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工程师是通过学习和训练,掌握网络技术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网络技术人员。网络工程师能够从事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设计、建设、运行和维护工作。网络工程师是指基于硬、软件两方面的工程师,根据硬件和软件的不同、认证的不同,将网络工程师划分成很多种类。网络工程师分硬件网络工程师和软件网络工程师两大类,硬件网络工程师以负责网络硬件等物理设备的维护和通信;软件网络工程师负责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等的维护和应用。
本张试卷主要就是结合了历年408真题里面的经典题目,具体如下:
一、选择
1. HDLC 协议对 01111100 01111110 组帧后相应的比特串为()
A 01111100 00111110 10
B 01111100 01111101 01111110
C 01111100 01111101 1
D 01111100 01111110 01111101
2. 直接封装 RIP 、OSPF、BGP 报文的协议分别是()
A TCP、UDP、IP
B TCP、 IP 、 UDP
C UDP、TCP、IP
D UDP、IP、TCP
3. 某客户通过一个TCP连接向服务器发送数据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客户在t0时刻第一次收到确认序列号ack_seq=100的段,并发送序列号seq=100的段,但发生丢失。若TCP支持快速重传,则客户重新发送seq=100段的时刻是()
A. t1
B. t2
C. t3
D. t4
4.假设连接R1、R2和R3之间的点对点链路使用201.1.3.x/30地址,当H3访问Web服务器S时,R2转发出去的封装HTTP请求报文的IP分组的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分别是
A.192.168.3.251,130.18.10.1 B.192.168.3.251,201.1.3.9
C.201.1.3.8,130.18.10.1 D.201.1.3.10,130.18.10.1
5.假设H1与H2的默认网关和子网掩码均分别配置为192.168.3.1和255.255.255.128,H3与H4的默认网关和子网掩码均分别配置为192.168.3.254和255.255.255.128,则下列现象中可能发生的是
A.H1不能与H2进行正常IP通信
B.H2与H4均不能访问Internet
C.H1不能与H3进行正常IP通信
D.H3不能与H4进行正常IP通信
6.某主机的 IP 地址为 180.80.77.55,子网掩码为 255.255.252.0。若该主机向其所在子网发送广播分组,则目的地址可以是_____ 。(2012考研408试题)
A.180.80.76.0
B.180.80.76.255
C.180.80.77.255
D.180.80.79.255
7.站点 A、B、C 通过 CDMA 共享链路,A、B、C 的码片序列(chipping sequence)分别是(1,1,1,1)、(1,-1,1,-1)和(1,1,-1,-1)。若 C 从链路上收到的序列是(2,0,2,0,0,-2,0,-2,0,2,0,2), 则 C 收到 A 发送的数据是____ 。
A.000 B.101 C.110 D.111
8.对于 100Mbps 的以太网交换机,当输出端口无排队,以直通交换(cut-through switching)方式转发一个以太网帧(不包括前导码)时,引入的转发延迟至少是_____。
0 μs
B. 0.48 μs
C. 5.12 μs
D. 121.44 μs
二,综合应用题
1.简述TCP/IP协议中三次握手的过程及涵义,并画出示意图
2.某主机的 MAC 地址为 00-15-C5-C1-5E-28,IP 地址为 10.2.128.100(私有地址)。 题 6-a 图是网络拓扑,题 6-b 图是该主机进行 Web 请求的 1 个以太网数据帧前 80 个字节的十六进制及 ASCII 码内容。
6-a图
6-b 图
请参考图中的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1)Web 服务器的 IP 地址是什么?该主机的默认网关的 MAC 地址是什么?
(2)该主机在构造题 6-b 图的数据帧时,使用什么协议确定目的 MAC 地址?封装该 协议请求报文的以太网帧的目的 MAC 地址是什么?
(3)假设 HTTP/1.1 协议以持续的非流水线方式工作, 一次请求-响应时间为 RTT, rfc.html 页面引用了 5 个 JPEG 小图像,则从发出题 6-b 图中的 Web 请求开始到 浏览器收到全部内容为止,需要多少个 RTT?
(4)该帧所封装的 IP 分组经过路由器 R 转发时,需修改 IP 分组头中的哪些字段?
