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鼓励鲜卑和乌桓进攻匈奴,为东汉节省了大量开支。这让东汉既不用担心劳动力减少,也不用操心往战地运送粮草的开支,只需要准备不算太多的赏钱就行了。谁让鲜卑骑兵都是自备坐骑的廉价雇佣军呢!得到赏钱的鲜卑,除了人口剧增以外,社会结构也发生了惊人的变化。”
博物馆里的极简中国史
作者: 张经纬
出版社: 铁葫芦·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年: 2018-12
页数: 256
定价: 52.00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59627797
01
—
用文物做辅助的实物证据的中国简史。提出一些新颖的观点,不过作者是人类学家,不是历史、考古、文物专家,书中的新观点也没给出更多的证据,因此这些新的观点我存疑。
书中的重要新观点有:
1:为什么当时出现了圆形方孔钱、刀币、布币等这些形状各异的货币?就是因为继承了早前当地流通的玉石货币的形状;
2:东周时代楚国控制了铜,秦国控制了马,成为两大诸侯国,后来铁器的普及给了楚国致命一击;
3:汉唐宋明都是出钱请游牧民族打仗,结果导致游牧民族发展壮大。
总体评价3星,还可以。
02
—
以下是书中一些内容的摘抄,#号后面是kindle电子版中的页码:
1:对玉石最热衷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南、北方各有一个代表,南方是良渚文化,北方是红山文化,都以玉石著称。两者之中,又以良渚文化更为显著。#169
2:然而,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承认,以玉璧为代表的高古玉,其实很可能就是史前人们用来交换物产、部落结盟时所用到的媒介。(2)通俗地讲,也就是当作钱来用的。虽然我们没有新石器时代的直接证据,但稍晚一些时候的记载,可以为我们打开玉器在历史上最初的记忆。#186
3:我们换个角度来思考,在比周、商更早的时代,玉石很可能就是流行的货币,而且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货币形制。#270
4:这样,我们也解开了战国货币的另一个难题:为什么当时出现了圆形方孔钱、刀币、布币等这些形状各异的货币?就是因为继承了早前当地流通的玉石货币的形状。只不过,在冶铜技术出现之后,玉石货币让位给了缩小版的铜币。#275
5:半开玩笑地讲,去博物馆里看青铜器,要判断它们的价值,除了那些形状特殊、造型罕见的以外,就靠两个标准:一个是体积越大价值越高,另一个是字数越多越有价值。#335
6:吴、越两国为何制造了如此众多的宝剑?答案只有一个:这里的铜矿特别多。这两个国家所在的地区西部,就是中国最重要的铜矿区。江西上饶境内的德兴铜矿,是亚洲最大,也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二的露天铜矿。根据考古发掘,江西瑞昌铜矿的开采历史,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395
7:楚国后来非常成功,一直给周王室进献铜矿。为了全面占领江南的铜矿,楚国还不断向东拓展,扩张到了江西、安徽。当地的采矿部落受到压迫,被逼无奈之下,只好继续向东逃亡,逃到了吴国和越国。他们在这两国造出了举世瞩目的青铜剑,留下了干将、莫邪、鱼肠、湛卢等铸剑传说。#413
8:曾经的周人实现过巨大的经济成功。他们驾驶着战车,勒令东部的淮夷部落进贡铜料。接着又把这些铜料铸造成坚硬的青铜兵器,从北方游牧者那里虏获马匹。而马匹又为他们驾起新的战车,创造又一次胜利。随着周人疆域的扩展,他们这台精密周转的资源交换机器,从偶尔失灵变成了经常失误。#427
9:缺乏战马可供驱驰,也没有铜兵器用以御敌。周王室被犬戎攻破,而站在犬戎背后的,则是全面接手王室铜、马专营的秦、楚两国。铜、马的匮乏,是王室经济的真实一面,也是今天几乎没有什么西周末期的青铜重器出土的原因。#442
