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至简(周爱民)第一章读后感-------伪代码

一、大道至简第一章主要是讲了编程的精义,开篇讲了愚公移山之事,用伪代码形式写这个故事就是:

            goal--put  the mount away

            begin--input A B C...                (主要是参与移山的人选:(愚公)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孀妻)

            IF (A B C dead)                  (原文说我们死了,还有我们的子孙后代,这也因此构成了循环)

              a b c......

           until the mount put by people    (直到这座山被移走才停止)

   Break

      End

二、会或者不会写程序的问题

IF(自己知道在早上起床后需要: 如果天冷则先穿衣服后洗漱&&

       如果天热则可反之&&日复一日直到死亡)

    Then

    {

       你能编程了!

}

IF(如果有类似于生病、不能行动、以及意外的紧急

事件)

  Then

   {

   则当日可以略过,

那么你就可以开始向设计师发展

  }

End

三、程序=数据+算法

Begin(算法开始)

IF(你要完成一个程序)

Then

{

第一要务是先把事情分析清楚,事件先后
的逻辑关系和依赖关系搞清楚&&然后再去代码实现

}

end(算法结束)

四、语言

IF(你熟悉了一门语言)

then{

编程语言只有
喜欢与不喜欢的问题,没有会不会的问题。任何的一门语
言,你都可以在两周内掌握并开始熟练编程。因为任何的
一门语言,他们的底层函数库都是那么的相似,而他们
API 都是那样的依赖于操作系统。A 语言里有的,B 语言
里也基本都有。

}

End

 

时间: 2024-10-08 21:31:57

大道至简(周爱民)第一章读后感-------伪代码的相关文章

《大道至简》第三章读后感

在前面,我阅读了大道至简的前两章,今天我又阅读了第三章,通过阅读第三章,我对于编程和做人等方面又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 第三章中主要讲的是团队以及团队的领导者.作者指出对于一个团队而言最少以三个人为规模.三个人便有了团队的一些基本特性:主从,监督和责任.一个人的开发可以成功,这取决于个人的努力.两人的小组如果能相互支撑可以获得成功的,而三个人呢就得选了领导不是要程咬金一样的牛人而是要李离一样的牛人,项目完成不了切脑袋的是倒不必做递交辞呈的勇气总是要有的.当然并不是说项目没有做成功就一定要递交辞

一个团队需要什么——《大道至简》第三章读后感

<大道至简>第三章中讲的是团队,team.那么什么是一个团队呢?<汉书>中说“言三人为众”,是指三个人就能成为众,算是一个团队了.团队是由基层和管理层人员组成的一个共同体,它合理利用每一个成员的知识和技能协同工作,解决问题,达到共同的目标.团队为什么至少要以三个人为规模呢?首先,一个人算不得团队,只能称作个体.而两个人相互作用.相互依赖,也不能算作团队.尽管在以前,一个人或两个人也能取得成功,例如江王民先生一个人开发的反病毒软件.但在当今社会,工程日益庞大,其中涉及到的工作,绝不是

大道至简第一章读后感----伪代码实现

import.java.大道至简.*; import.java.愚公移山.*; public class Yugongyisha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while(山不平) { if(愚公未死) 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else if(愚公死) { if(子孙存在) { 子孙继续完成先人的移山; 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 else   { System.out.println("子孙断代,山不平!"); b

《大道至简》第一章读后感(伪代码)

public class 读后感{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提出问题: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愚公为团体的项目组织者.团体经理.编程人员.技术分析师等//子孙荷担者三人为三名技术人员//遗男为外协//目标:指通豫南,大于汉阴//解决方法: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int 愚公:int 子:int 孙:while(太行王屋山未移走){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子孙++: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

《大道至简》第6章读后感

随着时间的推进,已经读到了<大道至简>的第六章,使我了解了从编程到过程的一些具体的内容,本章开头引用了<列子>中的一句话:“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意思是:得到它 的精髓却忘记了它的粗,在它内部却忘记了它的外部:只能看到能见到的东西,而不能看到那些看不到的东西.这话非常有深意,这是告诉我们,不要以偏概全,若 想了解一个东西,就需要完完全全的去了解,从方方面面. 第一节,作者提到了自己以前的经历,当年的作者也是一个执着的开发人

信1403-2班程怀远20142897《大道至简》第五章读后感

<大道至简第五章>读后感 “虚有其表耳.” ——<明皇实录> 随着时间一天天的过去,我们的Java语言学习几近了尾声,<大道至简>这本书也已经读了很多遍,最后一章讲的是过程,题目就是失败的过程也是过程,那么究竟是过程重要还是结果重要? 有的人说是结果重要,对于程序员来说那么就是最终程序的实现了,但是实现的过程我们能忽略吗?对于程序员来说显然是不能的.所以说过程同样重要,或许客户给对于我们的要求就是只要你能实现最终的目的就好了,但是一个好的程序员是不会仅仅局限于“实现”的

《大道至简》第五章读后感

失败的过程也是过程,我觉得这句话很有深意,阅读完大道至简第五章,我又有了很深的感触. 首先是“做过程不是做工程”,过程是为了实现某种目的而经历的一些事情,过程有很多种,虽然经历了某种过程,但不一定能实现某种功能.做完过程的每一个阶段,并不等于做工程.做过程不是做工程的精义,也不是最终目的. 然后是“做过场”,做过场就好像是一种形式一样,做了没必要做的事情,就是浪费时间. 做工程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客户的要求,工程只是一种实现的途径.最初做开发的前辈们,不用什么工程或者过程,也一样编出了程序,也一样解

《大道至简》第六章读后感

语言只是工具,就像在第一章中提到的那句话“成天讨论这门语言好,或者那门语言坏的人,甚至是可悲的.”语言是用来实现我们想法的工具,仅此而已. 就像自然界中永恒的定律:弱肉强食.这句话从自然界起源到现在都无可置疑,而“程序=算法+结构”这个等式在开发的世界里也有着相同的地位. 经过无数次实践的积累,方法也就呼之欲出.随着一遍遍的回顾.理解和分析,经验也在不断地增加.这不是你不断写代码就能实现的,不断地写只会让你的错误越来越多,你甚至会在同一个地方跌倒无数次,你以为你得到的是经验,实际上,你只是在浪费

《大道至简》第六章 读后感

<列子.说符>中说:“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这句话是说:得到了它的精微,而放弃了它的粗略,省察其内部而忘却其表象,看见了他所应当看见的地方,而没有看见他不必看见的地方,考察了他所应当考察的地方,抛弃了他所不必考察的地方. 我现在大二,已经学习了c++,java等编程语言.不知道有没有人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语言”到底是什么?这听起来有点可笑,但是我们又给不出一个明确的回答.<大道至简>的作者向我们揭示了答案:语言是一种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