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件系统、索引节点inode、软硬连接
1、linux文件系统
Linux系统中除进程之外的一切皆是文件,为了便于文件的管理,Linux 还引入了目录(有时亦被称为文件夹)这一概念。目录使文件可被分类管理,且目录的引用使 Linux 的文件系统形成一个层级结构的目录树。下图所示的是普通 Linux 系统的顶层目录结构,其中 /dev 是存放了设备相关文件的目录。
[root@CentOS7 data]#tree -L 1 /
/ 根目录
├── bin -> usr/bin 存放用户二进制文件
├── boot 存放内核引导配置文件
├── data 存放数据文件
├── dev 存放设备文件
├── etc 存放系统配置文件
├── home 用户的家目录
├── lib -> usr/lib 动态共享库
├── lib64 -> usr/lib64 专用于x86_64系统上的辅助共享库文件存放位置
├── media 可卸载存储介质挂载点
├── mnt 文件系统临时挂载点
├── opt 附加的应用程序包
├── proc 系统内存的映射文件,提供内核与进程信息
├── root root用户的家目录
├── sbin -> usr/sbin 存放系统二进制文件
├── srv 存放服务相关数据
├── sys sys 虚拟文件系统挂载点
├── tmp 存放临时文件
├── usr 存放用户应用程序
└── var 存放邮件、系统日志等变化文件
2、索引节点inode
Inode:文件都有文件名与数据,在 Linux 上被分成两个部分:用户数据 (user data) 与元数据 (metadata)。用户数据,即文件数据块 (data block),数据块是记录文件真实内容的地方;而元数据则是文件的附加属性,如文件大小、创建时间、所有者等信息。在 Linux 中,元数据中的 inode 号(inode 是文件元数据的一部分但其并不包含文件名,inode 号即索引节点号)才是文件的唯一标识而非文件名。文件名仅是为了方便人们的记忆和使用,系统或程序通过 inode 号寻找正确的文件数据块。下图展示了程序通过文件名获取文件内容的过程。
filename ===> metadata ===> userdata
3、硬链接和软连接:
为解决文件的共享使用,Linux 系统引入了两种链接:硬链接 (hard link) 与软链接(又称符号链接,即 soft link 或 symbolic link)。链接为 Linux 系统解决了文件的共享使用,还带来了隐藏文件路径、增加权限安全及节省存储等好处。若一个 inode 号对应多个文件名,则称这些文件为硬链接。
由于硬链接是有着相同 inode 号仅文件名不同的文件,因此硬链接存在以下几点特性:
?文件有相同的 inode 及 data block;
?只能对已存在的文件进行创建;
?不能交叉文件系统进行硬链接的创建;
?不能对目录进行创建,只可对文件创建;
?删除一个硬链接文件并不影响其他有相同 inode 号的文件
创建硬链接:ln filename linkname
软链接与硬链接不同,若文件用户数据块中存放的内容是另一文件的路径名的指向,则该文件就是软连接。软链接就是一个普通文件,只是数据块内容有点特殊。软链接有着自己的 inode 号以及用户数据块。因此软链接的创建与使用没有类似硬链接的诸多限制:
?软链接有自己的文件属性及权限等;
?可对不存在的文件或目录创建软链接;
?软链接可交叉文件系统;
?软链接可对文件或目录创建;
?创建软链接时,链接计数 i_nlink 不会增加;
?删除软链接并不影响被指向的文件,但若被指向的原文件被删除,则相关软连接被称为死链接(即 dangling link,若被指向路径文件被重新创建,死链接可恢复为正常的软链接)。
创建软连接:ln -s filename linkname
2、Linux系统上的文件类型
-:常规文件;即f;
d: directory,目录文件;
b: block device,块设备文件,支持以“block”为单位进行随机访问
c:character device,字符设备文件,支持以“character”为单位进行线性访问
major number:主设备号,用于标识设备类型,进而确定要加载的驱动程序
minor number:次设备号,用于标识同一类型中的不同的设备;
l:symbolic link,符号链接文件;
p: pipe,命名管道;
s: socket,套接字文件;
3、基名bashname 目录名dirname
[root@CentOS7 ~]#path=/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ns33
[root@CentOS7 ~]#basename $path
ifcfg-ens33
[root@CentOS7 ~]#dirname $path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
4、查看文件状态stat
[root@CentOS7 ~]#stat /etc/passwd
File: ‘/etc/passwd’
Size: 2259 Blocks: 8 IO Block: 4096 regular file
Device: 802h/2050d Inode: 135106383 Links: 1
Access: (0644/-rw-r--r--) Uid: ( 0/ root) Gid: ( 0/ root)
Context: system_u:object_r:passwd_file_t:s0
Access: 2019-03-15 20:10:04.192015011 +0800
Modify: 2019-03-11 17:01:29.151074420 +0800
Change: 2019-03-11 17:01:29.151074420 +0800
Birth: -
5、创建空文件和刷新时间touch
格式:touch [OPTION]... FILE...