10:楚国受到的致命一击是,资源分布更广的铁器开始登上历史舞台。随着北方各国逐渐普及铁器,铜矿原料的交换价值迅速下降。经济上,主要依靠青铜兵器出口的吴、越两国先后消亡。曾经占据江南大部分疆域的楚国,也随着铜料价格的大幅跳水而走向没落。这一趋势的最大获益者,应该就是秦国。#452
11:巨大的青铜器,很可能具有类似大块银锭的功能,将铜料集合,一方面为了炫耀财富,另一方面也为了在需要时重新熔化,用于铸造兵器等。#473
12:最初,东边的人们还是能搞清楚的,所谓神仙的世界,就是祖先之灵生活的地方。可西边来的秦始皇不太明白这个道理,也有可能是把这些观念传递给他的滨海人士没表达清楚。总之,他四十岁的时候,第一次来到遥远的东方,到山东来看大海,一接触到齐国、楚国的民间信仰,马上就被“神仙”吸引住了。#546
13:我们有理由怀疑,这到底是神仙,还是住在海岛上的普通人呢?我们今天知道,汉武帝的“神山探索小分队”在云雾缭绕的海岛上真的有所发现。那些仙山上的居住者,其实就是岛屿上有着自己风俗的原住民,#574
14:张骞虽然没有带回神仙的消息,但他汇报,听闻在匈奴西面有一个叫作大宛的国家,那里盛产一种汗血马,是天马的后代,据说骑上以后,就能登上神仙居住的高山仙境。#584
15:鼓励鲜卑和乌桓进攻匈奴,为东汉节省了大量开支。这让东汉既不用担心劳动力减少,也不用操心往战地运送粮草的开支,只需要准备不算太多的赏钱就行了。谁让鲜卑骑兵都是自备坐骑的廉价雇佣军呢!得到赏钱的鲜卑,除了人口剧增以外,社会结构也发生了惊人的变化。#766
16:经过历任护乌桓校尉一个多世纪的努力,那些原本各行其是的牧民、农民或者猎人、手艺人,都已变成整齐划一的马背骑士。除了征战劫掠,他们一无所长,而且他们现在已经有了一个发布命令、进行指挥的大王了。昨天还在汉官的府邸前受赏,今天就会因为饥饿冲击官府的谷仓,拿走陈陈相因的钱粮。#781
17:这座位于内蒙古东部的古墓埋藏着一位不知名的“护乌桓校尉”,他的墓中留下的壁画,帮我们解开了一个千古之谜:那些不断出现在汉朝北方边境上的骑马民族从何而来?真相只有一个,他们不是从天而降,也不是突然南迁到汉朝的周边,他们都是在一两百年的时间里,被汉朝培养出来的,只是因为时间跨度长,几乎没有文献可以准确记录这个过程。#791
18:王羲之家族世代信奉“天师道”,也在教中任职。可以说,练习书法,就像是一种世代流传的家族技能。正是这种大量抄写经文的积累,加上写“符咒”时的行云流水,赋予了王羲之书法那种与众不同的洒脱和飘逸。#916
19:所以,十六国时期的大致局势可以基本概括为:西部氐羌系统的“三秦”(前秦、西秦、后秦)与东部鲜卑系统的“四燕”(前燕、后燕、南燕、北燕)之间的交错对峙。东、西两部人群的互相交战,形成了一种循环关系:前秦攻东晋(惨败),东晋北击诸燕(时胜),而燕国则频频西进(扰秦)。#990
20:不过,当太武帝于公元439年攻克河西走廊上的小国北凉国时,他除了一举虏获了三万多户人家和二十万头牲畜外,还有一个意外的收获。他从北凉这个河西走廊上的第一个“佛国”,带回了大批佛教徒与一个僧人。他或许没有想到,在不久的将来,这个僧人将把他的头像凿刻在平城(大同)通往塞外的山崖上,同时用佛教改变了这个以鲜卑文化为基础的国家的精神气质。#1002
21:事实上,按照今天对佛教寺院的研究发现,佛寺最初源自一些著名苦行僧的坟墓。他们生前会在洞窟中苦修。这些洞窟往往在山岩上挖掘而成,为了避免塌方,开凿者会学习古代采石匠的技艺,在洞窟中央留下一段石柱,使之成为洞窟的天然支撑物。#1016
22:“二佛并坐”石造像,和冯太后与小皇帝垂帘听政的事实完全吻合,折射出这个时代“二圣执政”的特有政局。后来,“二佛并坐”这一题材在云冈石窟里就发现了三百八十多处,可谓非常流行。#1090
23:而北朝佛教“我非拜天子,乃是礼佛耳”的观念,直接决定了将佛教与现实生活结合的愿望。自从北魏开始建造云冈石窟,完成昙曜五窟后,北朝社会的整体气氛有了显著改变。信奉佛教不再是一件逃避现实、追求来生的事,所有的修行都在今生有了结果和回报。#1101
24:接下来的故事,就像我们在第四章“‘李将军’传奇”里看到的那样,当越来越多的突厥人参与到柔然的出征后,两者之间的力量对比就悄然发生了变化。随着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并进一步发展为北周和北齐,柔然也在突厥的攻势下发生了瓦解与迁移,一部分向中亚草原西迁,另一部分则融入了突厥。#1162
