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看到论坛推荐,阿里的校招没想到8月底就开始了,等春招再去试试,现在还是太嫩了点。
将一个类的定义放到另一个类定义的内部——内部类。用java写Android的朋友经常用的Listener的东西,里面就是内部类。而且,不要单纯地以为就java才能开发Android。
1)简单的内部类
内部类的功能看似隐藏了代码,其实不然。
public class Ticket { class Destination{ private String content; Destination(String s){ content = s; } String showContent(){ return content; } } public void show(String dest){ Destination d = new Destination(dest); System.out.println(d.showCont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icket t = new Ticket(); t.show("BeiJing"); } }
一个简单的内部类,就是一个普通类嵌套在内部。
public Destination getDestination(){ return new Destination("ShangHai");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icket t = new Ticket(); Ticket.Destination dest = t.getDestination(); Destination d = t.new Destination("GuangZhou"); t.show("BeiJing"); }
如果从静态方法中创建内部类对象,如果是直接new的话要用上面的写法,而用了返回值为对象的方法的需要指明对象的类型。
2)链接到外部类
内部类拥有其外围类(enclosing class,enclosing是封闭的意思,书上翻译成外围类对象)的所有元素的访问权。直接用书上的例子。
public class Sequence { private Object[] item; private int next = 0; public Sequence(int size){ item = new Object[size]; } public void add(Object x){ if(next<item.length){ item[next++]=x; } } private class SimpleItertor implements MyIterator{ private int index = 0; /*public boolean end() { if(next == item.length){ return true ; } return false; }代码冗余 其实可以写的更简洁 */ public boolean end() { return index == item.length; } public Object current() { return item[index]; } public void next() { if(index<item.length){ index ++; } } } public MyIterator iterator(){ return new SimpleItertor();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equence s = new Sequence(10); for(int i = 0; i < 10 ; i++){ s.add(i); } MyIterator i = s.iterator(); while(!i.end()){ System.out.println(i.current()); i.next(); } } }
为什么把这个例子写进来呢,一个是这个类似我们经常使用容器的Iterator,其实也应用了设计模式——迭代器模式。还有内部类中用了外围类的私有成员进行操作。
3)使用.this和.new
public class Outer { class Inner{ Outer getOuter(){ return Outer.this; } } }
如果是单纯的this的话,this指向的是Outer.Inner,如果返回Outer对象,还是需要Outer.this。
.new的话在第一个知识点的时候提到了。需要
Destination d = t.new Destination("GuangZhou");
内部类对象会偷偷地连接到外部类对象,所以在创建外部类对象之前是不能创建内部类的,当时如果为静态内部类(嵌套类)就不需要外部类对象的引用。
public class Outer { static class Inner{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ner i = new Inner(); } }
4)内部类用处——向上转型
更高深的隐藏代码。其实书上再举例子。不过回头再看发现已经用过一次了。
private class SimpleItertor implements MyIterator{} public MyIterator iterator(){ return new SimpleItertor(); }
其实我们在代码已经隐藏了这个实现类的实现细节,属性为私有,返回的时候是将SimpleIterator向上转型为通用的接口。
5)方法和作用域中的内部类。
public class Outer { public void get(){ class Inner{ } } }
方法内部,称为局部内部类。
作用域方面,如果内部类声明在if条件语句下作用域中,那超出这个域也是不可用的。
6)匿名内部类
public class Outer { public Sequence get() { return new Sequence(1) {}; } }
虽然返回Sequence对象,但是却是你可以在花括号里面定义自己的东西。这对于外面来说就是匿名的。
如果匿名内部类使用其外部定义对象,参数要有final。
class Inner{} public class Outer { public Inner get(final String s){ return new Inner(){ String type = s; }; } }
Cannot refer to a non-final variable s inside an inner class defined in a different method.不能把内部类里面非final变量s放进一个不同的方法中定义。
7)嵌套类
上面提到的静态内部类。和静态方法的特点类似。创建嵌套类对象不需要外部类对象引用,不能从嵌套类对象访问非静态外围类对象(静态方法的是不能在静态方法中使用非静态方法)。
8)为什么需要内部类
这东西设计来干啥,要知道其实语言是人设计的,特性也是自己设计的,没用的是不会专门设计出来的。
内部类实现接口和外围类实现接口是不同的,每个内部类都能继承接口,外围类继承了谁并不会对内部类造成影响。在使用GUI的时候,更能感受到内部类的价值。
9)闭包和回调
闭包,closure,指的是可调用对象记录一些信息,信息来自创建他的作用域。其实内部类就是。
10)内部类标识符
在没有使用IDE之前的那段时间,纯粹在dos窗口编译的时候,经常会去看编译后的文件是什么样子的。有时会看到Outer$Inner.class文件的存在,其实这就是编译器编译的结果,外围类加上$再加上内部类的名字。
接口和内部类这两章真的很复杂很深奥,内部类这里还有一个控制框架是我没写出来的。C++没有这些东西,接口和内部类的结合可以解决C++多重继承的问题。写的还不多,接触到这两者还比较少,以后接触到再来看就知道价值所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