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如何阅读一本书》乱摘

2016.05.17 – 05.28

《如何阅读一本书》

- 莫提默?J.艾德勒 & 查尔斯?范多伦 著

- 郝明义 朱衣 译

如何第一次读本书?

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体经验:对一本难读的书抱有高度期望,以为它能启发我们,结果却只是在徒劳无益的挣扎而已。

05.17

Part1 阅读的层次

1 阅读的活力与艺术

本书读者对象。这本书是为那些把读书的主要目的当作是增进理解能力的人而写。

主动阅读。阅读是一种活动,那就必须要有一些主动的活力。完全被动,就阅读不了 —— 我们不可能在双眼停滞、头脑昏睡的状况下阅读。阅读有主动、被动之对比。阅读越主动,效果越好。[这个读者比另一个读者更主动一些,他在阅读世界里面的探索能力就更强一些,收获更多一些,因而也更高明一些。读者对他自己,以及自己面前的书籍,要求的越多,获得的就越多]

阅读的艺术在尽可能掌握住每一种讯息的技巧。成功的沟通都发生于作者想要传达给读者的讯息,刚好被读者掌握住了。作者的技巧与读者的技巧融合起来,便达到共同的终点。读者想“接住”作者多少意念完全看他在阅读时多么主动,以及投入不同心思来阅读的技巧如何。[是么?]

只有一种方式是真正地在阅读。没有任何外力的帮助,你就是要读这本书。你什么都没有,只凭着内心的力量,玩味着眼前的字句,慢慢地提升自己,从只有模糊的概念到更清楚地理解为止。这样的一种提升,是在阅读时的一种脑力活动,也是更高的阅读技巧。这种阅读就是让一本书向你既有的理解力做挑战。[这适合循序渐进方式读更高层次的书籍,而不适合一开始就读最高层次书的情况 —— 大神读书法]

阅读艺术。这是一个凭借着头脑运作,除了玩味读物中的一些字句之外,不假任何外助,以一己之力来提升自我的过程。你的头脑会从粗浅的了解推进到深入的理解。而会产生这种结果的运作技巧,就是由许多不同活动所组和成的阅读的艺术。

阅读意义。[1]凭我们的阅读技巧与聪明才智一下子便能融会贯通的读物能增加我们的资讯,却不能增进我们的理解力,因为我们的理解力已经与他们完全相当了。[2]试着读某样一开始并不怎么了解的东西。这个东西的水平就是比阅读的人高上一截。这个作者想要表达的东西,能增进读者的理解力。这种双方水准不齐之下的沟通,肯定会发生,否则,谁都永远不可能从别人身上学习(理解更多的事情,而不是记住更多的资讯 —— 和你已经知道的资讯在同一水平的资讯)到东西。

05.18

书呆子。读错了许多书。好读书、读得广却读不懂/通。

主动阅读因子。思考只是主动阅读的一部分。一个人在阅读时还必须运用他的感觉和想像力。必须观察、记忆、在看不到的地方运用想像力。再者当然是训练有素的分析、省思能力。

2 阅读的层次

阅读规则。一般来说,阅读的规则使:阅读越多,效果越好。至少在阅读超越我们能力的某些书时,花一点力气就能让我们从不太了解的进升到多一些了解的状态。

四种层次阅读。阅读的层次是渐进的。[1]基础阅读 —— 认得字及字的意思[克服了这个层次阅读中的困难,往往能让我们阅读得更快一些];[2]检视阅读 —— 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项阅读的功课(在规定的时间内找出一本书的重点。从表面去观察这本书,学习到光是书表面交给你的一切);[3]分析阅读 —— 分析阅读就是全盘的阅读、完整的阅读、优质的阅读,你能做到的最好的阅读方式[一定要阅读这本书成为你自己为止。分析阅读是特别追求理解的。];[4]主题阅读 —— 在做主体阅读时,阅读者会阅读很多书,而不是一本书,并列出这些书的相关之处,提出一个所有书都谈到的主题。借助所阅读的书,主题阅读者要能够架构出可能在哪一本书中都没有提出过的主题分析。

