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器算法--python实现

写在前面:

参考:

1  《统计学习方法》第二章感知机【感知机的概念、误分类的判断】   http://pan.baidu.com/s/1hrTscza

2   点到面的距离

3   梯度下降

4   NumPy-快速处理数据    属性shape:表示几行几列;   dot(a,b) 计算数组、矩阵的乘积

感知器算法

Python实现

#coding:utf-8
import numpy as np

class Perceptron(object):
    def __init__(self):
        self.study_step = 1    #学习步长即学习率
        self.study_total = 11   #学习次数即训练次数
        self.w_total = 1  #w更新次数
    #对数据集进行训练
    def train(self, T):
        w = np.zeros(T.shape[1]-1)  # 初始化权重向量为0 [权重都从0开始]
        b = 0  # 初始化阈值为0
        print ‘ W     X      W       B‘
        #训练study_total次
        for study in range(self.study_total):
            w_before = w    #训练前的w值
            b_before = b    #训练前的b值
            #训练
            for t in range(T.shape[0]):
                # 计算实际的y值,其期望值为T[0][2]
                X = T[t][0:T.shape[1]-1]   #X的值
                Y = T[t][T.shape[1]-1]     #期望值
                distin = Y*self.input_X(X, w, b)
                #判断X是否是误分类点
                if distin <= 0:
                    w = w + self.study_step*Y*X
                    b = b + self.study_step*Y
                    print ‘w‘,self.w_total,‘: x‘,t+1,w[0:w.shape[0]], ‘  ‘, b
                    self.w_total = self.w_total + 1

            #经过训练后w、b都不在变化,说明训练集中已没有误分类点,那么跳出循环
            if w_before is w and b_before == b:
                print ‘训练后,得到w、b:‘, w[0:w.shape[0]], ‘ ‘, b
                break
        return w,b
    #得出w*x+b的值
    def input_X(self, X, w, b):
        return np.dot(X,w) + b  #wwww**

    #由X去预测Y值
    def prediction(self, X, w, b):
        Y = self.input_X(X, w, b)
        return np.where(Y >= 0, 1, -1)

if __name__ == ‘__main__‘:
    per = Perceptron()
    #训练数据集,x1=(3,3),x2=(4,3),x3=(1,1), 对应于y1=1,y2=1,y3=-1
    T = np.array([[3,3,1],[4,3,1],[1,1,-1]])  #进行训练的数据集
    w,b = per.train(T)     #经过训练得到w\b

    X = np.array([3, 3])  # 对X进行预测
    Y = per.prediction(X,w,b)   #得到X的预测值
    print ‘X预测得到Y:‘,Y

  

时间: 2024-11-05 12:06:35

感知器算法--python实现的相关文章

Stanford大学机器学习公开课(三):局部加权回归、最小二乘的概率解释、逻辑回归、感知器算法

(一)局部加权回归 通常情况下的线性拟合不能很好地预测所有的值,因为它容易导致欠拟合(under fitting).如下图的左图.而多项式拟合能拟合所有数据,但是在预测新样本的时候又会变得很糟糕,因为它导致数据的 过拟合(overfitting),不符合数据真实的模型.如下图的右图. 下面来讲一种非参数学习方法——局部加权回归(LWR).为什么局部加权回归叫做非参数学习方法呢?首先,参数学习方法是这样一种方法:在训练完成所有数据后得到一系列训练参数,然后根据训练参数来预测新样本的值,这时不再依赖

人工神经网络之感知器算法

感知器作为人工神经网络中最基本的单元,有多个输入和一个输出组成.虽然我们的目的是学习很多神经单元互连的网络,但是我们还是需要先对单个的神经单元进行研究. 感知器算法的主要流程: 首先得到n个输入,再将每个输入值加权,然后判断感知器输入的加权和最否达到某一阀值v,若达到,则通过sign函数输出1,否则输出-1. 为了统一表达式,我们将上面的阀值v设为-w0,新增变量x0=1,这样就可以使用w0x0+w1x1+w2x2+…+wnxn>0来代替上面的w1x1+w2x2+…+wnxn>v.于是有: 从

