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读《Linux命令行与shell脚本编程大全》第三章后,觉得有用的内容。
1./etc/passwd文件
该文件包含了所有系统用户账户列表及每个用户的基本配置信息,如下图所示:
每个条目有七个字段,字段之间使用冒号分隔,这些字段包括:
•用户名
•用户密码(若密码在其他位置,则该位是一个占位符)
•用户的系统UID
•用户的系统GID
•用户的全名
•用户的默认主目录
•用户的默认shell程序
2.shell提示符
默认bash shell提示符为$,提示符可更改,如下所示:
[[email protected]~]#
root:启动shell的用户名
CentOS-Net:当前虚拟控制台编号
~:当前目录,此“~”是主目录“/root”的缩写
3.文件系统
•linux将文件存储在单个目录结构中---虚拟目录,虚拟目录包含了安装在PC上的所有存储设备的文件路径,并将其并入到一个目录结构中
•linux虚拟目录包含一个为根目录(/root)的基础目录
•在Linux PC上安装的第一块硬盘为根驱动器,它包含了虚拟目录的核心,其他目录都是从那里开始构建的
•linux在根驱动器上创建了一些特殊目录,称之为挂载点,是虚拟目录中用于分配额外存储设备的目录。
•通常系统文件存储在根驱动器中,而用户文件则存储在另外一驱动器中,如下图:
4. 常见linux目录
/ : 根目录
/bin :二进制目录 ,存放GNU用户级工具
/boot :启动目录,存放启动文件
/dev :设备目录,在这里创建设备节点
/etc :系统配置文件目录
/home :主目录,在这里创建用户目录
/lib :存放库文件
/mnt :挂载目录
/root:根主目录
/sbin:系统二进制目录,存放GNU管理级工具
/tmp:存放临时文件
/usr :用户安装软件目录
/var :可变目录,存放经常变化的文件
5. ls
常用到的参数:
-a :将隐藏的文件和普通文件、目录一起显示出来
-R:遍历目录,全部显示出来
-l :按长列表格式输出显示
-h:打印大小
-i:显示每个文件的索引值(索引值:文件或者目录的索引节点是内核分配给文件系统中每个对象的唯一标识数字)
-s:输出每个文件的块大小
6.cp
♦ 举例
2.sh和1.sh的索引节点号不同,修改时间也不同。
♦ 常用参数:
-f: 强制覆盖已经存在的文件,不提示
-r:递归地复制文件
-R:递归地复制目录,例如:cp -R dir1 dir2
-l:创建硬链接
-s:创建符号链接,即软连接
7.mv
2.sh和4.sh的索引节点号和时间戳一致
8.rm
常用参数:
-r:递归地删除目录中的文件,最后删除目录本身
-f:不提示
9.硬链接和软连接
♣ 创建
2.sh为1.sh的硬链接,索引节点号和属性一致
3.sh为1.sh的符号链接,即软连接,索引节点号不同,属性也不同,文件变小
♣ 移除
2.sh无变化,但3.sh指向了一个无效的文件,已不再是一个链接。
♣ 删除
** 硬链接文件采用和源文件相同的索引节点号;硬链接会一直维持这个索引节点号来保留数据,知道你删除了最后一个硬链接它的文件。
10.查看文件内容的命令
stat:提供文件系统上某个文件的所有状态信息
file:查文件类型
cat:查文件内容,可用参数 -n ,-b ;-n是给所有行加上行号,-b是只给有文本的行加上行号
tail:默认显示文件的末尾10行
可用参数: -c bytes 显示文件最后的bytes个字符,-n lines 显示文件最后的lines行
head:默认显示文件的前10行,可用参数:-c bytes,-n lin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