3 阅读的第一个层次:基础阅读

基础阅读的四个阶段。[1]阅读准备阶段 —— 相当于学前教育或幼稚园的学习经验;[2]认字 —— 相当于一年级学生典型的学习经验;[3]词汇的增长及对课文的应用 —— 通常(非绝对)是在四年级结束时就应该学会的方法,即有能力轻松的阅读交通标志,或图片说明,填写政府有关简单的表格等等;[4]小学或初中毕业 —— 几乎可以阅读所有的读物,但还不够“老练”。只有当一个孩子精通了基础阅读的四个阶段,才是他准备迈进更高层次阅读的时候。只有当他能够自己阅读时,他才能够自己开始学习。也只有这样,他才能变成一个真正优秀的阅读者。

学校。一个人文素养优良的高中,就算什么也没做,也该培育出能进行分析阅读的读者。一个优秀的大学,就算什么也没贡献,也该培养出能进行主题阅读的读者。一个人不应该花4年的时间留在研究所只是为了学习如何阅读。思念研究所时间,再加上十二年的中、小学教育,四年的大学教育,总共加起来是二十年的学校教育。其实不应该花这么长的时间来学习如何阅读。如果真是如此,这中间必然出现了大问题。[同意]

4 阅读的第二个层次:检视阅读

05.19

阅读层次渐进性的重要性。事实上,除非你能精通基础阅读,否则就无法进入检视阅读的层次。[你在阅读一位作者的作品时要相当顺手,用不着停下来检查许多生字的意思,也不会被文法或文章的架构阻碍住。虽然不见得要每句每字都读得透彻,但你已经能够掌握主要章节和句子的意义了]

检视阅读方式。对于初学者来说,检视阅读可分为两个步骤。[1]有系统的略读或粗读 —— 略读或粗度是检视阅读的第一个层次,此时脑海中的目标是要发现此书值不值得多花时间去阅读。[2]粗浅的阅读 —— 头一次面对一本难读的书的时候, 从头到尾先读完一遍,碰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来查询或思索。

有系统的略读或粗读建议[1]先看书名页,然后如果有序则先看序 —— 特别注意副标题,或其他相关说明或宗旨,或是作者写本书的特殊角度;[2]研究目录页 —— 对这本书的架构做概括性的理解;[3]如果书中附有索引,也要检阅一下 —— 快速评估一下本书涵盖了哪些议题范围,以及提到的书籍种类和作者等。[似对阅读丰富的人来说才有用][4]如果那是本包着书衣的新书,不妨读一下出版者介绍 —— 判别该书是否只是瞎吹牛。[老狐狸才能判断][5]从你对一本书的目录概略,甚至有点模糊的印象当中,开始挑几个看起来与主题息息相关的章节来看 —— 可读章节摘要。[6]把书打开,东翻翻西翻翻,念个一两段,有时候连续几页,但不要太多 —— 留意主题的基本脉络。

[对于按照如此套路出牌的书籍还是挺有用的]

阅读速度。检视阅读的两个方式都需要快速阅读。许多人的阅读速度太慢,应该要读快一点。但是,也有人的阅读速度太快了,应该放慢一些才行。我们不应该一味求快,而忽略目前能掌握的程度 —— 即依照读物的性质和复杂程度,而让你用不同的速度来阅读。

阅读速度和理解速度。阅读速度和理解速度要匹配。阅读一本书时,慢不该慢到不值得,快不该快到有损于满足和理解。

检视阅读时提问参考[1]这是一本什么书?[2]整本书在谈论什么?[3]作者是借着怎样的架构来发展他的观点或陈述他对这个主题的理解的?[架构笔记]

5 如何做一个自我要求的读者

在阅读时保持清醒或昏昏入睡,主要看你阅读的目标是什么。如果你的阅读目标是获得利益 —— 不论是心灵或精神上的成长 —— 你就得保持清醒。这也意味着在阅读时要尽量保持主动,同时还要做一番努力 —— 而这番努力是有回报的。

