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解析

1.URL 和 URI

    URL : uniform resource location 统一资源定位符

    URI  : uniform resource location 统一资源标识符

     URI是一种资源的标识;而URL也是一种URI,也是一种资源的标识,但它也指明了如何定位Locate到这个资源。URI是一种抽象的资源标识,既可以是绝对的,也可以是相对的。但是URL是一种URI,它指明了定位的信息,必须是绝对的。

2.报文 的通信的桥梁

  客户端和服务器端通过相互发送报文进行通信,要深刻理解HTTP协议,就需要理解报文的格式和内容。

报文的组成

    无论是请求报文还是响应报文都需要有报文首部,当然报文主体并不是必需的。
    一般来说,请求报文的格式如下:

       看一下百度网站的请求报文:

      

      简单的报文形式:

        GET / HTTP/1.1    //请求行,包含用于请求的方法,请求的URI,HTTP版本
           //以下为各种首部字段
          Host: www.baidu.com
          Connection: keep-alive
          Upgrade-Insecure-Requests: 1
          User-Agent: Mozilla/5.0...
          Accept-Encoding: gzip, deflate, sdch
          Accept-Language: zh-CN,zh;q=0.8

      响应报文的格式如下:

      

      看一下百度网站的响应报文:

      

      HTTP/1.1 200 OK   //状态行,包含表明响应结果的状态码,原因短语和HTTP版本
        //以下为各种首部字段
        Server: bfe/1.0.8.5
        Date: Tue, 06 Oct 2015 14:48:28 GMT
        Content-Type: text/html;charset=utf-8
        Transfer-Encoding: chunked
        Connection: keep-alive
        Cache-Control: private

持久连接

3.告知服务器意图的HTTP方法

  

    发送HTTP的方法有许多种,最常用的便是GET和POST,下面就这两种进行详细地说明。

    1. GET
      GET方法用来请求访问URI所指定的资源,(我想访问你的某个资源)并不对服务器上的内容产生任何作用结果;每次GET的内容都是相同的。GET方式把请求所需要的参数放到URL中,直接就可以在URL中看见,有大小限制。
    2. POST
      POST方法用来传输实体主体,目的并不是获取响应的主体内容,(我要把这条信息告诉你),POST方式则是把内容放在报文内容中,因此只要报文的内容没有限制,它的大小就没有限制。
    3. 总结
      GET用于获取某个内容,POST用于提交某种数据请求。
      按照使用场景来说,一般用户注册的内容属于私密的,这应该使用POST方式;而针对某一内容的查询,为了快速的响应,可以使用GET方式。

4. 无状态协议与Cookie

    HTTP是一种无状态协议,也就是每一次发送都是一次新的开始,服务器并不知道也没有必要知道当前连接的客户端是否之前有过交集,那么当需要进行保存用户登录状态时,则出现了麻烦,这个时候使用Cookie来保存状态。
Cookie会根据服务器端发送的响应报文内的一个叫做Set-Cookie的首部字段,通知客户端保存Cookie(保存在自己的电脑里),当下次客户端发送请求时,Cookie值会被添加到请求报文中发送出去。

5.持久连接

  

使用浏览器浏览一个包含多张图片的HTML页面时,浏览器会发起多次请求,如图所示:

显而易见每次请求会造成无谓的TCP连接建立和断开,增加通信量的开销。

引入持久连接

持久连接的特点是,只要任意一端没有明确提出断开连接,则保持TCP连接状态。目前HTTP/1.1中默认为持久连接。

Connection:keep-alive

管线化

管线化可以同时并行发送多个请求,不需要一个一个等待响应了。

常见的状态码

确保安全的HTTPS

HTTP+加密+认证+完整性保护 = HTTPS
一些登陆界面和购物结算界面使用HTTPS通信,也就是改用https://,HTTPS说简单点就是它的通信接口部分被SSL和TLS协议代替而已。

身份认证

有一些网址或者服务需要用户的身份信息,因此需要随时知道这些消息,但是肯定不能每次都让用户输入用户密码,因此关于认证就有下面几种方式:

在这里主要说一下FormBase认证,也就是表单认证

使用Cookie来管理Session

  1. 客户端把用户IE和密码等登录信息放入报文的实体部分,以POST方式发送给服务器。
  2. 服务器进行身份认证,产生SessionID,加入到Set-Cookie内,返回给客户端。
  3. 客户端接收到SessionID后,将其加入Cookie,下次请求时,浏览器会自动发送Cookie。
时间: 2024-12-10 21:09:24

HTTP解析的相关文章

C++工程编译之“error LNK2001: 无法解析的外部符号”

今天一整天都在折腾“error LNK2001: 无法解析的外部符号”,就在头疼不已的时候,总算是找到问题原因了:各个动态链接库的编译方式必须统一才行,要不然很容易对库函数的引用产生冲突.简单来说就是,如果使用的第三方函数库编译方式采用/MD,那么主工程也应该使用/MD.我使用了libevent,而主工程默认采用/MT,所以需要忽略一大堆的函数库,我还纳闷呢,怎么会这么奇怪!!今天总算是解决了长久以来的困惑了. 下面引用一篇文章的描述:[Z]VC运行库版本不同导致链接.LIB静态库时发生重复定义

