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经理之新任项目经理的五项修炼

恭喜恭喜!你提升了!欣喜若狂之后,你有些困惑,有些心虚:“我能胜任吗?”压力和挑战让你有些招架不住。你可能是一名出色的专业人士,此前一直作为团队的成员而工作,但从来没有领导过一个团队。你发现突然之间你要负责一个时间紧迫的项目,并要为十几个甚至几十个人扮演协调员的角色,而你几乎对此毫无准备。

   
  对许多人来说,从团队的普通成员到担任团队领导是一个重大而艰难的转折。它可以加速你的上升势头,也可以毁掉你的整个职业生涯。人们往往是在经历挫折之后,才最终领会“领导”的涵义。作为团队的领导,你必须掌握五条:管理过程;树立威信;边学习边领导;领导每个人;适度民主。 
   
  关键是管理过程 
   
  首先要学会如何授权,都亲自做就不是经理 
  对许多人来说,获得晋升后的第一反应是承担更多的工作。在他们心目中,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完成从未承担过的重要任务。这些人常常用“一手包办”代替了思考。对于他们来说,最大的挑战就是改变工作方式。因为你一向是亲自动手的,所以问题解决起来并不困难。但你必须学会让别人帮你解决问题。 
   
  康新德就落入了亲力亲为的陷阱。他在生产部做了两年,最近被提升为项目经理,领导一个11人的团队。起初,每当他看到小组的进度落后了,就会挽起袖子亲自上阵。可是他做得越多,手下的人就做得越少,也越来越缺乏积极性。他们会把工间操的时间拖得很长,对显而易见的问题也要等待特别的指示。 
   
  康本以为自己是在帮助组员们,但组员们则认为这是在暗示他们干活太慢:“瞧,我比你们干得快。”康很快意识到自己的工作不是替整个小组完成任务,而是提供方向、动力和工具。实际上每一位领导人最终都会认识到这一点。这是一个简单的教训,但很容易被忽略:能授权的事情就不要亲自做。 
   
  要关注管理过程,而不是内容

  美国巴布森学院的安·唐纳伦教授总结说:“要管理过程,而不是内容。领导的真正工作是掌握日程和信息的流动。但太多的人试图控制细节,他们把自己当成‘工匠’,这只能使下属承担越来越少的责任。” 
   
  既管理过程又管理内容会大大降低团队的积极性。灵感公司的布莱恩·阿舍原来是一名程序员,最近升任项目经理,负责公司拥有900万用户的旗舰产品——个人财务软件。“作为项目经理,我的职责是把产品开发出来、发布出去、定位和找到目标客户。最大的挑战是在所有的事情中找到优先次序:哪些是可以不做的?哪些是可以授权让下面的人去做的?哪些是可以交给上级去做的?哪些是今天必须作出决定的?” 
   
  阿舍运用了工程学的思维模式来应对这一挑战。他找出对于项目成功至为关键的三个因素,每天早晨审阅自己当天的工作清单时,他会判断哪些事情有助于累积成功因素,哪些没有助益。他自己做有益的那些工作,把其余的事情在15个工程师中进行分派。“我在无关痛痒的事情上浪费了大量时间。我不得不问自己这样的问题:‘怎样才能既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帮助,又不必亲自为此花费时间?’” 
   
  威信是领导效能之本 
   
  没有主见,不能坚持自我当不好领导 
  当上领导是职场生涯的一个重要变化。但你不能前后判若两人。相当一部分新领导急于完成从“团体中的成员”到总司令的转变。这是错误的。阿舍说:“不要一当上领导就架子十足。轻松一点。人们希望看到原来的你,与大家有人情的联系,使人们感觉工作是愉快的。你不能忘了你是谁。” 
   
  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南希·陶乐刚刚接任新岗位时,下属们对她很不以为然。这个小组已经在一起工作了六个月的时间。人们非常喜欢以前那位经理的工作方式,对此人的离任颇为遗憾。她的前任与组员的交流做得很好,对日常琐事管得很细。但陶乐不是这样。她只抓大事。前任善于表达和说理,而她认为自己比较腼腆。 
   
  “大家确实喜欢她,而不了解我。”她回忆说,“团队的成员不会自动尊重你的新头衔,所以我得确立自己的做事方式,让他们了解我是如何工作的,通过具体事例显示自己的能力。”她抓了前任忽略的两件大事——理顺和一位关键供应商的关系,为团队的新产品设想更多潜在的功能——细节问题则让组员们放手去做。 
   
