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考之路(三)---组成原理

计算机的基本硬件系统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5大部件组成。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的底层内容的学习,了解学习它,对今后解决这个问题从根本上非常轻松的理解,然而在学习这块地内容时遇到了非常多关于进制的计算、系统来回处理数据的分析,都是相当不错的。非常有意思。主要是计算的语言里面仅仅有0、1,勾勒出了这么色彩缤纷的世界,真的是太奇妙啦,让我们通过学习这些基础内容来从还有一个角度来认识计算机。同一时候思考人类的智慧的结晶多么的不可深測,算法的巧妙,虽然引入了非常多的内容都是在为了更好的服务我们人类的生活、工作,我们能够结合生活中去理解它、使用它,相信对我们的影响不简单就是0、1,而是很多其它人类思维的转变、创造。

知识概览1:

host=li_shehe&albumId=224979094&photoId=8813210796">

知识概率2

易混易错点

数在计算机中的表示方法及编码--

易混易错点

计算机中的信息不仅有数据。还有字符、命令,当中数据还有大与小、正数与负数之分。计算机是怎样用“0”或“1”。来表示这些信息的呢?

1.计算机中数的表示形式

在计算机中,仅仅有数码1和0两种不同的状态,对于一个数的正、负号,两种不同状态,约定正数的符号用0表示,负数的符号用1表示,将符号位放在数的最左边。比如:N1=+1011,N2=-1011。因为MCS—51为8位单片机。即信息是以8位为单位进行处理的,且每一个存贮单元仅仅能存贮—个8位的二进制数,称为一个字节,假设用一个字节(即8位二进制数)来表示上述两个符号数,它们在单片机中可分别表示为:00001011和10001011,当中最高位为符号值,其余位为数值位。

最高位为0表示是正数,最高位为1表示是负数。

这样的计算机用来表示数的形式叫机器数。而把相应于该机器数的算术值叫真值。

值得注意的是:机器数和真值的面向对象不同。机器数面向计算机,真值面向用户,机器数不同于真值。

但真值能够用机器数来表示。

机器数是计算机中表示数的基本方法,机器数通常有原码、反码和补码三种形式。

(1)原码表示方法

用8位二进制数表示数的原码时,最高位为数的符号位,其余7位为数值位。

比如:真值为+120和-120的原码形式

[+120]原=01111000

[-120]原=11111000

对于零,能够觉得它是正零,也能够觉得它是负零,所以零的原码有两种表示形式:

[+0]原=00000000

[-0]原=10000000

8位二进制数原码表示范围为:11111111~01111111。即-127~+127。

(2)反码表示方法

在反码表示方法中,正数的反码与原码同样。负数的反码由它相应原码除符号位之外。其余各位按位取反得到。比如:

[+120]反=[+120]原=01111000

[-120]反=10000111

零的反码有两种表示方式,即:

[+0]反=00000000

[-0]反=11111111

8位二进制数反码表示范围为:10000000~01111111,即-127~+127。

(3)补码表示方法

补码的概念:先以钟表对时为例。如果如今的标准时间为5点整,而有一仅仅表却已是7点,为了校准时间,能够採用两种方法:一是将时针退2格,即7-2=5。一是将时针向前拨10格。即7+10=12(自己主动丢失)+5,都能对准到5点。可见,减2和加10是等价的,我们把(+10)称为(-2)对12的补码。12为模,当数值大于模12时能够丢弃12。

在字长为8位的二进制数字系统中。模为28=256,先看看下例:

01000000        64        01000000        64

+11110110     +246      -00001010      -10

1 00110110        54     1 00l10110        54

由此可见。在字长为8位情况下(64-10)与(64+246)的结果是同样的,所以(-10)和246互为补数。

在补 码表示方法中,正数的补码与原码同样。负数的补码由它相应原码除符号位之外,其余各位按位取反且末位加一得到。比如:

[+120]补=[+120]原=01111000

如今我们看一看(-10)的补码11110110如何求得。

正数的补码表示方法与原码同样

负数的补码求法:

1)利用反码求补码:反码加1。

如:

