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子,参加了一次两期学员设计模式的活动。因为设计模式是面向对象里面一块很重要的知识。而且软考的时候也有考到。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它贴近我们的生活。所有的内容都像是生活的智者,总结的看似浅显的道理。但是用对了地方,就给你省去不少的弯路。
这里不写具体的知识点,总结一下 当时的感受。
机会靠自己
吃鱼和看人吃鱼是完全不一样的体验,经常听老师说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双赢思想、知己解彼、统合综效、不断更新。。这七个习惯第一个就是积极主动,而且是怎么都不会忘掉的程度。到做的时候却打了大大的折扣。当时米老师点名的说我不积极的时候,也点了其他人,但是他们都积极的抓住了这次机会,把自己的想法勇敢的展示给了大家。其实,并不是说你变成讲课的人就一定会学的非常好。但是好处肯定是有的,最起码注意力很集中,同学们的提问自己也会想着法的要解决。对于自己准备的资料印象也会特别深刻,而且将自己的观点讲给那么多人听,不也是让人挺有成就感的嘛。抓住了的才叫机会。
不好意思?别再自欺欺人了
有人说,不懂得拒绝无关紧要的事情,你就慢慢变成一个不重要的人。如果你不懂得拒绝一些东西,你就永远忙不完,而且忙人还总是做糊涂事,也做不了真实的自己。说白了,费力还不讨好。别让不好意思害了你,最佳的办法,就是知道自己必须在什么时候说“不”——向任何一个人,包括自己。别被不必要的不好意思给害了,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避免愚昧的一致性,给自己定一个底限,不轻易承诺,三思而后行。。。
智慧在身边,知识在眼前
那些天印象最深刻的还是老师问的几个单词,比如subject,为什么他可以在观察者模式里作为通知者。我们都知道subject在中学学习的时候有主题、科目的意思,而且没有其他词性的改变,所以在后面的学习,我们就理所当然的认为知道汉语意思就可以。可以经过米老师的剖析,sub-ject可以分为两部分sub有分支的意思,ject可以代表一个对象,合起来
就可以理解为,在它下面可能还有分支。由这个词联想到Object,是不是就知道为什么object只代表一个对象了。豁然开朗啊。要是没有米老师的这么一次次的引导,想问题的方式还是 会有很大的圈子性。转不出来。
小例子:怎么样快速把一个比你还要高大的人搬50米?一种情况:很多 影视剧中都有同伴喝醉酒,就会瘫成烂泥,然后清醒的人会费九牛二虎之力,各种拖拽,各种费劲儿。花费很长时间才能把他搬回家,场面相当壮观,相当搞笑。答案:清醒的人。
控制他的思想也就控制了他的行为。自己也是一样。思想琢磨不定,控制 的越多,离成功越近。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