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觉知是不够的》(九)

自性

禅修者:有位禅宗的老师谈及休息在自性、一个人的本性中,您对见到自性,证悟自性有什么看法?

禅    师:我的理解是,我们把某些东西一一本性一一当作是自我,要是明白我们把本性当作自我,我们在建立一个概念,那么你说的言之成理,我们了解本性就了解“我们自己”。我们用语言文字只能这样表达,有时我会问禅修者:“你是谁?”、“你是什么?”

我看不到有个“我”,我们用“我”这个词只是个代称,你要跟人沟通不能不用。佛陀说无我,可是他也说“自依止”,我们说依靠自己时,意思是依靠善的素质,例如念、定、智慧等。

禅修者:我的感觉是自性表达的是休息在无为中,以及以这样的心态来修行。

禅    师:倘若是无为,你根本不必休息!在无为中心已经自由了,不必再休息;惟有还有一个“我”要休息,你才需要休息。

无我

禅修者:您经常鼓励禅修者记得他们经历到的体验仅仅是“自然”,为什么你要我们把经验看作是“这一切皆是自然现象”,而不是“无我”?

禅    师:无我这个词经常受误解,人总是认为无我是指我不在,结果“无我”成了概念。事实上就根本没有一个我,从来不曾存在过!所以比较理想是把经验看作“这一切皆是自然现象”,这些现象生起是由于有生起的因缘,从这个角度看待事物是正见,而且观察那些因缘引生这些结果就能了解到当中只有因缘,没有“我”牵涉在内,了解因缘法即了解无我。

禅修者:那天您谈及苦,说一切难以消除的皆是苦。您是指永远消除抑或暂时消除?

禅    师:凡是难以消除的一一无论是暂时或永久一一皆是苦。哪一个比较难消除,嗔还是贪?

禅修者:两者不相上下吧。

禅    师:贪比较微细,比较难消除一一痴最难。那天我要指出的是我们讨论苦时,最好不要以“痛苦”这个词来代替“苦”。大多数禅修者不了解苦谛,但是能理解痛苦,他们通常只理解感受的痛苦一一苦受,这样理解痛苦会导致嗔心,这跟了解苦是两回事。

许多禅修者被告知由于事物是无常的,因此是痛苦的,他们也知道生灭是无常的相。由于他们急着想在禅修上有所进步,而尝试观察事物的生灭。他们这样做时,自然会想起所有学习过的知识,然后把凡是看到的来去诠释为痛苦,因为他们把这看作是进步的征象,如此一来心会开始倾向痛苦,并且恐惧起来。恐惧是嗔的消极面,有时禅修者会恐惧到崩溃而泣不成声。

比起生理或心理的痛苦,苦这个字有更广泛和深刻的意义。任何的痛苦,从最粗显的疼痛或悲伤,到最微细的不舒适、不确定、不满、不可靠、无法确知、含糊不清、不安等,皆是最粗层次的苦。根据佛教,这个层次的苦称作苦苦(dukkha-dukkha),生、老、病、死苦,还有情绪上的苦恼,例如愤怒、恐惧、沮丧、失望、担优、爱别离、怨相会、求不得或得非所欲一一传统上这些都列入第一层次的苦。

第二层次的苦是坏苦(viparipama-dukkha),这是比较细微,比较难看到的苦。凡是感官快乐或心理的喜悦,说得干脆些,即所有的快乐一一无论多么微妙多么长久一一迟早会消逝。重复做某些事或努力追求什么也属于这层次的苦。你或许每次禅修都证得深细的三摩地、喜悦和轻安,但是这些都不持久,体验这类境界也是苦。一般人觉得难以理解所有的快乐都是苦的这个道理。

第三层次,即最微细层次的苦称作行苦(sarikhara-dukkha),也是指存在之苦,名色是苦,我们存在本身就是苦。

明白受苦和了解苦的不同这点十分重要,生理或心理的痛苦一一不管多粗显或多微细一一自然伴随着某种形式的嗔,苦受或不愉悦通常与嗔同时生起。这类经验全都导致不善的心境,因而衍生更多的苦。

了解苦不是指心理痛苦,那是全然不同的东西,了解苦是善心境,是自由和生命蜕变的体验。哪怕一点点对苦的了解都使心放下,进而体验更多的自由。了解苦导致更多善心境,使心强大。

