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落地的DDD(4)-如何利用DDD进行微服务的划分(2)

摘要

在前面一篇介绍了如何通过DDD的思想,来调整单体服务内的工程结构,为微服务的拆分做准备。同时介绍了我们在进行微服务拆分的时候踩过的一些坑。
这篇介绍下我们最终的方案,不一定对,欢迎留言讨论。

微服务划分

问题分析

上篇介绍过我们一开始的服务划分标准

  1. 一个领域一个服务的规则去拆分,
  2. 同时为了保证领域的纯洁性,我们区分了领域服务,和前台服务。领域服务就是领域逻辑,不直接对前端暴露。前台服务组装各个领域服务,暴露给前端。
  3. 同时为了保持扩展,我们预留了一个微服务作为服务孵化器。对于领域不清晰的(比如大部分的新的业务),放在这个服务里面孵化,然后等领域足够大的时候再拆分出去。

实践后有些典型的问题也比较突出

  • 服务热点问题
    我们是一个新的业务,在业务迭代的过程中,大部分新需求都是领域不清晰,不知道能不能迭代下去的。所以按照之前的标准,都往growth服务里面去写代码,这样导致几乎团队里面的所有的人都在开发这一个项目,失去了拆分微服务的意义。
  • 服务依赖太严重
    无论写什么需求,都需要写多个应用,领域服务1个,前台如果有pc,需要在pc服务上开发,移动端要展示,要在mobile服务开发。服务之间的调用需要写rpc client接口,需要发版本,因为同时开发的人多,经常发生版本混乱,依赖问题。服务上线也很头疼,改一个小需求,需要部署多个服务。微服务一个很重要的点是去耦合,可独立部署。多了一层UI层作为微服务显然不是很合适。
  • 领域划分问题
    一个领域一个服务,粒度太小,有些东西不知道放在哪个服务里面,比如用户收藏博客,是放在用户服务里面,还是放在博客领域呢。

三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反应出的共性问题就是

  • 服务边界不清晰

    微服务的边界不清晰,起因肯定是标准定义的不够准确

  • 服务之间依赖多了

    微服务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自治性,如果依赖的服务多了,那么我们就享受不到微服务带来的好处,而只能感受到微服务的坏处。

解决手法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反思了下我们的划分标准,组内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一致觉得是因为我们为了推行DDD,在没有深入思考的情况下,过早的进行了大面积的微服务拆分。导致了诸多的问题。虽然这么做在当时的情况下,是最优的解决方案,但是带来的问题也很突出。那什么时候才是进行微服务拆分的最好时机呢?
因为理论学习、认知始终都没有尽头,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我们没有纠结在过去的错误之中,而是重新读取了DDD的理论。这一次有了不一样的思考。

DDD中有战略设计,划分领域,找出限界上下文,识别出核心域。然后有战术设计,对领域进行建模,
聚合根、实体、值对象、领域服务、领域事件等。战略设计通常就是指导思想,战术设计是具体打法。我们一开始认定要
先有指导思想,然后再有具体打法。现在发现我们错了,指导思想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不成不变的。在一开始没有标准时,它必须要来源于实际打法中。
同时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修正、完善指导思想。

于是我们又重新梳理了一遍我们的整体业务

前台功能

把我们所有端的前台功能都梳理一遍,画成图

业务架构全景

根据前台功能,进一步整理,抽象出业务架构全景

划分出上下文

根据业务架构全景,在核心域中建立出限界上下文,拆分微服务

非常抱歉了,涉及敏感信息,这里不能贴图,如果觉得太抽象不好理解,请参考DDD落地:业务分析师和架构师的完美结对

新的微服务划分标准

我们提出了一种新的微服务划分标准

  • 确定以限界上下文为微服务划分的标准

    限界上下文的划分很难,但是必须要做。限界上下文不是凭空造出来的,而是从一个实体关联关系、与业务人员沟通出来的。

  • 服务的演进是以限界上下文作为单元进行演进的

    之前我们拿一个微服务作为领域孵化器,其实就是放弃了对业务的整体认知,和对新需求的业务思考。
    我们的新业务不是一个新产品,全部推倒重来的。大多时候它还是解决某类业务上的问题。只是采取的手段不一样罢了。
    所以我们需要挖掘其本质,将它放到现有的上下文中。每个上下文一个微服务,对应一个开发owner,他负责这个领域内的事情。
    这样每个服务都有新的领域孵化。

