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发展史。。。。
计算机(computer)俗称电脑,是现代一种用于高速计算的电子计算机器,可以进行数值计算,又可以进行逻辑计算,还具有存储记忆功能。是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
在古时候,人们最早使用的计算工具可能是手指,英文单词“digit”既有“数字”的意思,又有“手指“的意思。古人用石头打猎,所以还有可能是石头来辅助计算。 但是手指和石头太低效了。后来出现了”结绳 “记事。但结绳慢,绳子还有长度限制。又不知过了多久,许多国家的人开始使用”筹码“来计数,最有名的就要数咱们中国商周时期出现的算筹了。古代的算筹实际上是一根根同样长短和粗细的小棍子,大约二百七十几枚为一束; 多用竹子制成,也有用木头、兽骨、象牙、金属等材料制成的。数学家祖冲之计算圆周率时使用的工具就是算筹。使用算筹计算太麻烦了,很不方便——计算时需要慢慢摆放。 于是,人们发明了更好的计算工具——算盘,算盘最早可能在汉代萌芽,在南北朝时期定型,利用进位制计数。使用时需要配合一套口诀——好比计算机的软件。算盘本身还可以存储数字,使用时很方便。至今,算盘还在被使用。所以小编认为,很多人说计算机是中国人发明的一点不错误。
1946年2月14日,由美国军方定制的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问世了。主要是为了满足计算弹道需要而研制成的,这台计算器使用了17840支电子管,
大小为80英尺×8英尺,重达28t(吨),功耗为170kW,其运算速度为每秒5000次的加法运算,造价约为487000美元。在以后60多年里,计算机技术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没有任何一门技术的性能价格比能在30年内增长6个数量级。
发展阶段 |
逻辑元件 |
主存储器 |
运算速度(每秒) |
应用 |
第一代(1946-1958) |
电子管 |
电子射线管 |
几千次到几万次 |
军事研究、科学计算 |
第二代(1958-1964) |
晶体管 |
磁芯 |
几十万次 |
数据处理、事务处理 |
第三代(1964-1971) |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
半导体 |
几十万次到几百万次 |
有较大发展开始广泛应用 |
第四代(1971-至今) |
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
集成度更高的半导体 |
上千万次到上亿次 |
渗入社会各级领域 |
硬件:(英文名Hardware)是计算机硬件的简称,是指计算机系统中由电子,机械和光电元件等组成的各种物理装置的总称。这些物理装置按系统结构的要求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为计算机软件运行提供物质基础。简言之,硬件的功能是输入并存储程序和数据,以及执行程序把数据加工成可以利用的形式。从外观上来看,微机由主机箱和外部设备组成。主机箱内主要包括CPU、内存、主板、硬盘驱动器、光盘驱动器、各种扩展卡、连接线、电源等;外部设备包括鼠标、键盘等。
Notes:硬件:它如同是一个人的身躯。如果身体也没了,再好创意和思想也无法最大限度的发挥,办起事情来总有不便。
软件:(英文:Software)是一系列按照特定顺序组织的计算机数据和指令的集合。一般来讲软件被划分为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和介于这两者之间的中间件。是计算机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软件,其实很好理解,就如同是一个人思想和灵魂。要是没有它的话,那么再好的电脑也没什么太大的用处,放在家里就等于是废铁。
总结:对于电脑来说,软件是思想和灵魂,硬件就是身躯。如同一个人既要有健康的思想,也要有强壮的身躯。所以它们之间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计算机怎样运行程序
编程(programming)就是告诉计算机要做什么。计算机只是个没有生命的机器,它们可不知道要做什么,一切都得你来告诉它,而且你还必须把细节都说清楚。
程序如何运行?为了使程序能够运行,我们要把编好程序的语言加载到计算机,让计算机帮我们运行程序。这里涉及到计算机的底层原理,但一般的程序员很少会涉及到这么底层的东西。一般我们的计算机处理叫做CPU,类似人类的大脑,程序的执行和控制都由CPU来完成。那么我们就要告诉CPU做什么?什么时间做?做几次?等等这些指令操作。比如最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但如果用指令来写的话,非常麻烦而且容易出错。这时人们就用一些英文符号来代替机器码,这就是汇编语言。当然这还不够,写程序的效率还是很低,后面就有了像Python、Java这种高级语言,使用编译器编译成CPU能够看懂的机器码。这样我们直接维护一个编译器即可,大大提升了程序的开发效率。把最基础常用的一些操作封装起来,这样我们就不必每写一个程序就从0和1开始。
编译器和解释器是机器的好朋友
——高级语言与机器之间的翻译官
我们知道计算机只认识0和1,我们的程序是CPU负责运行的。正如我们如果要和英国人进行交流,英国人是不是听不懂我们的汉语呢,同样的道理我们也听不懂英语,如果两者想要非常流畅的进行交流,有没有什么很好的解决方案呢?
有聪明的小朋友说了,我会英语,更会汉语,我可以给他们当翻译。这个翻译就相当于“编译器”或者“解释器”。通过他们的“翻译”,我们和英国人就能流畅的交流了。
那么编译器和解释器有什么区别呢?编译器,小朋友们可以简单理解为是一个喜欢一次性“翻译”完所有事情,以便计算机能够看懂,其他的事情我们暂时不关心。解释器,就是更倾向于一句一句的执行。用一个通俗的例子进行比喻:我们去饭馆吃饭,点了满汉全席。编译器的方式就是厨师把所有的菜给你全做好了,一起给你端上来,至于你在哪吃,怎么吃,随便。解释器的方式就是厨师做好一个菜给你上一个菜,你就吃这个菜,而且必须在饭店里吃。
饮水思源,什么是源代码
源,就是source,水的源头的源。就是没有经过编译或者运行的代码。想象一下作家写作的过程。一般都有个手稿,作者写出来的,那是“源”代码;经过编辑手的,再经过相关部门审查删减的、然后出版出来的,那就不是“源”了。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jqpy1994/p/9552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