[-10]原=100010l0

[-10]反=11110101

[-10]补=11110110

2)利用原码求补码(直接求补法):找出原码中数值位的最右边的一个“1”,将这个“1”以及这个“1”右边各位保持不变。而将这个“1”左边各位按位取反。但符号位不变。

如:

[-10]原=100010l0

[-10]补=11110110

採用补码表示数,可将减法运算转换成加法运算。在补码表示法中,零的补码仅仅有一种表示法,即   [+0]补=[-0]补=00000000。对于八位二进制数而言,补码能表示的数的范围为-128~+127。

【例1-10】已知X=+1010B,Y=-1010B,写出它们的原码、反码和补码形式。

[+1010B]原=00001010B     [-1010B]原=10001010B

[+1010B]反=00001010B     [-1010B]反=11110101B

[+1010B]补=00001010B     [-1010B]补=11110110B

这些都非常easy,主要是考我们的细心程度,这两天体会到学习了自考看软考是轻松了。可是不得掉以轻心。自考考的是側重于记忆性的知识点多一些,而软考靠的是对问题的认识、分析、理解。对问题的认识我们要从根本上学习、理解,我们本该追本溯源。

对今后的学习相同也是,多问些为什么?往往能收到很多其它意想不到的说服自己的知识,那种感觉就是心里非常舒服、非常爽、也带劲。

时间: 2024-12-07 23:15:18

软考之路(三)---组成原理的相关文章

软考之路(五)---编译原理 概念篇

从组成原理到编译原理,都是相互联系的,学习的知识都是在层层推进,顺利成章的,整个软考的所有的知识都可以从计算机的发展(组成原理)--->软件的开发(软件工程)--->软件的算法设计(数据结构)-->高级语言写的系统--->在计算机上识别(编译原理)--->各个系统的背后数据的支持--->(数据库)---->---网络知识的应用---->网络基础--,可以把整个所有的软考的课本给串起来,这些都是构成现在丰富世界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当然由于机器语言由0.1组成,

我的软考之路(七)——数据结构与算法(5)之查找

上篇博文我重点介绍了八大内部排序,这篇博文(数据结构与算法的最后一课)重点介绍查找,我们依旧沿用上篇博文的风格,先简单介绍,再以例子重点讲解. 下面我们开始今天的旅行,首先祝你旅行愉快,呵呵. 静态查找 若查找目的是为了查询某个特定的数据是否在表中或检索某个特定数据的各种属性,则此类查找表为静态查找表. 1.顺序查找 基本原理:从表一端开始逐个和关键字进行比较,若找到一个记录和给定值相等,则查找成功,反之失败.再简单点就是,一个一个的比大小,看看是否相等. 例子: 顺序查找更适合于顺序存储结构和

软考之路--数据结构之线性表

数据就是数值,也就是我们通过观察.实验或计算得出的结果.数据有很多种,最简单的就是数字.数据也可以是文字.图像.声音等.数据可以用于科学研究.设计.查证等.结构,组成整体的各部分的搭配和安排,两者完美结合在一起,我们这样需要重新认识她,对她重新审视与定义:数据结构是程序设计的重要理论和技术基础,她所讨论的内容和技术,对从事软件项目的开发有重要作用,通过学习数据结构,我们学会从问题出发,分析和研究计算机加工的数据的特性,以便为应用所设计的数据悬着适当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及其相应的操作方法,为提高应

软考之路--开始的开始,我们都是孩子

为了软考,奋力一搏,没钱.没人脉.没背景,在人人自危的竞争中,要靠自己的真实力,这次考试我们积极备考,不打无准备之战,软考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软考通过这么简单,在软考的背后还隐藏着一个古老的秘密,那就是为了学习知识,在个人重构,机房合作,牛腩新闻发布系统等学习中,小伙伴们有没有这样的疑问,出现了很多问题,解决了,但是具体的原理自己并不是很理解,这个时候,软考来了,驾着五彩的云霞,翩翩来到你眼前,解决我们计算机体系知识不全的问题.在面临自考,等级考,软考,计算机学习,英语学习等犹如冰糖葫芦的串儿的