25:今天中国南方山区的客家、瑶族,还保留着这种传统的喝茶方式,称“打油茶”或“擂茶”。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茶水中还会放入炒过的米粒,甚至油渣一类。这样来看,这种茶很容易“喝饱”。我们有理由设想,中国饮茶的最初形式,很可能不是饮料或艺术的一种,而是餐饮的一部分。#1189
26:巧合的是,陆羽就是在寺院的环境中长大的,他很可能对茶叶中的茶碱能够刺激中枢神经,使人保持兴奋,从而促进佛教修炼有所体验。他提出打破传统,不在茶里加入葱姜、红枣、橘皮,而改用清茶的喝茶方式,也很可能和佛教修行中只能喝水而不能摄入食物的饮食习惯有关。#1211
27:等到宋代以后,汉地政府在马匹生产的自主性方面越来越低,对“茶马贸易”的依赖也越来越高,进而变成了一项固定的制度。过去的文献常常用边疆人群“嗜茶”,而汉地则是开恩“市茶”的观点来描述这种贸易。现在看来,实际情况恰好相反,汉地人群其实更离不开马。#1255
28:宋朝用茶叶换来马匹抗衡辽金,后者在僵持局面中面临消耗,只能从更北面的西伯利亚森林中引入蒙古部落。结果,“‘李将军’传奇”里的故事又翻出了新的篇章。最初为金国提供战马的蒙古帝国,再度统一了中国。因为蒙古喜欢白色,他们在祭祀或者喝茶时,都喜欢用白色的瓷器。#1281
29:我们之所以认为唐朝与汉朝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就是因为它们在内部生产与外部支出不平衡的时候,选择了同样的路径。甚至可以说,唐朝在这条道路上走得更远,也更加坚决。唐朝从一开始就大力雇用边境族群,将其作为王朝部队的重要组成。#1327
30:不过,从文献中我们也能看到,明代家具的主流还是漆木家具,南洋硬木制成的家具占比非常有限。大约到清代以后,南洋硬木的进口才逐渐普遍起来,人们用这类材质仿照明代家具的样式,制成了形制相仿的器具,终于使“明式家具”成为流行趋势。#1763
31:我们在之前的章节中已经知道,明朝在中期以前,出于非常复杂的心态和全球化的契机,有意识地强化了东北地区的投入。比如与女真开始“马市”,以限制蒙古马对明朝马政的垄断。同时,因为南方贸易的丰厚收入,开始大规模购入东北产品,极大地刺激女真社会在貂皮、人参、东珠等物品方面的生产。这导致的一个结果就是女真人口大幅增长。#1809
32:在一个极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地区,催生出一个人口庞大的社会,是一件危险的事。为了安抚这个不甚稳定的社会,明朝每次都以息事宁人的姿态,通过扩大贸易份额,增加粮食投入,获得一时的安定。而这些举措,只不过是把更大的威胁留给了未来。#1814
33:现在,这些来自明朝的茶叶和丝绸来到了俄罗斯商人的手中,而来自俄罗斯的火枪则转移到了蒙古贵族这一边。就在努尔哈赤进攻袁崇焕镇守的宁远城之前几年,他已率军征服了漠南地区的蒙古部落。和俄罗斯接壤的北方蒙古汗国也被满洲的势力震动,纷纷派遣使者前来表示归顺。我们已经了解到,蒙古使者献给努尔哈赤的礼物中就有不少是来自俄罗斯的火枪。#1924
34:于是,就在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中国沿海市场开放十年之后,靠近广东西部的广西桂平县,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而运动的主要组织者,就是来自两广山区的移民。他们中的很多人,原先就是在粤东山区种植蓝靛、从事染布行业的普通农民。#2035
35:今天西南地区的布依族、苗族蜡染和白族扎染,所使用的蓝染和蓝靛制作工艺,便是一个世纪之前占据中国主流市场的蓝色布料生产技艺的遗迹。这些技艺并非西南民族所独有,只不过在最近两百年的开埠潮流冲击下,东部地区的相似手工业率先接受了时代的洗礼。#2061
全文完
相关链接:
2019左其盛好书榜,没见过更好的榜单(截至5月31日)
更多毒舌书评参见我的公众号:左其盛经管新书点评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zuoqs/p/11009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