  陶乐的目标很清楚:“把产品做出来。”她选择用自己的方式指导这一过程,最终领导团队克服了前进中的困难。 
   
  有不当之处要适度修正

  这并不等于说新领导不需要修正自己的工作方式。阿舍接手新项目不久,一名下属找他单独谈话,而且是有备而来。她拿出了一份列有前任经理优缺点的清单,足足有两页纸,表示希望阿舍成为什么样的领导人。阿舍采纳了建议。“作为经理,我发现有些事情做起来很容易,可以让她感到愉快而有益。” 
   
  但改变是有限度的。“前一位经理事事迎合她并不意味着我也会这样。那样我就不是我自己了。” 
   
  边学习边领导是成功之路 
   
  把握角色,外行就能领导内行 
  有些时候,你的新职务把你放到了不熟悉的领域。你手下的人对部门的业务比你更加内行。如何避免外行领导内行带来的尴尬呢?在这样的时候,即便从行政序列上讲团队成员需要你的指导,你也必须向他们学习专业知识。 
   
  波音公司的布鲁斯·莫拉维克当了七年的制造工程师,拥有出色的技术。但当他被提拔为757改型项目的经理时,他认识到作为对某一领域知之甚少的外行,他必须赢得内行人的尊重。这个项目要加长机身,他也必须扩展自己的技能,并在这同时领导别人。 
   
  “你得为新的角色建立威信,同时还得丰富自身的知识,”他说,“如果你看人看得很准,就可以找一些你不熟悉领域里的专家,并开始依赖他们获取信息。” 
   
  在需要边学习,边领导的时候,如何达到一种平衡呢?莫拉维克说:“不要假充内行,那样注定要失败。我跟所有的下属讲,我们的角色是不同的:我的工作是整合资源,他们是专家。”(相关报道参见本期34页“外行管内行,有何不可”一文) 
   
  没有行家就大家共同创业 
  柯里·沙平被任命为一家天然气公司的客户开发小组经理时,必须实现个人技能的新跨越。他在油田作业部工作过三年,对自己擅长的领域得心应手、胜任愉快。但现在他必须转入营销和流程设计。而且他面临一个更棘手的基本问题:他的小组在公司中没有先例可循,他和他的组员都不知道如何开展工作。他的解决之道是:“大家一起想办法。” 
   
  “接到任命时我的脑子里乱极了。我甚至不知道这个小组是干什么的。我向组员们介绍我自己,想看看我是否能起点作用,以及能起什么样的作用。”沙平的组员们和他一样心存疑虑。为了开创客户服务业务,这些人已经在一起工作了四个月,但一直没有一位正式的领导。沙平的自我介绍很快引来了小组成员对他的一场集体面试。 
   
  “他们反过来向我提了一堆问题。‘你认为这个小组应该怎么搞?我们应该怎样设计流程?你打算怎么支持我们?’” 
   
  那么新领导是如何回答这些问题的呢?他说:“我承认我也不太清楚做什么。我打算先熟悉一下他们的工作,了解一下他们希望我做些什么,公司希望我们做些什么。当他们发现我没有预设的条条框框时,就说:‘那咱们一起干吧!’” 
   
  这是几年以前的事情了。现在,沙平仍不认为自己成了行家。“如果你问我:‘你能替你的小组完成工作吗?’我会说不能。但是,如果你问他们:‘你们能做柯里为小组所做的事情吗?’我希望他们的回答也是不能。” 
   
  领导单位就是领导每个人 
   
  领导每个人,而不是领导团队 
  团队领导并不领导团队,而是领导组成团队的个人。这句话言简意深。成员各有各的优点、缺点,偏好,盲区和痛处。专家称,要想领导一个团队,必须首先学会领导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领导是一项一对一的活动。 
   
  心理学家和团队专家哈维·罗宾斯说:“团队领导最重要的技巧就是要学会与各式各样的人打交道。你必须了解人们希望你怎样对待他们,然后才能让他们跟随你。” 
   
  对于波音公司的布鲁斯·莫拉维克来说,带领300人造一架飞机,很难实施一对一的领导。“我手下95%的人都是从其他部门领薪水的,我所能做的只是对他们施加影响。” 
   
  他怎样对这几百号人施加影响呢?“我的工作方式比较随意,我只是四处走走,问问他们进展如何。如果你不了解别人的角色和难处,就很容易苛责别人。大多数人都希望把工作做好。你得让他们知道你是来帮助他们的,而不只是站在那里发号施令的。” 
   
  为了凝聚人心,莫拉维克反复向团队的每一个成员灌输一个基本的信条:“我们都是来造飞机的。如果飞机能讲话,它希望我们怎么做?我们又该怎样实现它的心愿呢?” 
   
