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邮电报:网络游戏产业进入破冰关键期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如无类似《传奇》、《魔兽世界》、《征途》之类的“大手笔”游戏产品出现,或在游戏玩法、收费等环节没有颠覆性创新,客户端游戏仍将继续保持“审美疲劳”态势。破冰之难,难在游戏厂商的决心。

文/张书乐

刊载于《人民邮电报》2015年2月6日应用版

2月3日,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中国网络游戏用户数达到3.66亿,手机网络游戏(手游)用户数为2.48亿;手游用户成为核心增长动力,PC端网游用户向手机端进一步转化。同时,《报告》认为,PC网游仍是市场中坚,手机网游份额将进一步扩大,电视游戏成为新的市场热点。从数据上看,作为游戏产业主要支撑的客户端游戏、网页游戏和手机游戏,此刻都已经进入稳定发展期,然而,对于游戏产业自身而言,此刻恰恰是它新一轮的破冰期。

客户端游戏:巨头垄断下的“审美疲劳”

《报告》指出,从用户规模、在线时长以及游戏收入等方面来看,PC网游吸引了最具价值的深度用户,仍然是游戏市场的中坚力量。但网民增长的整体放缓,人口结构导致低龄网民的比例下降,以及PC网游用户随着年龄增长的自然流失,都是导致PC网游增长放缓的原因。其中表现尤为明显的是PC网游中的主流——客户端游戏(端游)。

一方面,相对垄断的市场格局导致市场缺乏活力。端游作为较早的PC网游形态,早已经过高速增长期,并形成了以腾讯、网易、畅游、盛大、巨人等为首的国内“网游十强”市场格局。《报告》显示,PC网游中,用户规模排名前15位的游戏产品用户规模均在100万以上,且都是端游。其中,腾讯公司占8款,网易公司占3款,搜狐畅游、完美世界、世纪天成和盛大网络各占1款。

另一方面,游戏类型严重老化。在15强名单中,2010年后上市的游戏仅有4款,2014年无一款端游进入15强,而2001年出品的《传奇》、《大话西游》,2004年出品的《魔兽世界》等多款老游戏继续占据榜单,很大程度上说明了端游青黄不接,端游还在依靠老玩家的“粉丝经济”求生存。“审美疲劳”的态势已经形成,而“网游十强”们目前的布局偏重于移动端,对端游更多是采取维持状态。所谓“新商业模式”,如将线上游戏与线下活动、电视节目相结合,竞技游戏与竞技体育相融合,逐步形成成熟的商业化运作模式,目前也仅仅止步于为游戏留住客源、持续曝光保持知名度的营销考量。与此同时,拥有“征途”品牌的巨人网络、拥有“西游”品牌的网易将其客户端游戏品牌号召力变作同名手游招揽客源的做法,将可能成为“网游十强”借鉴的通用策略,亦将进一步减缓端游市场的增速。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如无类似《传奇》、《魔兽世界》、《征途》之类的“大手笔”游戏产品出现,或在游戏玩法、收费等环节没有颠覆性创新,客户端游戏仍将继续保持“审美疲劳”态势。破冰之难,难在游戏厂商的决心。

网页游戏:探索进入手机的捷径

在PC网游增长放缓的大背景下,PC网页游戏(页游)难以独善其身。由于游戏精致程度远低于端游,页游仅仅依靠海量的广告招揽和便捷的游戏进入方法(无需下载)来保持“战斗力”,却逐步被更为便捷和“碎片化”的手游所取代。同时,页游受到研发时间短、内容重复度高、生命周期短等问题困扰,使其无缘游戏产品15强,而且还面临生存考验。

页游破冰的路线也在2014年中逐渐清晰,即借助Html5(下称H5)技术进入移动端。2014年,《围住神经猫》《看你有多色》《打企鹅》《捏泡泡》等小游戏在微信朋友圈中一夜爆红,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属于H5游戏,而且无需下载App,用手机浏览器打开页面就能玩。简单是它们能够在短期产生强大爆发力的关键因素,也是页游与端游、传统手游的分界线。

仅仅从数据上看,属于现象级游戏的App手游《疯狂猜图》,在2013年最火爆阶段的日增用户数峰值为30万;而仅2014年7月~8月,《全民寻找房祖名》两天内被玩了6000万次,《看你有多色》上线两天的用户数就达到3000万,《围住神经猫》更是创造了3天500万用户和1亿访问量的新纪录。这让页游厂商看到了希望,而且其未来的发力点也已确定,即借助H5技术,以网页的形式,将PC屏幕、手机屏幕乃至电视屏幕全部打通,实现“多屏合一”,玩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在不同时间节点上通过不同屏幕畅玩同一款游戏。这或将彻底打破目前游戏以“屏幕”作为类别划分依据的状况。

