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觉知

每天上下班会经过一座立交桥,由于修路,下面南北方向的道路已经封闭一年多了,前两天通车,让我措手不及:桥柱通常会挡住侧面的车辆,一年多的封闭,我已经形成这是一条直行道的概念,这两天都是在这样“直行道认识”的护送下来回穿越,根本没有意识去看信号灯,好几次等我意识到发现自己已经在马路中间了。

心有余悸。

现在每天上下班我会努力提醒自己注意这一段路,甚至一出门嘴里就不停的念叨,尽管如此,有时候还是会不小心强行驶过。所谓熟能生巧,现在看来也并非是好事,它使我们进入了一种无意识的失控状态,类似的情景会让我们选择性无视,对该关注的地方视而不见。你有没有这种经历?切菜切到手,坐车坐过站...你说这不很正常嘛,谁还没有不犯点迷糊的时候呢?其实这应该不正常才好。

几年前在福建漳州石狮岩寺有过一段内观禅修的经历,让我认识到了一个简单的道理,也是我最大的一个收获:不要对外界的刺激做习惯反应,即可远离烦恼。简单举个例子吧,我骂你是头蠢驴,你首先会想到一头驴,然后将驴和你联系起来,再意识到这是一句侮辱性语言,然后你会习惯性接受不了,开始回骂。

保持自己的觉知能力,也就是保持专注,决不允许自己进入无意识的“失控”。据说奥运冠军菲尔普斯的训练时,他的教练就在一遍瞎折腾,跟着捣乱,目的就是制造各种干扰,而菲鱼在长期的干扰训练中依然能够保持对比赛的专注,这也是他成就传奇的秘诀之一吧!

就临行之时内观师傅教导,一定要保持觉知,让自己时刻认识到要在大脑中不断地强化我正在行走,正在洗手…

保住专注,以应万变。

?以洪荒之力写这篇小文的时候也是不停的告诉自己要专注,严防手抖delete。

时间: 2024-09-29 17:12:43

保持觉知的相关文章

肯.威尔伯论觉知

https://tieba.baidu.com/p/4584305679?red_tag=3109625582 1.纯粹的觉知是持续不断的平等的威尔伯重拾消失长达五年之久的写作灵感,他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除了购买日用品之外,几乎完全与世隔绝,三年中只见了四个人,他形容那种情况很像传统的禁语闭关.当时他正埋首于<性.生态学.灵性>这本巨著的撰写工作,他形容其过程就像是一场永无止境的噩梦,为了涵盖四大象限各个领域的知识系统,他需要搜集的资料可想而知有多么博杂了.闭关到第七个月,他患了自称的“渴肤症

《只有觉知是不够的》(九)

自性 禅修者:有位禅宗的老师谈及休息在自性.一个人的本性中,您对见到自性,证悟自性有什么看法? 禅    师:我的理解是,我们把某些东西一一本性一一当作是自我,要是明白我们把本性当作自我,我们在建立一个概念,那么你说的言之成理,我们了解本性就了解“我们自己”.我们用语言文字只能这样表达,有时我会问禅修者:“你是谁?”.“你是什么?” 我看不到有个“我”,我们用“我”这个词只是个代称,你要跟人沟通不能不用.佛陀说无我,可是他也说“自依止”,我们说依靠自己时,意思是依靠善的素质,例如念.定.智慧等.

《从觉知当下的心出发》四念处禅法简介(一)

以下可点击在线阅读 德嘉尼亚禅师简介 <从觉知当下的心出发>序 禅修第一课:正见及觉知的重要性 禅修的心:如何开发五根及培育智慧 四念处禅法简介 禅修的心必须是善心,如果带着贪瞋痴来禅修的话,就不是正确的修习.有时候我们很努力地去禅修,但却不知道心的态度是怎样.其实,此时很可能是带着贪的动机来禅修.这就是为什么我反复强调禅修的心态一定要正确,要用善的心去禅修,这是十分重要的. 关于心,首先我们需要知道「觉知」是什么.大家知道什么是「觉知」吗? 「觉知」是不忘失,不忘记什么是正确的所缘.觉知的所

安住于觉知的广袤空间

?真正的修行—发现纯粹觉知的自由> (True Meditation: discover the freedom of pure awareness) 作者:阿迪亚香提(Adyashanti) 译者:奥西 -华夏出版社- 推荐序:安住于觉知的空间 -偲程(sakshin) 你一直在努力想要把自己变成另一个人吗?变成一个理想中的.想象里的,事实上是从不曾有谁见过的自己?——透过对抗.透过改变,甚至透过狡猾地“接受”.     你一直在努力成长.努力上课.努力静心,努力来获得某种特殊状态吗?你幻想在

《锋利的jQuery》学习笔记(4)

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敲代码 本书代码下载 document.onload()与$(document).ready()的区

杰克?康菲尔德:佛法心理疗愈的二十六项原则

https://www.douban.com/note/518933460/ 该文整理于临床心理学博士.禅修大师杰克•康菲尔德所著<慧心自在>,此书结合禅修思想与心理治疗,将灵性修行落实于日常生活,治愈身心的疾病.适合以下人群: 1.医生或心理治疗专业人员 2.刚接触佛法,对禅坐也很陌生的人 3.对佛法的修炼经验较丰富者 4.对生命探索充满无限好奇的人 5.渴望心灵健康和心灵提升的人 第一部分 你到底是谁 第一项原则 观看众人的内在神圣性和美德.第二项原则 慈悲是我们最深的天性,它源于我们与万

[转载]无我的智慧 第一章 镜中修行

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无我的智慧         第一章 镜中修行作者:心既是莲师 第一章 镜中修行(1) 作者:吉噶·康楚仁波切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超越自我重要感进而看到真正的自己需要很大的勇气,但这就是我们的道路.所有佛法的重点,都是要减低自我重要感,如此实相才有机会显现:而这个过程必须由自我省思开始.     当我们照镜子时,最不希望镜中出现的是一个平凡人,我们希望看到一个很特别的人:不论有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就是不想看到一个面临许多阻碍.问题,甚至有点神经质

肯恩&#183;威尔伯与超个人心理学

2016-10-05                                                 灵魂回声                         灵魂回声 灵魂回声                                 微信号 功能介绍                                 分享智慧 情趣面对生活,寻找灵魂解读 编者按:随着理性启蒙运动的兴起,组织化宗教与形而上学曾经替世界带来的魅力效用已逐渐式微,而民主价值观.个人主义与多元主义

Communication - 认同:自我塑造与展现

箴言 如果我们不爱自己,我们就无法爱别人, 如果我们不爱自己,我们也就不可能相信别人会爱我们. Nathaniel Branden —— <爱情心理学> 一.沟通和自我概念 我是谁?(第一步确认自己是谁? 可以从性格.外貌.兴趣.角色.价值等方面来谈,) 自我概念:你对自己所持有的相当稳定可靠的知觉. ——情绪状态.天分.喜好.厌恶.价值观.角色 自尊:是自我概念的一部分,是对自我价值的评估. 自我概念的特征: 自我概念是主观的 自我概念是抗拒改变 你是怎样变成现在这种沟通者的?你怎么产生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