主动阅读的基础/分析阅读的四个阶段。在阅读时要提出问题来 —— 在阅读的过程中,自己必须尝试去回答的问题。关于一本书,一定要提出四个基本问题。[1]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谈论什么?[2]作者细部说了什么,怎么说的?[3]这本书说的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4]该书跟你有什么关系? —— 资讯?有意义否?启示?找到启示。[在阅读的过程中,要记得去提出这些问题。要养成这样的习惯,才能成为一个自我要求的阅读者。除此之外,你还要知道如何精确、正确的回答这些问题。如此训练而来的能力,就是阅读的艺术][窃以为,提问可不限于这4个问题]

如何让一本书真正属于你自己。就一本书来说,付钱购买的动作不过是真正拥有一本书的前奏而已。要真正完全拥有一本书,必须把这本书变成你自己的一部分才行,实现该目标的最好方法是 —— 写出你在书中读出的言外之意。

笔记。[1]架构笔记 —— 检视阅读时的三问;[2]概念笔记 —— 检视阅读时记录作者的观点/定义;[3]辩证笔记 —— 针对一场讨论情境的笔记,对一个已经熟练同时读好几本相同主题的书籍的阅读者。

培养阅读的习惯。所谓艺术或技巧,只属于那个能培养成习惯,而且能依照规则来运作的人。这也是艺术家或任何领域的工匠与众不同之处。要养成习惯,除了不停作练习之外,别无他法。

Part2 阅读的第三个层次:分析阅读

1 一本书的分类

[这只怕是在买书前/时就知道的哦,只是有无留意该问题;还有就是读者知不知道有哪些类型或者每种类型的含义。]

05.20

书籍的主要分类方法。虚构的小说类;传达知识,说明性的论说类。

书籍分类原则。理论型 VS 实用型。理论型的书是在教你这是什么,实用性的作品是在教你如何去做你想要做的事情,或认为应该做的事情。[区分书是实用型还是理论型]

知行要让知识变成实用,就要有操作的规则。我们一定要超越知道这是怎么回事,进而明白如果我们想做什么,应该怎么利用它

理论性作品分类。照传统的分法,理论性的作品会被分为历史、科学和哲学等等。

2 透视一本书

分析阅读的第一个阶段 —— 整本书在谈论什么的四个规则[1]依照书本的种类和主题分类。[2]用最短的句子说出整本书在谈论什么。[3]按照顺序与关系,列出全书的重要部分。将全书的纲要列出来之后,再将各个部分的纲要一一列出。[4]找出作者要问的问题,或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这些规则下的各自的技巧]

书的骨架。每一本书的封面之下都有一套自己的骨架。作为一个分析阅读的读者,你的责任就是要找出这个骨架。一本书出现在你的面前时,肌肉包着骨头,衣服裹着肌肉,可说是盛装而来。你用不着揭开它的外衣,或是撕去它的肌肉,才能得到在柔软皮下的那套骨架。但是你一定要用一双X光般的透视眼来看这本书,因为那是你了解一本书,掌握其骨架的基础。知道掌握一本书的骨架(架构)是绝对需要的,这能带引你发现阅读一本书的第二及第三个规则

好书。一本书是一个艺术作品。一本书是一个有特别技巧的人所做的成品,他的创作就是书。一本好书,就像一栋好房子,每个部分都要很有秩序地排列起来。每个重要的部分都要有一定的独立性。最好的书都有最睿智的架构(虽然它们通常比差一点的书要复杂一些,但它们的复杂也是一种单纯,因为它们各个部分都组织得更完善,也更统一)。真的是跟人或动物一模一样的 —— 血肉,就是为纲要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解释,或是我们有时候所说的解读。血肉,为全书增添了必要的空间与深度。