  不过他也注意对小组成员区别对待。最近,一位工程师拖拖拉拉不肯签署一份授权书。莫拉维克提出如果他能在那天把文件签字生效,就可以得到一打面包圈。下午4点钟的时候,授权书放到了莫拉维克的座位上。第二天早晨,这位工程师得到了一打面包圈。“当时他的眼神实在太有趣了,”莫拉维克回忆道,“就好像在说:啊?你真给面包圈啊?” 
   
  要认识到忽视个人要求的恶果

  柯里·沙平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才懂得不能忽视个人要求的道理。他的小组组建两年以后,虽然小组取得了出色的成绩,但有人开始离职。其中一人对小组的工作方式不满。她是一个“干净利落”派,不能忍受项目中一些长久悬而未决的事情。沙平没有满足她的要求。另一个人因为薪酬歧视而辞职。“我对这件事情未予理睬,因为当时我觉得自己对此无能为力。但是她觉得不公平而最终选择了离开。我没有看到小组成员的个人需要。现在看来,问题不解决只会恶化,我本应该及早做点什么。” 
   
  茫然时不妨适度民主 
   
  如何领导从前的同事,不妨问问他们 
  参与能使人产生积极性。但什么样的人应该参与什么样的事?在多长的时间内参与?对于一个新领导来说,最难的一件事就是如何让组员适时、适度地参与。如果新领导是从原团队中提拔上来的,就更加困难了。你怎么能周三下班后刚获得提升,周五就打断原来朋友的发言呢? 
   
  但这也并非难不可及。康新德被提拔为11人小组的领导后,原小组中有他四个要好的朋友。起初他不知怎样处理这样的关系。“我虽然当了他们的领导,但还是希望成为小组的一员。我希望大家对我平等看待,但好像大家把我当成了上级。”开头的几周很是难堪,他对小组的工作也没做多少指导。康向小组提出这个问题:到底应该以什么样的关系相处?大家觉得他过虑了,公事公办嘛。“也许我对这个问题有点耿耿于怀,但是谈开了能帮助我减轻恐惧。” 
   
  参与决策的总是少数人

  布莱恩·阿舍遇到的则是另一种挑战。他最初的重要任务是搞清个人财务软件的新版本应该包括哪些功能。“灵感公司非常注重共识,”他说,“我们花了六到七周的时间讨论。最后我说:‘我们得作一个决定了,得开始编程了。’很难界定这种讨论的边界在哪里。你必须知道什么时候大家说得差不多了,该进行下一步了。” 
   
  最终,作出决定意味着发布命令。阿舍让五位资深的经理把50个人脑力激荡的成果汇总起来,排定优先次序。“我们需要少数人的高度参与来简化问题、找到优先事项,然后前进。”

时间: 2024-08-02 12:09:41

项目经理之新任项目经理的五项修炼的相关文章

第五项修炼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软件学院许毫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当今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而且随着变化速度的不断加快,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变成了学习速度之争.未来唯一持久的优势就是有能力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的更快. 这本书主要描述了学习型团队的修炼方式.在此之前,它首先指出了人类群体危机的症结和学习的真谛.即人们的片段而局部的思考方式,及由其所产生的行动造成了目前切割而破碎的世界,使人们丧失了群体的一体感,局限了人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通过学习,我们重新创造自我:通过学习,我们能够做到从未能做到的事情,重新认知

《第五项修炼》,读后感

味同嚼蜡的翻译,完全无法体现如此高大上的一本管理学著作的金光闪闪的效果.最终呈现出一本如手册一般无趣,空有名头,从中文版却完全感受不到其伟大的本子. 虽然翻译的很差,依然值得看. ? 五项修炼是什么 ????1.自我超越 personal mastery ????2.心智模式 mental models ????3.共同愿景 shared vision ????4.组织学习 team learning ????5.系统思考(第五项修炼说的就是这玩意) 除了系统思考,我感觉其他四项这中文翻译都是不

《从程序员到项目经理》读后感-项目经理的TO-DO LIST

从本篇开始,不讲程序员了,专心讲项目经理. 人家说相声演员肚子里是杂货铺,其实项目经理才是,接触的人数量多,种类多,自然接触的事情也是数量多,总类多,这个角色就是一个大总管的角色.项目经理每天的TO-DO LIST都能排一大堆,如果不能好好规划和管理,那真是要累死牛了. 拿我自己为例,我需要接触的人,包括产品支持部门的人,测试部分的人,产品部门的人,运维部门的人,销售部门的人,当然最主要还是开发部门的人,这六大部门的人,每个人都可能给你的TO-DO LIST带来一大堆事情. 为了限制我的LIST

