时,提出了质量的新哲学:质量至关重要,错误不可接受.如果产品生产出来就是合格的,总的费用会大为减少, 消费者和厂方都能得益.更重要的是,讲究质量的新哲学能真

乔春洋:话说文化生态

文化生态是指文化适应其生存环境而产生的不同形貌,它反映着文化发育的地理背景给予文化的作用和制约.文化生态对文化圈的形成从而对经济及管理模式的形成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地理环境影响文化的因素主要有五个方面,即文化圈的地理位置.地形.土壤.气候.资源等.地理位置就是文化圈的空间方位,如东方.西方.大陆.海洋.内 地.沿海.岛屿等的区域划分.由于这些空间方位的不同而带来文化的差别,相应地就有"东方文化"."西方文化"."大陆文化"."海洋文化&

乔春洋:话说文化模式

文化模式理论最初是由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克罗伯和克拉克洪在对文化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后提出的.他们认为:"文化是由各种外显和内隐的行为模式构成的.这些行为模式是通过符号习得和传播的,它们构成了人类群体的独特成就,其中包括体现在人工制品方面的成就.文化的本质是由传统的(即历史衍生的和选择的)观点,尤其是其所附带的价值观构成的.文化体系从一方面来讲,可被视为进一步行动的制约国素."       在克罗伯和克拉克洪的推动下,文化模式理论在美国盛极一时,许多人类学家都对文化模式理论作了进一步的阐发

乔春洋:品牌物质文化——品牌精神文化的基础和外化

品牌物质文化是由不可分离的两个部分组成:企业物质条件和器物文化.企业物质条件是品牌精神文化的基础,器物文化是品牌精神文化的外化--通过物质形态反映出来.       1.企业物质条件是品牌精神文化的基础       构成品牌精神文化的企业经营哲学.经营理念.经营目标.道德规范.风俗习惯等不是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而是建立在一定物质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它必须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去表现.因此,企业物质条件和品牌精神文化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1)企业物质条件先于品牌精神文化而存在.

乔春洋:品牌文化的意义

品牌文化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在品牌中的凝结,是文化特质在品牌中的沉积,是消费心理和价值取向的高度融合,是指品牌经营中的一切文化现象.品牌文化分布于品牌的各个层面,科学技术.道德规范.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文学艺术.利益认识.情感归属等都丰富和深化着品牌内涵.人们透过品牌的经济现象,可以解读其中的文化意蕴.另外,品牌管理本身是一项社会性活动,它以一定的组织形式和组织制度为保障,通过激励机制.团队精神.企业伦理等有效手段去实现,因而也是文化的一部分.哲学家尼采说过:"当婴儿第一次站起来的时候,你会

乔春洋:品牌文化的特性

尽管国内外的品牌数量众多,各不相同,但蕴涵于其中的品牌文化却有不少共同之处.大体上说,品牌文化主要有以下几种特性.      (一)科学性       品牌文化是在品牌创建的过程中自觉形成的,是一种高度理性化的文化,它不但能够显示品牌个性,而且能够反映品牌运作和经营的自身规律.品牌文化的培育要遵循一定的程序,讲求一定的方法,寻求健康文化,消除病态文化,要全员参与,全程管理,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方可成功,不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品牌形象是品牌文化的表象,要进行科学的规划和设计.并因此而形成了以MI(

乔春洋:谈谈包装文化

包装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设计生产容器或包裹物的系列活动过程,二是指容器或包裹物本身.美国著名营销专家菲利普·科特勒说过:"包装是指设计生产容器或包裹物的一系列活动.这种容器或包裹物被称为包装."我们认为,产品包装是一个动态过程,产品美丽的外表只不过是这一动态过程的结果.包装是产品的脸面,是品牌文化的延伸.在过去的产品销售中,包装的作用常被生产者所忽视.现在,人们已改变了往日的观点,懂得了包装的巨大作用和无穷魅力.       包装是强有力的营销手段,是品牌战略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良好的

乔春洋:话说文化圈

乔春洋:话说文化圈       文化圈理论的代表人物是格雷布纳和施米特,下面简要介绍他们的主要观点.       (一)格雷布纳的文化圈理论       费里茨·格雷布纳是德国一位深受新康德主义历史哲学影响的中世纪史学家,他在研究文化传播和发展过程的理论时提出了文化圈理论.他认为:       (1)文化圈是一个分布在一定地理空间内的由若干文化元素或物质组成的文化丛,丛内的各种文化特质均散布于该文化圈的地理空间之中.       (2)文化圈在地理空间的分布上部分重叠,部分分离,而相互重叠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