注:以太网数据帧结构和 IP 分组头结构分别如题 6-c 图、题 6-d 图所示。
6-c 图
6-d图
答案
一、选择
1. A
解析: HDLC 协议对比特流组帧时,HDLC 数据帧以位模式 0111 1110 标识每个帧的开始和结束,因此,当帧数据出现连续5个“1”时,在这连续5个“1”后加一位“0”。
2. D
解析: RIP通过广播 UDP 报文交换路由信息;OSPF 是一种内部网关协议,直接采用 IP 协议;BGP 是外部网关协议,在不同自治系统间交换路由信息,需要可靠传输,故采用 TCP。
3. C
解析:快重传:在超时重传定时器溢出之前,接收到连续的三个重复冗余ACK(其实是收到4个同样的ACK,第一个是正常的,后三个才是冗余的),发送端便知晓哪个报文段在传输过程中丢失了,于是重发该报文段,不需要等待超时重传定时器溢出,大大提高了效率。
4.D
解析:
由题意知连接R1、R2和R3之间的点对点链路使用201.1.3.X/30地址,其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52,R1的一个接口的IP地址为201.1.3.9,转换为对应的二进制的后8位为00001001 (由201.1.3.X/30知,IP地址对应的二进制的后两位为主机号,而主机号全为0表示本网络本身,主机号全为1表示本网络的广播地址,不用于源IP地址或者目的IP地址),那么除201.1.3.9外,只有IP地址为201.1.3.10才可以作为源IP地址使用(本题为201.1.3.10)。Web服务器的IP地址为130.18.10.1,作为IP分组的目的1P地址。综上可知,选项D正确。
5.C
解析:
从子网掩码可知H1和H2处于同一网段,H3和H4处于同一网段,分别可以进行正常的IP通信,A和D错误。因为R2的E1接口的IP地址为192.168.3.254,而H2的默认网关为192.168.3.1,所以H2不能访问Internet,而H4的默认网关为192.168.3.254,所以H4可以正常访问Internet,,B错误。由H1、H2、H3和H4的子网掩码可知H1、H2和H3、H4处于不同的网段,需通过路由器才能进行正常的IP通信,而这时H1和H2的默认网关为192.168.3.1,但R2的E1接口的IP地址为192.168.3.254,无法进行通信,从而H1不能与H3进行正常的IP通信。C正确。
6.D
解析
考查 IP 地址的特点。
由子网掩码可知前 22 位为子网号、后 10 位为主机号。IP 地址的第 3 个字节为 01001101(下划线为子网号的一部分),将主机号全置为 1,可得广播地址为 180.80.79.255。
7.B
解析:
把收到的序列分成每 4 个数字一组,即为(2,0,2,0)、(0,-2,0,-2)、(0,2,0,2),因为题目求的是 A 发送的数据,因此把这三组数据与 A 站的码片序列(1,1,1,1)做内积运算,结果分别是(2,0,2,0)·(1,1,1,1)/4=1、(0,-2,0,-2)·(1,1,1,1)/4=-1、(0,2,0,2)·(1,1,1,1)/4=1,所以 C 接收到的 A 发送的数据是 101,选 B。
8.B
解析
直通交换方式是指以太网交换机可以在各端口间交换数据。它在输入端口检测到一个数据包时,检查该包的包头,获取包的目的地址,启动内部的动态查找表转换成相应的输出端口,在输入与输出交叉处接通,把数据包直通到相应的端口,实现交换功能。通常情况下,直通交换方式只检查数据包的包头即前 14 个字节,由于不需要考虑前导码,只需要检测目的地址的 6 B,所以最短的传输延迟是 0.48μs。
二、综合应用题
1.
答:第一次握手:建立连接时,客户端发送syn包(syn=j)到服务器,并进入SYN_SEND状态,等待服务器确认;
第二次握手:服务器收到syn包,必须确认客户的SYN(ack=j+1),同时自己也发送一个SYN包(syn=k),即SYN+ACK包,此时服务器进入SYN_RECV状态;
第三次握手:客户端收到服务器的SYN+ACK包,向服务器发送确认包ACK(ack=k+1),此包发送完毕,客户端和服务器进入ESTABLISHED状态,完成三次握手。
2.
(1)64.170.98.32 00-21-27-21-51-ee 以太网帧头部 6+6+2=14 字节,IP 数据报首部目的 IP 地址字段前有 4*4=16 字节,从以 太网数据帧第一字节开始数 14+16=30 字节,得目的 IP 地址 40 aa 62 20(十六进制),转换 为十进制得 64.170.98.32。以太网帧的前六字节 00-21-27-21-51-ee 是目的 MAC 地址,本 题中即为主机的默认网关 10.2.128.1 端口的 MAC 地址。
(2)ARP FF-FF-FF-FF-FF-FF
ARP 协议解决 IP 地址到 MAC 地址的映射问题。主机的 ARP 进程在本以太网以广播的形 式发送 ARP 请求分组, 在以太网上广播时, 以太网帧的目的地址为全 1 , 即 FF-FF -FF-FF-FF-FF。
(3)6
HTTP/1.1 协议以持续的非流水线方式工作时,服务器在发送响应后仍然在一段时间内 保持这段连接,客户机在收到前一个响应后才能发送下一个请求。第一个 RTT 用于请求 web 页面,客户机收到第一个请求的响应后(还有五个请求未发送),每访问一次对象就用去一个 RTT。故共 1+5=6 个 RTT 后浏览器收到全部内容。
(4)
源 IP 地址 0a 02 80 64 改为 65 0c 7b 0f
生存时间(TTL)减 1
校验和字段重新计算
私有地址和 Internet 上的主机通信时,须有 NAT 路由器进行网络地址转换,把 IP 数据 报的源 IP 地址(本题为私有地址 10.2.128.100)转换为 NAT 路由器的一个全球 IP 地址(本题 为 101.12.123.15)。因此,源 IP 地址字段 0a 02 80 64 变为 65 0c 7b 0f。IP 数据报每经 过一个路由器,生存时间 TTL 值就减 1,并重新计算首部校验和。若 IP 分组的长度超过输 出链路的 MTU,则总长度字段、标志字段、片偏移字段也要发生变化。
注意,图 6-b 中每行前 4bit 是数据帧的字节计数,不属于以太网数据帧的内容。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xhaox/p/12172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