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的这次离职,也真的正好给我一个反思的时间,思考自己工作8年多来所有做得好和不好的地方,总结出一套未来的自我风格。
1 自我标签
首先回顾前30年,我喜欢过四驱车、喜欢打游戏极品飞车、宠物小精灵、魔力宝贝、石器时代、梦幻西游、MU、CS、WAR3、WOW、FF14、喜欢电子设备、喜欢看动画、喜欢日语;等等,我喜欢过很多,但我从来没有哪一样可以非常钻研,跟现在我工作上的技术栈一样,我意识到这是不行的。我在别人的印象中,应该是“不错的人”,而没有明显的标签。我希望从今往后我能做到有标签,比如:极客、游戏大神、责任感强、有创造性、做事认真、有组织能力、技术大牛、百事通 之类的标签。这样能让人更快的对自己有个印象,特征更明显。
2 自我定性
不是一辈子打工,一眼就能看到一生的轨迹的样子。本人创造性意识和广告意识都是有天赋的,必须做出有成就感的事情,在这个世界留下一个名字。所以找工作必须找能让自己有社会责任感、成就感、认同感的工作,这样才能在工作中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同时要使用我的创造性和广告意识要做出一款能让用户记住的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高科技、有情怀的产品,不论是用在全职工作中还是业余中。
3 我的优点
习惯静静思考、用笔和纸、懂得架构思维、对世界新事物有一种直觉、会天马行空思考出很多创新的东西,如当年leapmotion刚推出来我就买来尝试、以及在日本见过便利店后希望在中国也创立这么棒的便利店等等。
4 我的缺点
--对很多事情(工作、生活)不认真,没有沉下心去思考
--临场思考能力,随机应变能力差
--做过的事情不记得,还需要翻以前的资料
--心态没有转换,还是想玩,但又想做事,两者矛盾纠结的过程中自己就发呆浪费时间,导致两者都没有进展
--利益、得失方面毫无考虑,简单来说就是做事不经过大脑
--不坦诚?居然让别人认为我城府深了,牛逼
--没有在工作上交到朋友
--没有坚持学习
--做事总想偷懒,常常是做一半就给自己找理由,停下
5 我的职业定位
结合自身评估的优点,自己擅长的是架构思考能力、做事严谨认真、有开发经验、有项目管理经验、有团队管理经验、有客户沟通经验;而缺点是临场思考和解决问题时思路不清晰,所以目前最适合自己的岗位是软件研发经理、系统架构师。同时及时了解公司的各方面情况、公司所有部门的信息加以思考和学习,学会做人、看人、坦诚、多接触人多交真朋友。
结合自身评估的缺点,未来应加强对事情的临场思考并刻意训练,把刻意训练想到的内容都用嘴说出来增强印象,加强周边信息的收集,以及每日睡觉之前做本日复盘,能记录log就记录,目的是刻意训练思考能力。做好业余时间的规划,应该与家人团聚、还是运动、还是学习、还是娱乐、还是看公众号(新闻、娱乐、APP技术、AI技术、前端技术)还是对工作的复盘、还是规划未来的创业。确定每日计划后,没有突发情况都不要尝试轻易改变,需要刻意练习自律。
对个人的技术栈的定位:
--以APP开发为基础,不断跟进APP的技术(google、apple、huawei、各公众号和技术圈);
--同时不断跟进AI的进程,用python多练手开源项目,跟进各种公众号和技术圈的帖子刷新自己的认知;
--在IT技术日新月异的大环境,作为APP开发人员不能再守着自己APP技术的一亩三分地,必须往其他领域扩展专业知识才能保证自己在大环境中减少被淘汰的可能,必须有前后端一体开发的能力,H5、hybird、C++、kotlin、oc、swift、go、python、java后端技术、go后端技术、docker、k8s、linux、各种语言的tcp、各种语言的http\https、深度学习、音频处理、视频处理、react、react native、AR、VR;
--必须尝试开发微信小程序、支付宝小程序;
--加深各种协议的理解:OAuth2、Http、RBAC;
--必须对嵌入式物联网设备刻意的了解知识,以及尝试SDK、开发板等;
--必须将所有尝试的内容都用blog或vlog记录。
6 我的业余定位
虽然前30年喜欢过很多东西,但我甚至没有一样是坚持下来的。对目前来回顾,我还是对自己喜欢的东西不明确。那我决定从今往后我认为有趣的事情都先去尝试做一次,慢慢发掘能让我一直做下去的业余爱好。比如:vlog、写博客、公众号、AR、VR、等。
7 我的思考模式
一直以来我都没有刻意去思考过思考模式这个问题,所有问题的解决好像都是用直觉去解决,这造成了很多误会和尴尬,我觉得这样是不行的。
应该全局思考、思考前因后果、别人为什么会提这个问题,解决问题的本质是什么、我做出的几种备选解决方法各有什么问题会造成什么影响,哪个解决办法是最优的、每日晚上睡觉之前不论再怎么累都要对当天从早到晚的事情进行复盘,刻意练习思考。
8 给自己一个人生信条
要做正确的事,而不是自己想做而又是错误的事。Do the right things!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az-energy/p/11445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