但问题犹存。时下的H5游戏由于载体(网页)的承载、表现能力有限,只能玩极简状态下的小游戏,而且暂时只能在移动端上引人注目。这和过去的PC网页游戏类似,要知道,传统的页游和端游长期存在“一个世代”的差距。此外,音视频嵌入目前还不足以在手机浏览器中得到充分显示,太过复杂的呈现方式,就算网页能够正常加载,手机上网速率不一定能满足,流量费用可能也让玩家受不了。这些技术瓶颈,势必将阻碍或推迟页游在手机端的成功。

手机游戏:渠道垄断下的电视机遇

《报告》显示,相对PC游戏产品15强的用户规模以百万计,手机游戏产品15强的用户规模均超过千万。仅从数据上看,手游俨然完胜PC游戏。但也不能忽略数以千计的手游“诞生即死亡”的残酷现实。

另有数据显示,2014年,约有4000多款手游上线,若考虑“换皮”、复制、非正规渠道发行等因素,仅去年上半年手游的发行量就已超过5000款,但盈利的大约只占3%。而《报告》显示,15强中的8款网游,均为腾讯公司所有。作为盈利能力最强劲的细分领域,寡头垄断格局已若隐若现。腾讯游戏之所以表现强劲,与其以微信作为游戏平台密不可分。《报告》指出,“和PC网游不同,手机游戏的推广对渠道的依赖性非常高……可以预见,拥有渠道的手游厂商将进一步垄断手游市场。”

“强渠道、弱厂商”的态势,亦给游戏公司带来压力。除《报告》所提到的“众多小型的手游厂商生存困难,研发费用受到挤压,手游精品难以出现”之外,一些游戏巨头也成为“受害者”。坊间传言,盛大游戏在2013年出品的手游《百万亚瑟王》摒弃渠道方,采用端游常用的网络媒体广告推广模式,当时依靠精致的产品和强大的推广力度获得一定成功,但却得罪了渠道方,导致渠道方拒绝与其他盛大手游产品合作,进而让盛大这样一个游戏巨头在手游领域打不开局面,这或许也成为盛大网络最后“离开”游戏行业的一个原因。

当然,渠道强大也带来了一个利好,即困扰游戏圈十余年的游戏盗版问题,因渠道的强大管控而在手游领域日渐绝迹。

不过,日趋“红海化”的竞争环境,让游戏厂商如芒在背,寻找新的“蓝海”势在必行。2014年,随着游戏主机解禁政策的实行,手游厂商亦加快了和游戏主机争夺电视屏幕的步伐。在政策制约下,游戏厂商不能以海量网络视频招揽用户,而以安卓系统为主要平台的互联网电视和智能盒子厂商,亦需通过“移植”手游来为电视游戏重塑市场。以触屏为主、偏重于小巧的手游,在电视这个更大的屏幕上,面对游戏主机将娱乐、体感等发挥到极致的精品游戏和与之匹配的手柄操作,仅仅依靠目前对国外游戏产品政策审批相对漫长这一窗口期,能有多大胜算,尚不得而知……

———————博主新书———————

《实战网络营销——网络推广经典案例战术解析(第2版)》 作者:张书乐 近日已经在各大网上书城上架,全书分为3篇,共14章,4大原创理论,11种营销渠道,328个经典案例解析,解决95%营销难题。

时间: 2024-11-05 03:47:27

人民邮电报:网络游戏产业进入破冰关键期的相关文章

红背景、打年兽、点鞭炮,网络游戏过年“老三篇”何时休?

游戏创新的方式有很多,需要设计者"脑洞大开" 文/张书乐 刊载于<人民邮电报>2017年2月17日<乐游记>专栏133期 对于游戏玩家来说,游戏是春节假期最好的陪伴.要知道,一年之中,各种游戏对玩家任务奖励最多的时候,就是春节.对于游戏厂商来说,春节其实只是每年多个节日中的一个,只不过因为春节对国人意义重大,游戏厂商往往在营造氛围方面颇费思量. 春节期间,游戏厂商乐于营造喜庆的游戏氛围,与普通的节日营销有显著区别.近年来,国内主流游戏推出的春节活动具有一些共性,

移动化、正版化后 网络泛娱乐产业将走入共生模式

手机端网络音乐.视频.游戏.文学用户规模增长率均在6%以上网络泛娱乐产业的整体走势呈现出移动化和正版化两大趋势,而这两大趋势则共同指向了一个源头--共生. 文/张书乐 刊载于<人民邮电报>2016年8月19日应用版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16年上半年,网络娱乐类应用进一步向移动端转移,手机端网络音乐.视频.游戏.文学用户规模增长率均在6%以上:网络娱乐类应用的版权正版化进程加快,各