要了解苦,我们不止需要有这些正确的资讯,还需要有正确的思想。佛陀说令我们堕入这无止尽的轮回唯一的根源是看不到和不了解苦。只要还不了解苦,我们就继续期望有好日子,然后继续失望。大部分人浪费太多的时间在与苦斗争,尝试主宰他们的世界,这样抗拒苦不仅令人耗尽,而且制造更多的苦。正确的思想是接受和承认苦,看到和接受苦的意思是事物是怎么样,就这样看待和接受它,这种心境会省却许多精力让我们修行。

我们认清苦的功夫越是纯熟,就越常在我们创造新苦之际看到情况。我的老师常说,惟有了解生苦(jati-dukkha)中的苦,心才会真正奋力趋向涅槃。一切生起存在的都是苦一一它的灭去亦是苦。由于不了解生苦,我们就要得到什么或消除什么,一颗真正了解苦的心,不会再追求快乐,也不会抗拒任何面对的经验,心会彻底平和地与任何的生起共处。

一切有情皆受苦,但是惟有认出苦的人可以用功解脱苦。清楚看出苦、接受苦将导致内在的自由,佛说见到苦的人同时见到苦的熄灭,惟有真正了解苦,我们才会把证涅槃看作是惟一值得追求的事。

内观抑或智慧?

禅修者:您鲜少用“内观”这个词,通常说到的是“智慧”。我不清楚是您的模式跟我的不同,抑或您只是用不同的名相。我学习过的是修念住会趋入三摩地,三摩地接着引生内观,进而引发智慧。您赞成这样的模式吗,还是有不同的看法?

禅    师:我用同样的模式。我们观察到的都是身心变化过程,修行到后来,我们对这变化过程的了解会改变。无论我们称之为了解、内观或智慧,都不太重要,都是指同样的东西。这是了解层次的提升,例如,觉知可以看到念头,觉知增长了,智慧了解到“这是心”;对“这只是心”的了解稳固了,智慧开始看到“这只是生起”。

有一点重要的要记住:无论哪类的内观或了解,惟有观察心没有贪嗔痴才有可能生起。

我的更多文章:

时间: 2024-10-14 09:54:21

《只有觉知是不够的》(九)的相关文章

构建之法的八、九、十章读书笔记

构建之法读书笔记 第八章  需求分析 这一章主要是讲需求的分析,对于一个程序项目来说,我觉得,需求是这个项目的向导,他可以决定程序项目会发展成什么样子.书里面需求这里大致分为两个:软件需求和用户需求. 软件需求:我们不仅仅要考虑到项目功能的需求,要实现的功能,还要考虑到开发过程以及非功能方面的需求,还有综合需求. 用户需求:是针对在用户这个角度,用户最需要的东西.我觉得用户需求在需求分析中较为重要,毕竟每一个要做的程序的根本目的是满足用户的要求.      所以书里面野介绍了九种获取用户需求的调

<<构建之法>>第八、九、十章的读后感

阅读不是仅仅为了阅读,读书的可贵之处在于思考和领悟.由于之前六.七章博文的疑问,并没有得到好的回复,于是,我将阅读的重点放在读后的心得体会,从中的收获.以及在<<构建之法>>一书学习到的处事方法. 对于软件开发的意义就是满足用户的需求,这点我非常赞成,如果一个产品没有任何用户基础,再高深的技术也是胡闹.书中详细的写到获取用户需求的种种方法和过程.因为这个快餐文化的时代,绝大部分没有耐心会慢慢地和你反映他的需求是什么,并且,即使面对面的交谈,也会出现表达和理解的误差,所以,需求分析这

《构建之法》—第6-7章

一.要求  阅读<构建之法>第6~7章,并参考以下链接,发布读后感.提出问题.并简要说明你对Scrum的理解. 学习附录: Scrum中文网--什么是Scrum?  http://www.scrumcn.com/agile/scrum-knowledge-library/scrum.html#tab-id-1 Scrum认证体系 http://www.scrumcn.com/agile/scrumtraining/scrum-certification-program.html Scrum实践

8th 对软件工程的理解(读构建之法有感)