软考之路--像树一样活着

俞敏洪说: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像树一样的成长,即使我们现在什么都不是,但是只要你有树的种子,即使你被踩到泥土中间,你依然能够吸收泥土的养分,自己成长起来.当你长成参天大树以后,遥远的地方,人们就能看到你:走近你,你能给人一片绿色.活着是美丽的风景,死了依然是栋梁之才,活着死了都有用.这就是我们每一个同学做人的标准和成长的标准,开头小编先罗嗦一下,给各位小伙伴来一段心灵鸡汤,今天我们的知识点就从树开始说起. 树,原指木本植物之总名,主要由根.干.枝.叶.花.果组成.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在数据结构中树

软考之路(八)--- 大总结

软考考试伴随着24号完成了,但是学习才真正的开始,从整个准备软考过程,到考完,整体上来说时间对于自己来说还算是充裕的,收获是非常大的,不了解.不会的.模糊的知识越学发现越多啊,当然这期间的得与失,总结总结为Java的学习起到一个促进的作用. 自考PK软考PK专业课 非常重要的是自考的科目这次全部的通过,整个自考的过程对于非计算机系的我来说,算是极大程度上补充了很多计算机相关方面的知识,自考顺利成章的到软考,当看到软考的内容之后,心里多少有些底了,第一感觉:自考中大部分都学习过,解决了不怕不知道就

我的软考之路(九)——总结篇

经过两个月的备战,软考总算结束了.软考虽然结束了,但是还需要简单的总结一下得与失.我从时间安排,到讲课做真题简单的回顾一下软考的整个过程. 时间安排: 对于时间的安排,整个小组成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我就不在这里吐槽了.对于我来说,时间安排有点仓促,看书的时间是拿晚上的休息时间补过来的.看书让我将课本的概念性的知识简单的过了一遍,即补充了当初学习的不足,也恶补一下基本知识,不管对于软考,还是对于后面的继续学习都是有帮助的. 时间安排,没有什么合理与不合理.以松散的状态完成一项任务的时间是合理的

我的软考之路(五)——数据结构与算法(3)之图

图跟树一样,也是非线性结构,咋看起来有点复杂,其实它很简单.树具有层次关系,上层元素可以与下一个多个元素连接,但是只能和上层的一个元素连接.在图结构中,节点间的连接是任意的,任何一个元素都可以与其他元素连接. 图相对而言很简单,我们只介绍的图的遍历和最小生成树,现在我们开始. 遍历 1.概念 从图中某一个顶点出发,访问图中的每一个结点,并要求只能访问一次,不能重复访问. 2.方法 (1)广度优先遍历 基本思想:首先访问顶点,再访问顶点的全部未访问的邻结点,再访问邻结点的所有结点即可(类似树的层次

软考之路--从生活着手,看PV如何操作

PV操作,是软考当中一个很重要的考点,一听到这个名词,顿时赶脚高大上有么有,在软考的历年试题中,也不乏PV操作的身影,老师也对PV操作进行了一次讲课,那时年少,听得稀里糊涂,也不是很理解,在小编的理解当中,PV操作与信号量的处理相关,P表示通过的意思,V表示释放的意思.做过几套软考试题,看过软考视频,对PV操作有了一点傻傻的理解,PV操作属于操作系统方面的知识,在前面的博文中,小编介绍过进程和存储,这篇博文,小编主要和大家来学习一下PV操作的相关知识,小编会循着下面这张图的脉络,一一介绍,首先,

软考之路--用文字记录这个美丽的进程

进程,百度百科对她这样进行阐述,进程是一个具有一定独立功能的程序关于某个数据集合的一次运行活动.它是操作系统动态执行的基本单元,在传统的操作系统中,进程既是基本的分配单元,也是基本的执行单元.,在小编的理解世界中,进程就是一段程序的执行过程,就好比中午要去食堂吃饭,从十一教走到中快食堂的路上的这个过程,就是进程,纯属小编的个人傻傻的理解,有不同想法的小伙伴欢迎讨论交流,这篇博文,小编主要来讲解一下进程的相关知识,如下图所示,小编会根据下图的框架,进行一一讲解,用文字记录这个美丽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