举例

以电商举例,如果只是一个创业公司,不可能都跟阿里巴巴一样的架构,上百个服务。但是解决的问题电商领域可以抽象出来。

限界上下文

分为人、货、场、交易几个上下文。然后不断的孵化,哪一部分是你业务的核心域,然后不断的服务拆分,比如你也是一家做垂直电商的公司,这些基本的东西肯定不应该是你的核心域,只能是支撑域,要不然你的业务肯定发展不起来。

微服务的划分

从限界上下文中抽出微服务,一个微服务中包含了多个领域。

另外我们遗弃了之前的UI服务,所有微服务可以直接和前台交互,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服务的依赖。
只有当需要多个领域进行组合时,我们才写在一个新的【组合ui】服务里面

另外限界上下文不是一层不变的,比如商品营销,是一个领域,业务简单时和商品的关联性比较大,放在商品域。当你需要同时对店铺做营销,对用户做营销,显然他不应该在商品上下文了,那么可以剥离出来,作为一个独立的限界上下文:营销上下文。

相关阅读

可落地的DDD(1)-目标讨论

可落地的DDD的(2)-为什么说MVC工程架构已经过时

可落地的DDD(3)-如何利用DDD进行微服务的划分

关注【方丈的寺院】,第一时间收到文章的更新,与方丈一起开始技术修行之路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stoneFang/p/10962532.html

时间: 2024-07-31 06:03:12

可落地的DDD(4)-如何利用DDD进行微服务的划分(2)的相关文章

可落地的DDD(3)-如何利用DDD进行微服务的划分

摘要 前面两篇介绍了DDD的目标管理.DDD的工程结构调整.这篇讨论微服务的划分.微服务是目前后端比较流行的架构体系了,那么如何做好一个微服务的划分?一个微服务的粒度应该是多大呢?这篇主要介绍如何结合DDD进行领域划分. 工程结构代码 上篇介绍了可落地的DDD的(2)-为什么说MVC工程架构已经过时 很多朋友留言说,有没有sample code,要不然太湿了,不是很明白.这里写了个sample. 就以一个博客网站为例 page1:博客列表页: 展示所有用户发表的博客 page2: 个人介绍页:有

DDD~概念中的DDD(转)

概念中的DDD DDD: 领域驱动设计,它是对面向对象的的分析和设计(OOAD,Object Orient Analysis Design)的一个补充,对技术框架进行了分层规划,同时对每个类进行了策略和类型划分.领域模型是领域驱动的核心 ,采用DDD的设计思想,业务逻辑不再集中在几个大型的类上,而是在大量相对小的领域对象上,这些类具有自己的状态和行为,每个类都是完成的独立的,并与现实领域的业务对象形成一种映射.基于DDD的架构设计,保证了系统的可维护性,扩展性和敏捷性,在处理复杂业务逻辑方面有着

DDD峰会归来话DDD

一场大戏落幕,首届DDD中国峰会如大会主题色一般的红.或许在12月9日这一天,全中国的DDD粉丝大约有一半都汇聚在了国家会议中心.听起来是幸,其实是不幸,因为DDD在中国的人群基数实在是太少了. 因为要负责大会的其中一个Track,期间又要接受采访,另外还有朋友到访,所以除了前面的两个keynote以及我自己的session(这是当然的),我没有完整听完一个session.然而单单是和DDD大咖.专家与爱好者们交谈,已经受益匪浅了.参会归来,关于DDD的idea产生了许多,我觉得有必要和DDD谈

