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Linux 内核定时器

一、LINUX内核定时器是内核用来控制在未来某个时间点(基于jiffies)调度执行某个函数的一种机制,其实现位于 <linux/timer.h> 和 kernel/timer.c 文件中。

被调度的函数肯定是异步执行的,它类似于一种“软件中断”,而且是处于非进程的上下文中,所以调度函数必须遵守以下规则:

1) 没有 current 指针、不允许访问用户空间。因为没有进程上下文,相关代码和被中断的进程没有任何联系。

2) 不能执行休眠(或可能引起休眠的函数)和调度。

3) 任何被访问的数据结构都应该针对并发访问进行保护,以防止竞争条件。

内核定时器的调度函数运行过一次后就不会再被运行了(相当于自动注销),但可以通过在被调度的函数中重新调度自己来周期运行。

二、函数使用

下面是关于timer的API函数:

(0)初始化定时器:

void init_timer(struct timer_list * timer);

(1)增加定时器:

void add_timer(struct timer_list * timer);

注册定时器,将定时器放到内核定时器链表中

(2)删除定时器:

int del_timer(struct timer_list * timer);

(3)修改定时器的expire:

int mod_timer(struct timer_list *timer, unsigned long expires);

三、使用流程

使用定时器的一般流程为:

(1)timer、编写function;

(2)为timer的expires、data、function赋值;

(3)调用add_timer将timer加入列表;

(4)在定时器到期时,function被执行;

(5)在程序中涉及timer控制的地方适当地调用del_timer、mod_timer删除timer或修改timer的expires。

注意:

mod_timer   内核通过函数mod_timer来实现已经激活的定时器超时时间。

mod_timer函数也可以操作那些已经初始化,但还没有被激活的定时器,如果定时器没有激活,mod_timer会激活它。如果调用时定时器未被激活,该函数返回0,否则返回1。一旦从mod_timer函数返回,定时器都将被激活而且设置了新的定时值。如果需要在定时器超时前停止定时器,可以使用del_timer函数。

被激活或未被激活的定时器都可以使用该函数,如果定时器还未被激活,该函数返回0;否则返回1。当删除定时器,必须小心一个潜在的竞争条件。当del_timer返回后,可以保证的只是:定时器不会被再激活,但是多处理器上定时器中断可能已经在其他处理上运行了,所以需要等待可能在其他处理器上运行的定时器处理程序都退出,这时需要使用del_timer_sync函数执行删除工。和del_timer函数不同,del_timer_sync数不能在中断上下文中使用。

四、HZ和Jiffies

系统定时器能以可编程的频率中断处理器。此频率即为每秒的定时器节拍数,对应着内核变量HZ。选择合适的HZ值需要权衡。HZ值大,定时器间隔时间 就小,因此进程调度的准确性会更高。但是,HZ值越大也会导致开销和电源消耗更多,因为更多的处理器周期将被耗费在定时器中断上下文中。

HZ的值取决于体系架构。在x86系统上,在2.4内核中,该值默认设置为100;在2.6内核中,该值变为1000;而在2.6.13中,它又被 降低到了250。在基于ARM的平台上,2.6内核将HZ设置为100。在目前的内核中,可以在编译内核时通过配置菜单选择一个HZ值。该选项的默认值取 决于体系架构的版本。

jiffies变量记录了系统启动以来,系统定时器已经触发的次数。内核每秒钟将jiffies变量增加HZ次。因此,对于HZ值为100的系统,1个jiffy等于10ms,而对于HZ为1000的系统,1个jiffy仅为1ms。

六、实例

#include <linux/timer.h>

static struct timer_list key_autorepeat_timer =

{

function: key_callback

};

static void

kbd_processkeycode(unsigned char keycode, char up_flag, int autorepeat)

{

char raw_mode = (kbd->kbdmode == VC_RAW);

if (up_flag) {

rep = 0;

if(!test_and_clear_bit(keycode, key_down))

up_flag = kbd_unexpected_up(keycode);

} else {

rep = test_and_set_bit(keycode, key_down);

/* If the keyboard autorepeated for us, ignore it.

* We do our own autorepeat processing.

*/

if (rep && !autorepeat)

return;

}

if (kbd_repeatkeycode == keycode || !up_flag || raw_mode) {

kbd_repeatkeycode = -1;

del_timer(&key_autorepeat_timer);

}

/*

* Calculate the next time when we have to do some autorepeat

* processing. Note that we do not do autorepeat processing

* while in raw mode but we do do autorepeat processing in

* medium raw mode.