-a 仅改变 atime和ctime
-m 仅改变 mtime和ctime
-t [[CC]YY]MMDDhhmm[.ss]
指定atime和mtime的时间戳
-c 如果文件不存在,则不予创建
6、文件通配符globbing
?* 匹配任意长度的任意字符
?? 匹配任意单个字符
?[] 匹配指定范围的任意单个字符
有以下几种常用特殊格式:
?[a-z], [A-Z], [0-9], [a-z0-9],[a-zA-Z]
?[[:upper:]]:所有大写字母
?[[:lower:]]:所有小写字母
?[[:alpha:]]:所有字母
?[[:digit:]]:所有数字
?[[:alnum:]]:所有的字母和数字
?[[:space:]]:所有空白字符
?[[:punct:]]:所有标点符号
?[^] 匹配指定范围外的任意单个字符
例: [^0-9], [^a-z]
实例:
显示/var目录下所有以l开头,以一个小写字母结尾,且中间出现一位任意字符的文件或目录;
[root@CentOS7 ~]#ls -ld /var/l?[[:lower:]]
[root@CentOS7 ~]#ls -ld /var/l?[a-z]
显示/etc目录下,以任意一位数字开头,且以非数字结尾的文件或目录;
[root@CentOS7 ~]#ls -ld /etc/[0-9]*[^0-9]
显示/etc目录下,以非字母开头,后面跟一个字母及其它任意长度任意字符的文件或目录;
[root@CentOS7 ~]#ls -ld /etc/[^[:alpha:]][[:alpha:]]*
复制/etc目录下,所有以m开头,以非数字结尾的文件或目录至/data/testdir目录;
[root@CentOS7 data]#cp -rv /etc/m*[^0-9] /data/testdir
复制/usr/share/man目录下,所有以man开头,后跟一个数字结尾的文件或目录至/data/man/目录下;
[root@CentOS7 data]#cp -rv /usr/share/man/man[0-9] /data/man
复制/etc目录下,所有以.conf结尾,且以m,n,r,p开头的文件或目录至/data/conf.d/目录下;
[root@CentOS7 data]#cp -rv /etc/[mnrp]*.conf /data/conf.d
显示root目录下的隐藏文件或目录
[root@CentOS7 ~]#ls -ad /root/.[^.]*
显示/etc目录下的非隐藏目录
[root@CentOS7 ~]#ls -d /etc/[^.]*/
7、复制命令cp:copy
语法格式:cp [OPTION]... 源文件 目标文件
-v:显示复制过程;
-i:交互式复制,即覆盖之前提醒用户确认;
-f:强制覆盖目标文件;
-r, -R:递归复制目录;
-d:复制符号链接文件本身,而非其指向的源文件;
-a:-dR --preserve=all, archive,用于实现归档;
--preserv=
mode:权限
ownership:属主和属组
timestamps: 时间戳
context:安全标签
xattr:扩展属性
links:符号链接
all:上述所有属性
实例:
1、定义别名命令baketc,每天将/etc/目录下所有文件,备份到/data独立的子目录下,并要求子目录格式为 backupYYYY-mm-dd,备份过程可见
[root@CentOS7 ~]#alias baketc="cp -av /etc/ /data/backup`date +%F`"
2、创建/dat/app/rootdir目录,并复制/root下所有文件到该目录内,要求保留原有权限(-p)
[root@CentOS7 ~]#cp -rvp /root/* /data/app/rootdir/
8、移动或重命名mv
语法格式:mv [option]... filename
i: 交互式
f: 强制
实例:将目录/data/testdir改名为/data/dir1
[root@CentOS7 data]#mv /data/testdir/ /data/dir1
将文件/data/a.txt 移动至用户gong的家目录
[root@CentOS7 data]#mv /data/a.txt /home/gong
9、删除文件rm
语法格式:rm [OPTION]... FILE...
i: 交互式
f: 强制
r: 递归删除
实例:删除目录/data/app/rootdir下的所有文件
[root@CentOS7 app]#rm -rf /data/app/rootdir/
10、目录操作命令mkdir、rmdir、tree
创建目录:mkdir
语法格式:mkdir [OPTION]... dir
-p: 自动按需创建父目录
-v: verbose,显示详细过程
-m: MODE 创建时直接给定权限
注意:路径基名方为命令的作用对象;基名之前的路径必须得存在;
删除空目录:rmdir
语法格式:rmdir [OPTION]... dir
-p:删除某目录后,如果其父目录为空,则一并删除之;
-v: 显示过程;
查看目录树:tree (需要提前安装tree程序包)
语法格式:tree [OPTION]...
-d: 只显示目录
-L level:指定显示的层级数目
-P pattern: 只显示由指定pattern匹配到的路径
实例:
如何创建/data/x/y1, /data/x/y2, /data/x/y1/a, /data/x/y1/b?
[root@CentOS7 data]#mkdir -pv /data/x/{y1/{a,b},y2}/
root@CentOS7 data]#tree
.
└── x
├── y1
│?? ├── a
│?? └── b
└── y2
5 directories, 0 files
如何创建a_c, a_d, b_c, b_d;
[root@CentOS7 data]#mkdir -v {a,b}_{c,d} //交叉创建目录
mkdir: created directory ‘a_c’
mkdir: created directory ‘a_d’
mkdir: created directory ‘b_c’
mkdir: created directory ‘b_d’
[root@CentOS7 data]#tree
.
├── a_c
├── a_d
├── b_c
└── b_d
4 directories, 0 files
[root@CentOS7 data]#rmdir -pv {a,b}_{c,d} //交叉删除
rmdir: removing directory, ‘a_c’
rmdir: removing directory, ‘a_d’
rmdir: removing directory, ‘b_c’
rmdir: removing directory, ‘b_d’
原文地址:https://blog.51cto.com/14233815/2364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