05.21

作者的架构指引是参考。同样的基本情节,一位作者写出来的是好故事还是坏故事,端看他如何装点这副骨架。一个作者最好的计划,就像人或老鼠经常在作的计划一样,常常会出错。你可以借着作者对内容指引的提示来读,但永远要记得,最后找出一个架构是读者的责任,就跟作者当初有责任要设计一个架构一样。只有当你读完整本书时,才能诚实的放下这个责任。[准确与否看功底]

3 与作者找出共通的语义

分析阅读的第二个阶段 —— 一本书到底在说什么的规则(诠释一本书)[5]找出关键字,透过它们与作者达成共识。[6]将一本书中最重要的句子圈出来,找出其中的主旨。[7]找出作者的论述,重新架构这些论述的前因后果,以明白作者的主张。[8]确定作者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是未解决的,哪些是作者认为是他自己无法解决的。

单字VS词义。一个单字可能有很多意义,特别是一个重要的单字。如果一个作者用了这个单字是这个意义,而读者却读成了另外一个意义。那这个单字就在他们之间擦肩而过,他们双方没有达成共识。[高手写书,已经渗透到单字上]

沟通。一个人努力想要跟别人(有可能是机器或动物)分享他的知识、判断与情绪。只有双方对一些事情达成共识,譬如双方都对一些资讯或知识都有分享,沟通才算成功。为了达成完全的沟通,最重要的是双方必须要使用意义相同的单字,双方找出共通的单字的词义时,沟通就完成了,两颗心也奇迹似的拥有了相同的想法。[By the way]

语言的具有障碍作用。语言并不是完美的传递知识的媒介,因而在沟通时也会有形成障碍的作用。我们可以期望一个好作者尽可能穿过语言不可避免所形成的障碍,和我们接触,但是我们不能期望只能由他一个人来完成这样的工作。我们应该在半途就应该跟他相会。[By the way]

4 判断作者的主旨

提案。一个人提案,就是声明他准备按照某种模式做事的意图。书里的提案,也就是主旨,也是一种声明。那是作者在表达他对某件事的判断。

句子与主旨。在一个又长又复杂的句子里,区分出不同的主旨是很重要的。在区分句子与主旨之间,它们并不是一对一的关系。不只是一个单一的句子可以表达出不同的主旨,不管是有歧义的句子或复合句都可以,而且同一个主旨也可以用两个或更多的句子来表达。

05.23

文法知识。[语法。语言的结构方式。包括词的构成和变化﹐词组和句子的组织。]对一个阅读者来说,有一些文法的知识是必要的。除非你能通过语言的表象看出其中的意义,否则就无法处理有关词义、主旨与论述即思想要素的问题。只要文字、句子与段落是不透明的、未解析的,他们就是沟通的障碍,而不是媒介。你阅读了这些字,却没有获得知识。

怀疑书本。怀疑是智慧的开始,从书本上学习跟从大自然学习是一样的。如果你对一篇文章连一个问题都提不出来,那么你就不可能期望一本书能给你原本没有的视野

了解作者的话的衡量标准。“用你自己的话来说”,是测验你懂不懂一个句子的最佳方法。如果要求你对作者的写的某句话作解释,你只能照抄或者作小小的修改的话,你最好怀疑自己是否真的了解了这句话。

论述。[论述即理论性的描述,对某一或者许多问题、事件、研究等进行单一的或者归纳性的阐述并提出其中存在的问题或者解决的方法加以自己的话进行叙述。]不论读什么样的书,读者的任务都是一样的。如果书中有论述,你应该知道是些什么论述,且自己能用简洁的话将其描述。

5 公正地评断一本书

受教是一种美德。[By the way]

分析阅读的第三个阶段 —— 作者说得有道理否?除非你确定读得很明白了,有比较准确的理解了,否则就不要对作者的书中的关键进行评论。只有对分析阅读的前两个阶段做得很好时,才能比较自由的评论一本书,也有责任这么做。毫无理解便同意是愚蠢,还不清楚便反对也是无礼。[9]在你说出我“同意”、“不同意”或“我暂缓评论”之前,一定要肯定自己了解了。[11]尊重个人观点和知识的不同,在做出评断之前,都要找出理论基础。

