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出处:http://blog.csdn.net/chaijunkun/article/details/45847385,转载请注明。由于本人不定期会整理相关博文,会对相应内容作出完善。因此强烈建议在原始出处查看此文
记得2010年,各种团购四处开花,O2O这种线上线下联合运营的模式就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在此之前曾有不计其数的人想过互联网创业,有一些人成功了,而更多人是以失败告终。我不得不黑一下腾讯,其依托于庞大的现有用户群体,如果你的创业项目很优秀,并且不幸被腾讯看中的话,那么你的大限之日也就到了——被抄袭,而且人家抄袭得比你还优秀。是非功过这里不讨论,重要的是人们已经意识到,拼纯粹线上业务是拼不过巨头的。互联网的未来如何发展,互联网创业的路该如何走,这是一个问题。然而似乎团购在当时给我们了答案。
扬长避短,做别人所不能。互联网作为信息的载体,最大的功能就是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这种问题在生活中可谓到处都是:我们不知道哪个公司在招人,哪个餐馆的人气高,哪个车回家顺路,甚至不知道挖掘机到底哪家强。现在通过线上信息展示,引导线下消费的模式已经创造了数不胜数的成功案例。而如今,又有个新生事物——上门洗车进入了我们的视野。
简单来说,上门洗车的目的是让你足不出户就能把爱车进行清洗。对于上班族来说平时很少有时间去把车开到洗车店进行清洁。到了下班时间你会发现洗车店也关门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出现了一些网站或者手机应用。你将你的联系方式和爱车车牌号、停放位置告知系统并进行支付,系统就会把订单推送给离你的爱车最近的洗车师傅。师傅所带的家当就是一个类似于送快递用的厢式电动三轮车。车里有若干桶清水、高压喷水泵、清洁液等必备工具。接到订单后,师傅就会按照预留的爱车位置去寻找那辆车。在开始清洗之前将爱车拍照,并将照片发给车主,清洗之后再次拍照发给车主并完成订单。车主可以根据前后图片的对比给师傅进行打分。如果清洁程度不满意,由系统找到接单师傅进行协调处理。
与任何新生事出现都伴随着很多的波折一样,上门洗车也面临着很多的问题,包括运营方面、政策制度方面和法律法规方面。而且这些问题还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
运营方面,因为车主不用到达现场,车门肯定是关闭的。相对于传统洗车模式,上门洗车就无法做到对车辆内饰的清洁,换句话说就是洗完之后“表面光”。即便是车主到达现场打开车门,因为师父携带的是一个电动三轮车,电瓶无法带动起吸尘器的运转,也就无法做到内饰真正的清洁。另外车主如果没有到达现场,车辆停放在马路边,发生了剐蹭,而洗车师傅又没有发现,事后又无法判定责任,双方可能发生误解。
政策制度方面,由于我们国家的国情,很多新生事物出现时,官方都持有一种审慎的态度。一方面鼓励创业和增加就业机会,一方面又在支持态度上不够坚决。造成了行政审批上的一定难度。如果按照传统洗车行业的审批流程,涉及到的部门包括工商局、税务局、环保局、城市规划部门等。但是由于业务开展地点的不确定性,涉及到的部门会更加不明确,造成行政上的风险。在本人体验的过程中,首先预约的是“赶集易洗车”,然而在告知停车地点后,接单师傅说那里无法洗车,得去距离两公里以外的马路边。无奈,驾车又走了两公里,到达地点后联系师傅,师傅又改口说这里他们洗不了。因为他们的证照还没办全,城管工商部门会来检查。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就在这时,旁边的另外一家上门洗车师傅正在附近。刚才接单的师傅说让我改用那家,说他家可以在路边洗。哪有把订单拱手相让的道理?不过看起来两家并不熟,若非真心无奈,恐怕也不会出现这样的荒唐事。
法律法规方面,很多时候车是停在马路边的。洗车师傅就只能在马路边进行作业。但是车流难免会对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产生威胁。举个例子,高压水枪产生的喷雾不小心喷到了驶来车辆,对司机造成暂时视觉盲区而撞伤了作业人员,责任界定就是个问题。再例如过往的路人被水枪喷到发生的误会等。
总之这些新鲜事物的出现不但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让人们越来越“懒”。同时也给了互联网掘金者突破传统巨头壁垒的切入点。虽然过程会很艰难,但是我们要相信它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