感知器算法初探

今天学了感知器算法:Perceptron Learning Algorithm (PLA) 觉得自己应该回去重新学学线性代数QAQ 依旧是自己的理解为主…… 感知器算法是一种线性分类器,对于一个样本,它具有x={x1, x2, ..., xn}这些特征,每个特征具有一个权值w={w1, w2, ..., wn},所以这个样本的特征向量为X=∑xi*wi.分类集为y={y1, y2, ..., yn},所以设分类函数为y=f(X),感知器的目的是求一个函数g≍f. 假设现在有一系列样本,样本共两个

[转]感知器算法

原文地址:http://blog.csdn.net/u014403897/article/details/45024609 感知器算法 2015-04-13 13:26 521人阅读 评论(0) 收藏 举报  分类: 机器学习(10)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 引例:判断一个人是否长得帅??? 有如下feature: 身高,体重,三围,颜值,学习成绩(帅的人学习成绩好的少...为何要这么一个扯淡的特征下面会讲解)等等. 假设有一个标准:每一个评分项给予多少分的权重,

感知器算法

在logistic方法中,g(z)会生成[0,1]之间的小数,但如何是g(z)只生成0或1? 所以,感知器算法将g(z)定义如下: 同样令,和logistic回归的梯度上升算法类似,学习规则如下: 尽管看起来和之前的学习算法类似,但感知器算法是一种非常简便的学习算法,临界值和输出只能是0或1,是比logistic更简单的算法.后续讲到学习理论是,会将其作为基本的构造步骤.

机器学习——感知器算法实现

本次也是用processing3.0+写的,其官方网站https://processing.org/,建议直接看reference的例子进行学习. 感知器算法用的是我们老师给的ppt,实现的是二维的感知器,为了方便看,实际上多维的也是一样的: 运行效果是: 为了试验方便,我这是用了点击取点,键盘按一下t,大小写均可,下一个点的就是正例,按一下f,大小写均可,下一个点就是负例. 按s是开始进行学习度为1的迭代.结束会直接出直线,按2会出学习率为2的直线,迭代次数会打在程序底下,值是2. 代码仅供参

机器学习之感知器算法原理和Python实现

(1)感知器模型 感知器模型包含多个输入节点:X0-Xn,权重矩阵W0-Wn(其中X0和W0代表的偏置因子,一般X0=1,图中X0处应该是Xn)一个输出节点O,激活函数是sign函数. (2)感知器学习规则 输入训练样本X和初始权重向量W,将其进行向量的点乘,然后将点乘求和的结果作用于激活函数sign(),得到预测输出O,根据预测输出值和目标值之间的差距error,来调整初始化权重向量W.如此反复,直到W调整到合适的结果为止. (3)算法的原始形式 (4)Python代码实现 1 import

手写一个机器学习的入门算法-感知器算法

用4x+5y=2000作为分界线制造了100个点: 初始分界线为0,0: 经过1000轮纠正后,结果是: 22 x+31 y = 11876 对比结果4 x + 5 y = 2000 还是比较接近的.   刚开始更新w的那行代码搞错了,以为是用predict去纠正,其实应该用sample的真实值去纠正.   import random; def find_split(points): w=(0,0,0) for _ in range(1,2000): print 'w='+str(w); for

感知器算法(二分类问题)

下面是实验结果: main.m <span style="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font-size:14px;">data=[0 0 0;0 1 1;1 0 1;1 1 2;2 1 1;1 2 3;2 2 4;3 2 1]; data1=[6 6 7;6 7 2;7 6 6;7 7 8;7 8 9;8 6 7;8 7 6;8 8 8;8 9 5;9 7 7;9 8 9;9 9 5]; plot3(data(:,1),data(:,2),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