6 赞同或反对作者

05.24

一场辩论是不会为假设争论的。[By the way]

本书中的阅读规则这是规则使一个理想化的阅读。没有多少人用过这样的方法来阅读一本书。而使用过这些方法的人,也可能无法使用所有的规则去读许多书。无论如何,这些标准只是衡量阅读层次的一个理想标准。你是一个好读者,就能够达到你应该到达的阅读层次

阅读量与质。一个读得广泛却读不精的人,与其值得赞美,不如值得同情[好伤人]。伟大的作者经常也是伟大的读者,但这并不是说他们阅读所有的书。只是在我们的生活中,阅读时不可或缺的。在许多例子中,他们所阅读的书比我们在大学念的书还要少,但是他们读得很精。因为他们精通自己所阅读的书,他们的程度就可以跟作者相匹敌。他们有权被称作权威人士。在这种情况下,很自然地,一个好学生通常会变成老师,而一位好的读者也会变成作者。[根据寡人的理解,这里的“少”应该还是挺多的 —— 比起粗略浏览书的速度来说少很多而已]

7 辅助阅读

许多伟大的作品不只是相互有关联,而且在写作时还有先后顺序,这都是不该忽略的事。阅读彼此相关的书籍,依照写作的时间顺序来读,对你了解最后写的作品有很大帮助。

05.25

导读。除非先读完了这本书,否则不要先看导读。

工具书(如字典和百科全书)。要善用工具书,首先要明确自己想要知道什么?然后要知道在哪里能够找到你所想知道的答案(对主要的工具书有一个全盘的了解 )。然后了解下该工具书内容的组织形式。

Part3 阅读不同读物的方法

1 如何阅读实用型的书

解决实际问题。任何实用书都不能解决该书所关心的实际问题。一本理论型的书可以解决提出的问题,而实际问题唯有用实际行动(加上自己的想法)来解决。解决实际问题除了理性思考外,情感也是重要的因素。没有人在没有受到感动的情况下却认真的采取实际行动的

阅读实用书时的两个提问[1]作者的目的是什么?[2]作者建议用什么方法达到这个目的?

05.26

2 如何阅读历史书

回忆有困难。一个人要回忆他亲眼见到的事,将过去重新整理出来很困难 —— 就是一个小小的单纯的事情也不同意。

历史的真相。无论如何,我们认为每一种历史的写作都必定是从某个观点出发的。若为追求真相,我们必须从更多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历史才行。

3 如何阅读科学与数学

数学语言。数学拥有自己的词法、语法与句法(数学也是一门语言),初学者一定要学会这些东西。数学是一门优美、能满足智力的一门学问。

4 如何阅读哲学书

好奇心。成人的好奇心再于是否如此,小孩则偏向于为什么如此。成人复杂的生活阻碍了寻找真理的途径。如果要学习哲学家们 —— 提问要有孩子气般的单纯,而回答时却要成熟和睿智。[By the way]

阅读哲学的提示。阅读任何哲学作品时,最重要的就是发现问题,或是找到书中想要回答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详细说明出来了,也可能隐藏其中。不管是哪一种,都要试着将其找出来。阅读哲学书籍时跟作者写哲学书籍时所用的方法是一样的,哲学家在面对问题时,除了思考外,什么也不能做。[is it?]厘清自己的思路,形成自己的评论立场。

5 如何阅读社会科学

社会科学。社会科学的部门中通常包含了人类学、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学。大部分有关法律、教育、公共行政的作品,及一部分商业、社会服务的作品,再加上大量的心理学作品,也都适合社会科学的定义。

Part4 阅读的最终目标

1 阅读的第四个层次:主题阅读

主题阅读的前提。已经检视了相当多的书,你至少对其中一些书在谈论什么有点概念了,而且你也有想要研究的主题了。且,主题阅读要能面面俱到,而自己并不预设立场。

2 阅读与心智的成长

如果你的阅读目的是想变成一个更好的阅读者,你就不能摸到任何书或文章都读。如果你所读的书都在你的能力范围之内,你就没法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窃以为,非也]。你必须能操纵超越你能力的书,或像我们所说的,阅读超越你头脑的书。只有那样的书能帮助你的思想增长。除非你能增长心智,否则你学不到东西。[辨别哪些书能够帮你增进阅读能力]