项目经理之软件项目经理必须具备的素质

许多人都以为项目经理总是与"理想与光荣"相伴的,其实作为一个有志于改进中国软件开发流程的项目经理来说,他们承担的更多的是"艰辛与痛苦". 在这里,我通过我担任项目经理期间所遇到的种种现象,来总结项目经理所必需具备的素质,当这些素质您不具备的话,就需要花费多年的努力来培养他,如果无法培养成功,那么请您转换岗位,因为项目经理不适合您,您难以在这个方面获的成功.       一.执着 可以这么说,在中国如果不执着是做不成任何事情的,因为在软件开发流程中推行各种规范和管理制

《从程序员到项目经理》读后感-项目经理有没有

项目经理你有经验和没有经验是区别在哪里? 有经验,我就了解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并且全程参与这个周期,就好比我去保定,从买票开始到送到家里,我全程都参与,自然比没有去过保定的人,要熟悉路程,更容易知道哪里会有问题,需要注意什么. 任何一个软件系统,都会遵循如下这个流程: 需求分析: 系统设计: 系统开发: 测试: 系统实施: 用户培训: 项目收尾. 我常常遵循这个流程在做一些事情,总结一些实践,这些实践就是我的经验.每个步骤需要使用什么工具,需要什么人来参与,需要多少时间,按照什么顺序来开展,有什

项目经理之成功项目经理手册

软件项目管理是"以过程为核心.以度量为基础.以人为本"的,在此过程中需要充分地集成技术方法.工具.过程.资源(人力.资金.时间等)等要素,谁来领导这个集成工作呢?是项目经理.项目经理是项目组的灵魂,是项目组中很重要的一个角色,无论是对于个人英雄的时代,还是基于过程的管理时代,都必须依靠人来实现管理,这就是"以人为本".无论管理多么正规,过程是对形式的管理,而内容的管理必须依靠个人的能力. 项目经理,是大多数软件公司中最难选的人.为什么呢?有实践经验又有理论知识的项目

系统集成项目经理和高级项目经理资格通过培训可以获得,你还需要软考吗?

原系统集成项目经理和高级项目经理的资格获得的渠道为必须取得工信部的软考资格后,才可以由用人单位向工信部资质管理部门申请. 现在改由电子联合会负责资质相关工作了,直接向电子联合会注册申请项目经理了,目前直接培训就可以拿项目经理证了,前几个年苦哈哈考了软考的小伙伴们情何以堪. 其实不是这样子的,取得软考资格后可以去申请职称,而现在电子学会的项目经理证书是无法评职称的,需要评职称的小伙伴们还是要好好学习,努力考软考哦. 原文地址:http://blog.51cto.com/147254/2097466

【第二组】项目冲刺(Release版本)第五次每日例会 2017/7/29

项目冲刺(Release版本)第五次每日例会 开发小组:Hunter 冲刺经理:林贵渊 小组成员:林轩宇,张太,李明君,刘仁人 1.每日例会内容 (1)昨天做了什么 1.林轩宇:Bug修改. 2.李明君:Bug测试. 3.刘仁人:美化界面. 4.张太:故事内容收集. 5.林贵渊:故事内容优化. (2)遇到了什么问题 1.技术方面:基本没什么问题了,还在继续找BUG(李明君,林轩宇) 2.美工方面:界面美化基本就这样了(刘仁人) 3.文案方面:故事基本剧情已经完全清楚但是如何设密还有一定困难.(林

【第二组】项目冲刺(Alpha版本)第五次每日例会 2017/7/17

项目冲刺(Alpha版本)第五次每日例会 开发小组:Hunter 冲刺经理:林贵渊 小组成员:林轩宇,刘仁人,李明君,张太 1.每日例会内容 (1)昨天做了什么 1.林轩宇:建立BGM播放器,调整页面风格. 2.刘仁人:UI布局,任务详情完善. 3.李明君:界面优化,制作了提交修改的Dialog. 4.张太:设置界面布局图标完善. 5.林贵渊:界面布局优化. (2)遇到了什么问题 1.林轩宇:发生了版本冲突,BGM播放时产生了一些问题 2.刘仁人:暂时没有. 3.李明君:Progressbar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