从“水下八关”的传说说起(人民邮电报专栏《乐游记》之17)

越不容易开启的隐藏关卡,越容易成为剧情的特殊分支,直接影响到游戏的结局,而这激发了玩家高亢的游戏热情,同时让游戏经久不衰. 文/张书乐 二周目.隐藏角色.隐藏关卡等等探宝式的游戏玩法,让游戏具有了更强的续航力.任何事物都有一个起源,而在我看来,这一切都源于与<魂斗罗>有关的"水下八关"传说,这个传说和中国游戏玩家关系很大. 在没有社交网络的时代,<魂斗罗>游戏非常流行.而在游戏第六关有一个bug(程序漏洞),会使敌兵的图形显示不正常,变成类似青蛙嘴的模样.在中国

除了小龙虾和啤酒,世界杯之夜还“带货”了这个千亿级产业

世界杯开赛了,结果朋友圈和微信群里,没有多少球迷讨论! 却多了许多人,在群里甩上个世界杯小游戏! 小游戏看来将随着赛事的白热化,将打出一波霸屏和小高潮! 带着这个疑问,我和几个游戏公司的朋友闲聊,结果他们都很忙! 忙着推广自家的世界杯小游戏. 小游戏的市场规模已经飙升到百亿,很多人认为其今年过千亿并不难. 蹭世界杯热点,来让自己成功,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可这条捞金之路,真的就如此简单易行吗? 小游戏绝对是一个风口,但也是一个疯口! 就在2017年12月28日,小游戏<跳一跳>引爆了这个风口的

GAME不会OVER(人民邮电报专栏《乐游记》之16)

许多单机游戏在上个世纪的最佳"活法"--让玩家不断地玩下去,而不会因为"GAME OVER"而离开.在每一个游戏研发者心中,GAME不会OVER的游戏,才是好游戏. 张书乐 记得网上有个流传已久的笑话,大意是说某个有官瘾而无官运的男子,将自家的所有房间均挂上政府机关的牌子,如书房为"文化厅".客厅为"广电总局".卧室为"计生委",连厕所也堂而皇之地挂上了"卫生部"的牌子--原本以为这只是

玩好一款游戏很重要(人民邮电报专栏《乐游记》之15)

游戏的最大妙用就在于,它或许能指导我们的现实生活,又或者能帮我们获得更好的生活,或许你不相信,但文章中的故事,确确实实发生过,而且是那么的正常. 文/张书乐 年龄大了以后,我发现外语真的很管用.某日中午,我在午睡,朋友在微信上给我发了个单词"relex".被弄醒的我,半天没有回过神来,毕竟快十年没有和"英格里希"(Engliash)打过什么实质性的交道了.向百度.谷歌求助后,我也没得出什么结果,琢磨了将近一中午,后来猛然醒悟,可能是拼写有误的"relax&

搞清游戏迭代的周期律 就能找到产业地图创新边缘

在网速只有"双向四车道"的状况下,同样"发动功率"(比如3D游戏)的客户端游戏和网页游戏,一款就可以"全速前进",而另一款就可能会卡顿甚至拥堵不堪. 文/张书乐原载于<人民邮电报>2016年3月18日<乐游记>专栏 上期专栏曾指出,2016年,HTML5游戏还没有到达爆发点.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判断,是因为有游戏迭代的历史周期律作为支撑. 表面上看,手机网游的App游戏和HTML5游戏出现了分野,这似乎与PC端网游同时存在客户

曾被音乐改变的游戏(人民邮电报专栏《乐游记》之10)

为什么以前的游戏音乐好听?其实从工作方法的差异中就能找到答案.往昔的音乐人和游戏设计师往往是"同吃同住同劳动"的,游戏和音乐融合到了一起,轰轰烈烈地谈着"恋爱". 张书乐 "DEMO发给游戏公司一个星期后,对方才答复价格贵.品质一般!" "给了几百字的游戏故事背景和两三张草图,就要我们制作一个DEMO,还要人活吗?" -- 我那个刚到游戏音乐公司上班一个月的"小伙伴"总爱"吐槽",而他讲

游戏竟然有“追尾”视角!你把后背交给谁?

视角,几乎决定了玩家进入游戏之后的第一印象. 同小说写作差不多,游戏里的视角设定基本上也包括第一人称视角.第二人称视角和第三人称视角三种.当然,第二人称视角的游戏颇为罕见,就如小说中,用第二人称视角写作时,描写主人公时满篇都是"你",感觉非常别扭. 文/张书乐 TMT行业观察者.游戏产业时评人,人民网.人民邮电报专栏作者 新著有<微博运营完全自学手册> 在小说中出现"你",或许读者还感觉是作者在和自己促膝谈心.可如果游戏中出现"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