读一本好书[1],成功地阅读了一本难读的好书之后,你的阅读技巧必然增进了。[2],长期来说,一本好书能教你了解这个世界以及你自己。你不只更懂得如何读得更好,还更懂得生命。你变得更有智慧,而不只是更有知识。你会成为一位智者,对人类生命中永恒的真理[does it have?]有更深刻的体认。可以让你学习的书 —— 学习如何阅读,如何生活。只有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甚或万分之一的书籍合乎这样的标准。好的阅读,也就是主动阅读,不只是对阅读本身有用,也不只是对我们的工作或事业有帮助,更能帮助我们的心智保持活力与成长。[啥是心智?]

Part5 总结

图示归纳

05.21

(1) 阅读层次参考

(2) 检视阅读方式和提问参考

05.24

(3) 分析阅读的三个阶段

05.28

(4) 主题阅读的两个阶段

[感觉主题阅读这几个步骤很容易造就胡说八道和以自我观念为中心的人]

[2016.06.09 - 23:28]

时间: 2024-08-05 12:08:12

读《如何阅读一本书》乱摘的相关文章

读《程序员的自我修养 —— 装载与动态链接》乱摘

2016.05.14 – <程序员的自我修养 -- 链接.装载与库>的装载与动态链接部分. - 余甲子 石凡 潘爱民编 个人选读笔记 - 学点表皮. 05.14 PART II 装载与动态链接 1 可执行文件的装载与进程 1.1 进程虚拟地址空间的大小 每个进程拥有自己独立的虚拟地址空间,该虚拟地址空间的大小由计算机的硬件平台决定,具体地说是由CPU的位数决定的(地址线 -- C语言中的指针所占空间).硬件决定了地址空间的最大理论上限,即硬件的寻址空间大小,如32位的硬件平台决定了虚拟地址空间

程序员的自我修养-装载、链接与库【原创】

读了这本书之后,对于最基本的程序的编译.链接与装载,还有运行库.API.页映射.VMA等很多基本的概念有了拨云见雾的感觉,确实是一本好书.搞C++开发也近五年了,读了这本书之后发现自己对很多基础知识还是比较薄弱,还有待加强,打好地基才能撑得起高楼大厦.正好最近有在学思维导图,所以就用XMind画了一幅读书笔记,以便自己日后回忆,也共享出来,希望对其他想读或读过这本书的同学一点帮助! (这里传不了附件, 只能上传图片了,xmind文件放到我文件列表了,有需要的可以下载.http://files.c

读《程序员的自我修养》感受

这书不错,链接-装载-库 我觉得是很底层的东西.比如很多人闭着眼睛都能写出来的hello world(当然不包括brianfuck,如果你会,你真的闹残了吗= =), 其实链接编译器做了很多,不然就哪来的printf,这IO初始化也是CRT(c runtime)库完成的.堆栈的初始化,还有系统装载让程序运行等等.涉及很多. 书里后面就讲了一个CRT库,自己写一个,感觉不错,学了很多.比如malloc,free的实现,话说还是跨平台的.当然库很小,功能不多,不过写这个也可以学学算法.内存的分配,这

程序员的自我修养—链接、装载与库pdf

下载地址:网盘下载 内容简介 编辑 <程序员的自我修养:链接.装载与库>对装载.链接和库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并且辅以大量的例子和图表,可以作为计算机软件专业和其他相关专业大学本科高年级学生深入学习系统软件的参考书.同时,还可作为各行业从事软件开发的工程师.研究人员以及其他对系统软件实现机制和技术感兴趣者的自学教材. 媒体评论 编辑 这是一本深人阐述链接.装载和库等问题的优秀图书,读来让人愉悦,你从巾可以清晰地了解程序的前世今生,彻底理解敲人的代码如何变成程序任系统中运行.通读本书不管对于开发