NET实现的DDD、CQRS与微服务架构

WeText项目:一个基于.NET实现的DDD.CQRS与微服务架构的演示案例 最近出于工作需要,了解了一下微服务架构(Microservice Architecture,MSA).我经过两周业余时间的努力,凭着自己对微服务架构的理解,从无到有,基于.NET打造了一个演示微服务架构的应用程序案例,并结合领域驱动设计(DDD)以及命令查询职责分离(CQRS)体系结构模式,对事件驱动的微服务系统架构进行了一些实战性的探索.现将自己的思考和收获整理成文,分享给大家. 微服务架构 在介绍源代码之前,我还

DDD学习笔录——简介DDD的战术模式、问题空间和解空间

DDD的战术模式 DDD的战术模式(也称为模型构造块)是一个帮助创建 用于复杂有界上下文的有效模型的 模式集合.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设计模式. 问题空间 问题空间将问题域提炼成更多可管理的子域,是真对于问题域而言的. DDD问题空间的影响在于揭示什么是重要的以及在何处付出努力. 解空间 DDD解方面的内容涵盖了可以影响应用程序架构发展并让其更易于管理的模式.

【DDD/CQRS/微服务架构案例】在Ubuntu 14.04.4 LTS中运行WeText项目的服务端

在<WeText项目:一个基于.NET实现的DDD.CQRS与微服务架构的演示案例>文章中,我介绍了自己用Visual Studio 2015(C# 6.0 with .NET Framework 4.6.1)开发的DDD/CQRS/微服务架构的案例项目:WeText.文章发出后反响很好,也很感谢大家的关注.在本文中我将介绍如何在Ubuntu 14.04.4 LTS中运行WeText项目的服务端. 为跨平台而生 从一开始的设计,我就把WeText的服务端跨平台纳入了实践目标,因此,所选择的框架

从壹开始微服务 [ DDD ] 之八 ║剪不断理还乱的 值对象和Dto

缘起 哈喽大家周四好,时间是过的真快,这几天一直忙着在公司的项目,然后带带新人,眼看这周要过去了,还是要抽出时间学习学习,这些天看到群里的小伙伴也都在忙着新学习,还是很开心的,至少当时的初衷已经达到了,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嘛,哪怕是对现在或者是对以后的工作有一丢丢的帮助,也是不枉此时的努力,哈哈夜里写文章总是容易多想,好啦,废话不多说,上次咱们说到了<从壹开始微服务 [ DDD ] 之七 ║项目第一次实现 & CQRS初探>,今天本来应该接着写 领域命令 了,在设计的领域命令的时候,发现了

微服务落地,我们在考虑什么?

导读 微服务已经成为过去几年软件架构设计的“事实标准”,大多数企业在推动内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服务软件系统开始由单一或者SOA服务向微服务转型.那么转型过程需要遵循哪些原则呢?本文结合过往博云微服务落地实践经验,分享微服务落地实践的过程中思考. 目前当技术人员提及微服务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Spring Cloud.Dubbo等实现服务的技术框架.这在我们采用微服务的初期阶段是最先考虑的因素.可是随着服务化的进行,我们并没有享受到由框架的便利性与快捷性所带来的业务突飞猛进的成就感.恰恰相反,过多

落地微服务之前,先想想你的团队结构是否合理!

2016-10-18 王昕 译 聊聊架构 有关微服务的技术Docker火热起来之后也进一步升温.一般来说,IT业界,尤其是工程师们更加关心国外专家的技术文章.但事实上,对于软件项目成功与否来说,往往是企业中人的因素决定结果,企业文化因素决定结果,对于微服务架构,则更是如此:因为微服务的分割是从企业业务开始,而不是从软件技术开始.本文由轻元科技首席架构师王昕翻译,如有疑问,欢迎留言讨论. 似乎每过五到十年,在软件行业,特别是企业集成或者是企业应用领域,就会出现一些新的方法论或架构方式,声称能够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