防止恶意解析——禁止通过IP直接访问网站

一.什么是恶意解析 一般情况下,要使域名能访问到网站需要两步,第一步,将域名解析到网站所在的主机,第二步,在web服务器中将域名与相应的网站绑定.但是,如果通过主机IP能直接访问某网站,那么把域名解析到这个IP也将能访问到该网站,而无需在主机上绑定,也就是说任何人将任何域名解析到这个IP就能访问到这个网站.可能您并不介意通过别人的域名访问到您的网站,但是如果这个域名是未备案域名呢?一旦被查出,封IP.拔线甚至罚款的后果都是需要您来承担的.某些别有用心的人,通过将未备案域名解析到别人的主机上,使其

.NET深入解析LINQ框架(五:IQueryable、IQueryProvider接口详解)

阅读目录: 1.环路执行对象模型.碎片化执行模型(假递归式调用) 2.N层对象执行模型(纵横向对比链式扩展方法) 3.LINQ查询表达式和链式查询方法其实都是空壳子 4.详细的对象结构图(对象的执行原理) 5.IQueryable<T>与IQueryProvider一对一的关系能否改成一对多的关系 6.完整的自定义查询 1]. 环路执行对象模型.碎片化执行模型(假递归式调用) 这个主题扯的可能有点远,但是它关系着整个LINQ框架的设计结构,至少在我还没有搞懂LINQ的本意之前,在我脑海里一直频

.NET深入解析LINQ框架(一:LINQ优雅的前奏)

阅读目录: 1.LINQ简述 2.LINQ优雅前奏的音符 2.1.隐式类型 (由编辑器自动根据表达式推断出对象的最终类型) 2.2.对象初始化器 (简化了对象的创建及初始化的过程) 2.3.Lambda表达式 (对匿名方法的改进,加入了委托签名的类型推断并很好的与表达式树的结合) 2.4.扩展方法 (允许在不修改类型的内部代码的情况下为类型添加独立的行为) 2.5.匿名类型 (由对象初始化器推断得出的类型,该类型在编译后自动创建) 2.6.表达式目录树(用数据结构表示程序逻辑代码) 3.LINQ

.NET深入解析LINQ框架(二:LINQ优雅的前奏)

阅读目录: 1.LINQ框架的主要设计模型 1.1.链式设计模式 (以流水线般的链接方式设计系统逻辑) 1.2.链式查询方法(逐步加工查询表达式中的每一个工作点) 2.LINQ框架的核心设计原理 2.1.托管语言之上的语言(LINQ查询表达式) 2.2.托管语言构造的基础(LINQ依附通用接口与查询操作符对应的方法对接) 2.3.深入IEnumerable.IEnumerable<T>.Enumerable(LINQ to Object框架的入口) 2.4.深入IQueryable.IQuer

.NET深入解析LINQ框架(三:LINQ优雅的前奏)

阅读目录: 1.动态LINQ查询(动态构建Expression<T>表达式树) 2.DLR动态语言运行时(基于CLR之上的动态语言运行时) 1].动态LINQ查询(动态构建Expression<T>表达式树) 什么是动态LINQ查询?LINQ的编写是静态的,因为C#是基于静态类型系统原理设计的,在编写时已经确定类型,也就是在编译时就已经知道将要执行什么样的查询,条件是什么.排序方式是什么等等.那么很大一部分应用场合中我们需要根据用户的选择来查询数据源,以往我们都是通过判断的方式来拼

.NET深入解析LINQ框架(六:LINQ执行表达式)

阅读目录: 1.LINQ执行表达式 在看本篇文章之前我假设您已经具备我之前分析的一些原理知识,因为这章所要讲的内容是建立在之前的一系列知识点之上的,为了保证您的阅读顺利建议您先阅读本人的LINQ系列文章的前几篇或者您已经具备比较深入的LINQ原理知识体系,防止耽误您的宝贵时间. 到目前为止我们对LINQ的执行原理已经很清楚了,从它的前期构想到它真正为我们所用都有足够的证据,但是似乎问题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简单,问题总是在我们使用中频频出现尤其是新技术的使用,当然有问题才能有进步. 一:LINQ执行

MyBatis框架中Mapper映射配置的使用及原理解析(七) MapperProxy,MapperProxyFactory

从上文<MyBatis框架中Mapper映射配置的使用及原理解析(六) MapperRegistry> 中我们知道DefaultSqlSession的getMapper方法,最后是通过MapperRegistry对象获得Mapper实例: public <T> T getMapper(Class<T> type, SqlSession sqlSession) { final MapperProxyFactory<T> mapperProxyFactory =

Informatica元数据库解析

Informatica全部的元数据信息均以数据库表的方式存到了元数据库中.当然Infa本身工具提供了非常多的人性化的功能.使我们在开发时能够非常方便的进行操作.但人们的需求总是万变的.须要方便的取到自己须要的信息,那就须要我们对他的元数据库有非常深的了解. Informatica通过表和视图给我们提供着全部的信息,在此将通过一个系列的帖子.将大部分常见的,且很实用的表及视图介绍一下.基于这些东西.我们即能够依据不同的需求查出自己须要的数据,也能够开发一些辅助的Infa应用程序. OPB_ATTR

Java并发编程:Concurrent锁机制解析

.title { text-align: center } .todo { font-family: monospace; color: red } .done { color: green } .tag { background-color: #eee; font-family: monospace; padding: 2px; font-size: 80%; font-weight: normal } .timestamp { color: #bebebe } .timestamp-kw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