对于任何一个学计算机的人来说,软件都不陌生,甚至于一个普通的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他的每日生活工作也都与软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然而,程序又是如何从一行行指尖留下的代码,机器存储的数据变成快捷高效的软件的呢?这中间我们所经历的一系列过程的总和,我们称之为软件工程. 从本科开始学习计算机,我们就不可避免的接触了形形色色的软件,了解大量的软件开发工具,我那个时候甚至没有软件工程这个概念,只认为,我们所用的软件就是开发工具编译.执行.包装.发布的产物.后来,开设了软件工程这门课程,才开始系统地接受软件工程

回望来时的路:构建之法东北师大站 2016春季学期

1.  前因 微软邹欣老师著有<构建之法:现代软件工程>[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6577755/].第一版首版以前,我还不知道邹老师是哪一位,就在网上曾经看到过有人转引他的观点,感到说得太有道理了,一拍大腿的感觉.比如他提到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是健身教练和学员间的关系,不是教师带领学生参观浏览,也不是狱警和囚徒的关系.比如他批评没有代码量的软件工程教学.<构建之法>到手,第一遍粗读我花了一周的时间,酣畅淋漓.很多处让你再拍大腿,"

三读《构建之法》——源代码的设计、实现、控制与两人合作

现在,<构建之法>的一大半已经读完了,在这一大半本书中,这一部分可以说是对我触动最大的,也应该是整本书对我触动最大的. 整个第二章围绕测试展开,用一个很生动的类比告诉了我们测试的重要性:如果有人说,"一个人写写程序玩玩,单元测试似乎不那么重要.",那么你可以回应他:"你可以大胆对你的女朋友说:'我们只是玩一玩.'看看效果如何". namespace DemoUser{ public class User{ public User(String userE

《构建之法》(四)

本周看了<构建之法>的第八.九章的内容.初步了解了开始做一个软件的初始步骤. 需求分析 1.寻找需求 获取和引导需求.需求不仅是来自外界,甚至也可以来自技术成员团队内部: 分析和定义需求.主要是对需求进行量化: 验证需求.主要跟利益相关者沟通并通过各种方式像其验证对需求的认知. 在软件产品的生命周期中管理需求.需求不一定只在初期才有:在中后期的时候可能因为外界环境变化甚至是成员自身水平变化而出现新的需求 也可从不同角度划分: 对产品功能性需求.对产品开发过程需求.非功能性需求.综合需求 2.软

构建之法——读书笔记(8)

<构建之法>第十&十一章 主要讲述了在软件设计前期的需求分析问题上的方法和实践经验,分为"典型用户和场景"以及"软件设计与实现". 其中第十章大部分内容包含: 用户的分类(典型用户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1. 名字(越自然越好) 2. 年龄(不同年龄和收入的用户有不同的需求) 3. 收入 4. 代表的用户在市场上的比例和重要性(比例大不等同于重要性高,如付费的用户比例较少,但是影响大,所以更重要 5. 使用这个软件的典型场景 6. 使用本软件/服务的

《构建之法阅读笔记02》

这次主要对<构建之法>的第四章“两人合作”作一次阅读笔记. 首先是代码规范问题. 我过去对于代码规范问题并没有做到注意.在编程中,许多变量和函数的命名都非常的简单而没有实际的意义.而且编程时不注意对齐缩进.很多时候也不加注释,导致对这些简单的变量名称不熟悉. 这样做会使得很多人读代码费劲,甚至是自己都要花时间再次阅读懂自己的代码.而且很多没必要的注释也会使得注释失去意义.当自己再次在原基础上编程时,可能要重新编程等问题. 因此,通过阅读“代码规范”,我找到一些解决方法.代码的风格要简明.易读.

简读《构建之法》,所想问题展示

1,<构建之法>这本书全局语言通俗,学生很容易读懂,但是存在一个隐患:学过软件工程,我们只是笼统的理解,而对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很少了解,该怎么办? 2,书中提到的软件结构,软件设计与实现具体是怎样的?怎么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3,软件在不断更新和增加功能的负担下,一定程度下会崩溃.若有一个软件,即将考虑添加下一个功能,但是在添加这个功能之后,系统一定会崩溃,但是这个功能对这个软件的市场前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该怎么办? 4,软件设计和软件构建有区别吗?不同之处是什么? 5,当软件中的依赖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