《程序员的自我修养》第三章学习笔记

1,  编译器编译源代码生成的文件叫做目标文件. 从结构上说,是编译后的可执行文件,只不过还没有经过链接 3.1 目标文件的格式 1,可执行文件的格式: Windows下的PE  和   Linux下的ELF 2,从广义上说,目标文件与可执行文件的格式几乎是一样的,所以广义上可以将目标文件与可执行文件看成是一种类型的文件. 3,可执行文件,动态链接库,静态链接库都按照可执行文件格式存储(Windows下是 PE-COFF格式,Linux下是ELF格式). 4,Linux下命令: $: file 

读书笔记:程序员的自我修养-----第一章(综述)

题前:30--45天读完,一周至少3篇读书笔记.不能坚持,不再联系,不再找你. 一. hello world 程序引出的问题,看40天后,再回来看看自己的答案,提升多少. Q1:程序为什么要被编译器编译之后才可以运行?   A1 : 系统执行的机器语言,即二进制文件,程序是文本文件需要编译之后,由链接器链接需要的基本库生成二进制文件. Q2: 编译器在把C语言程序转换成可以执行的机器码的过程中作了什么,怎么做的?   A2: 预处理,汇编器生成汇编文件,编译器生成目标文件,链接器链接生成可执行文

程序员的自我修养笔记

1,为什么内存需要分段和分页机制? 早起的计算机中,程序都是直接运行在物理内存上的.这样做有几个问题: 1)地址空间不隔离,计算机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没有办法保证,由于所有的程序都可以访问物理内存,恶意的程序可以很容易修改其他程序的内容,达到破坏的目的. 2)内存使用效率低,当前执行的程序(列入进程A)必须被整个装载到内存中执行,如果需要执行另一个程序时,发现内存空间不足,则需要将进程A的数据整体换出到磁盘. 3)程序运行的地址不确定 为了解决上述的三个问题,引入了虚拟地址.分段和分页的概念. 有了

《程序员的自我修养》读书笔记 -- 第三章

第三章 目标文件里有什么 3.1 目标文件的格式 1.目标文件就是源代码编译后还未进行链接的中间文件.因为目标文件与可执行文件的内容和结构很相似,所以一般跟可执行文件的存储形式相同,Linux下统称为ELF可执行文件.动态链接库与动态链接库也使用可执行文件格式存储. 2.ELF文件标准里面把ELF文件归为4类: l  可重定位文件(这类文件包含代码和数据,可被用来链接成可执行文件,静态链接库属于此类.如linux下的.o文件和windows下的.obj ) l  可执行文件(这类文件包含可直接执

一个程序员的自我修养

在网上看到一篇程序员的自我修养,深以为然,不禁摘录一些,勉励自己 一个好的开发人员,应该能够全面.高效.严谨的去处理任何软件程序和业务问题,成为一个好的开发,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不过无论这个话题如何开展,基础两个字必不可少,虽然代码量是衡量开发能力的重要指标,但仅能够熟练的进行代码编写是不够的,更要能深刻的理解技术原理和业务逻辑,扎实的个人基础和技术基础往往会促进代码的编写,更游刃有余的解决问题. 下面说的一些基础,可能绝大部分开发人员都不会在意甚至忽略,但恰恰这些才是开发大厦的基石. 1.科

程序员的自我修养:(1)目标文件

程序员的自我修养:(1)目标文件 1.目标文件 1.1 编译与链接 在使用像Visual Studio或Qt Creator等IDE时,通常有一个叫做"构建"的按钮.当编辑完成要运行和测试时点一下它,程序就能跑起来了,所以我们很少关心编译和链接.其实,编译和链接合并在一起就称为 构建(Build).简单的一次按键,实际背后却是异常复杂的过程: 预编译(Preprocessing) 编译(Compilation) 扫描:算法类似有限状态机(FSM),将字符转换成Token. 语法分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