*/

if (!up_flag && !raw_mode) {

kbd_repeatkeycode = keycode;

if (vc_kbd_mode(kbd, VC_REPEAT)) {

if (rep)

key_autorepeat_timer.expires = jiffies + kbd_repeatinterval;

else

key_autorepeat_timer.expires = jiffies + kbd_repeattimeout;

add_timer(&key_autorepeat_timer);

}

}

}

时间: 2024-10-06 11:34:12

【整理】--Linux 内核定时器的相关文章

linux 内核定时器详解

原文摘自:http://www.linux-cn.com/html/linux/kernel/20070412/1886.shtml Linux内核2.4版中去掉了老版本内核中的静态定时器机制,而只留下动态定时器.相应地在timer_bh()函数中也不再通过run_old_timers()函数来运行老式的静态定时器.动态定时器与静态定时器这二个概念是相对于Linux内核定时器机制的可扩展功能而言的,动态定时器是指内核的定时器队列是可以动态变化的,然而就定时器本身而言,二者并无本质的区别.考虑到静

模仿linux内核定时器代码,用python语言实现定时器

大学无聊的时候看过linux内核的定时器,现在已经想不起来了,也不知道当时有没有看懂,现在想要模仿linux内核的定时器,用python写一个定时器,已经想不起来它的设计原理了,找了一篇blog,linux 内核定时器 timer_list详解. 看了好一会才有些明白,开始参照着用python写了一个.如果在设计服务器的时候,有大量需要精确到秒和秒以下的事件,自己写一个定时器,维护一个类似与内核timer_vec的数据结构,处理服务的定时事件,还是蛮高效的. 附上python代码,github:

Linux内核——定时器和时间管理

定时器和时间管理 系统定时器是一种可编程硬件芯片.它能以固定频率产生中断.该中断就是所谓的定时器中断.它所相应的中断处理程序负责更新系统时间,还负责执行须要周期性执行的任务. 系统定时器和时钟中断处理程序是Linux系统内核管理机制中的中枢. 另外一个关注的焦点是动态定时器--一种用来推迟运行程序的工具. 比方说.假设软驱马达在一定时间内都未活动,那么软盘驱动程序会使用动态定时器关闭软驱马达. 内核能够动态创建或销毁动态定时器. 内核中的时间观念 内核在硬件的帮助下计算和管理时间. 硬件为内核提

Linux内核定时器

Linux使用struct    timer_list来描述一个定时器. 重要成员: expires:定时时长 *function:超时执行函数名使用流程: 1.定义定时器变量 /*定义定时器变量结构体*/ struct timer_list key_timer; 2.初始化定时器 a.函数init_timer(timer) 参数:timer:要初始化的定时器的变量名 b.设置超时函数 /*初始化定时器*/ init_timer(&key_timer); key_timer.function =

Linux内核 - 定时器

#include <linux/timer.h> //头文件 struct timer_list mytimer; //定义变量 static void my_timer(unsigned long data) //定时器处理函数 { mod_timer(&mytimer, jiffies + 5*HZ); //重启定时器 } /* 初始化定时器 */ setup_timer(&mytimer, my_timer, (unsigned long)data); mytimer.e

Linux内核完全注释阅读笔记1:O(1)时间复杂度查找timeout定时器

前言 一直有Linux kernel情节,之前也一直在看Linux kernel相关的书和代码,但是每次到最后又由于兴趣转变而荒废了.这次终于静下心来想把Linux内核相关的代码好好看看,算是对自己的一个沉淀吧.由于之前工作做的是分布式调度这块的东西,也稍微有过分布式文件系统相关的实习经历,所以阅读Linux内核代码的重心可能会往调度和文件系统这两大块倾斜. 个人感觉读读Linux kernel还是蛮有必要的,其实现在各种分布式框架.各种云计算,其实很多的思想都是借鉴Linux kernel的.

【驱动】内核定时器的使用

链接:https://blog.csdn.net/jidonghui/article/details/7449546 LINUX内核定时器是内核用来控制在未来某个时间点(基于jiffies)调度执行某个函数的一种机制,其实现位于 <linux/timer.h> 和 kernel/timer.c 文件中.被调度的函数肯定是异步执行的,它类似于一种"软件中断",而且是处于非进程的上下文中,所以调度函数必须遵守以下规则: 1) 没有 current 指针.不允许访问用户空间.因为

Linux 内核开发 - 内核定时器

时间差的度量 系统的定时器硬件以固定的频率产生时钟中断,产生始终中断的间隔以HZ 常量来决定,通常在50~1200之间,x86默认是1000,HZ可以根据不同的内核来配置. Linux 采用jiffies (unsigned long)来对时钟中断进行计数,每当发生时钟中断时jiffies的值将+1,因此jiffies就记录了系统开机以来的时钟中断总次数.在驱动开发过程中经常会使用时钟中断来计算不同事件的时间间隔. 延迟执行 对于不精确的时间延迟要求,可以使用while 循环来计算延迟的时间.

把握linux内核设计(七):内核定时器和定时执行

[版权声明:尊重原创,转载请保留出处:blog.csdn.net/shallnet,文章仅供学习交流,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前面章节说到了把工作推后到除现在以外的时间执行的机制是下半部机制,但是当你需要将工作推后到某个确定的时间段之后执行,使用定时器是很好的选择. 上一节内核时间管理中讲到内核在始终中断发生执行定时器,定时器作为软中断在下半部上下文中执行.时钟中断处理程序会执行update_process_times函数,在该函数中运行run_local_timers()函数来标记一个软中断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