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构建之法(CH7~CH8)

MSF九大原则:

1. 推动信息共享与沟通:“谐”,Alert

2. 为共同的远景而工作:目标明确—用户/老板

3. 充分授权和信任:

4. 各司其职,对项目共同负责:

5. 交付增量的价值:

6. 保持敏捷,预期和适应变化:

7. 投资质量:

8. 学习所有的经验:

9. 与顾客合作:

MSF团队模型定义了小组同级成员的角色和职责:用户体验、产品管理、项目管理、开发、发布管理、测试。我惊讶地发现,在分配职责时“用户体验”显然不是一项团队的开发活动,MSF使用了“结果”(Outcome)来进行定义,而不是Action.

而过程模型——螺旋模型,除了干活之外,十分注重规划优势、交流与增量式开发,这与之前提到的敏捷原理不谋而合。

软件需求方面,体察用户需求上,调研“可用性”成为一个非常容易忽略的因素,为了避免“用户在各种菜单中幽幽暗暗反反复复地寻找某个功能,我们在单向玻璃后面替他着急……我们的界面里’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差太远了”,我认为:开发人员应该成为用户的一部分。正如我们的项目源于自己的需求而非纯功利性的获益,本身就身为用户的我们就能更好的体察到用户的感受。

而另一个让人深思的问题则是人类学调查,面对着海量用户,或许我们真的不需要非常geeky的手段与狂拽酷炫的界面,简单实用才能适用于大多数的人,太高端的功能反而得不到普通人的青睐。

Estimate估计是指计划时间、以当前了解的情况和掌握的资源,要花费多少人力物力时间才能实现某事。有了对开发时间的估计,我们才能明确目标和并且及时在岔路口觉醒。书中举了许多例子中国陆地边界长度、非洲人口密度、长江年流量、2013年亚洲货币流通总量、一生说过多少句话等等,这些数据很难一眼就估计出数量级,并且大多数时候人们总是有一种对自己有利的倾向。

在估计之后,我们还要找到估计后面基于的假设,推动数值收敛,使上下界不断接近。通常的公式是:实际时间花费Y=X+-X/N,X为估计时间,N为类似开发工作的次数

最后书中介绍了WPS分割树,要点从结果出发构建而不是从团队的活动出发,叶子节点足够小,子节点不相互覆盖,所有子节点覆盖全部父节点内容。从结果出发构建正好与之前MSF团队模型不谋而合。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chenzhikai/p/8709667.html

时间: 2024-11-15 22:53:53

【读书笔记】构建之法(CH7~CH8)的相关文章

[读书报告]构建之法(三)

今天读了<构建之法>的第八章. 第八章讲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有以下几个步骤: 1.获取和引导需求 找到软件的利益相关者,了解和挖掘他们对软件的需求,引导他们表达出对软件的需求. 2.分析和定义需求 对从各个方面获取的需求进行规整,定义需求的内涵,从各个角度将需求量化. 3.验证需求 通过分析报告.用户调查等形式向利益相关者验证团队对需求的认知. 4.在软件产品的生命周期中管理需求 在软件的声明周期中不断对需求进行重新审核并作出调整 需求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对产品功能性的需求 要求产品必须实现

[笔记][构建之法]软件工程概论

注意:只做这么一次读书笔记,其他通过作业和实践去感悟 软件工程的目标: 用户满意度 可靠性 软件流程的质量 可维护性 软件工程教学的目的: 研发出符合用户需求的软件 通过一定的软件流程,在预计的时间内发布“足够好”的软件 通过数据和其他方式,展现所开发的软件是可以维护和继续发展的

[读书报告]构建之法(八)

今天读了<构建之法>的第15章:稳定和发布阶段 Alpha:指集成了主要功能的第一个试用版本. Beat:功能基本完备,稳定性较Alpha版本高,用户可以在实际工作中小范围使用. ZBB:某天的版本把在之前记录的Bug都解决掉 RC:发布候选版本 RTM:最终发布版本 RTW:和RTM类似 会诊小组 软件团队的各个角色代表组成了会诊小组,处理每一个影响产品发布的问题. 决定对每一个Bug采取以下哪一种行动: 1.修复 2.设计本来如此 3.不修复 4.推迟 复杂项目的会诊 第一步:开发者提交惨

[读书报告]构建之法(七)

今天读了<构建之法>的第十四章,这章讲质量保障. 软件质量=程序质量+软件工程质量 程序的质量体现在软件外在功能的质量.衡量程序的质量,基本的判断可以用“是|否”来判定. 软件工程的质量与“快”和“省”相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软件开发过程的可见性 2.软件开发过程的风险控制 3.软件内部模块,项目中间阶段的交付质量,项目管理工具的因素 4.软件开发成本的控制 5.内部质量指标的完成情况 衡量软件工程质量的方法——CMMI(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 一级:初始级.在这一水平上,企业项目的目标

[读书报告]构建之法(四)

今天读了<构建之法>的第10章 这章讲典型用户和场景. 定义典型用户,需要全面考虑.软件系统中有受欢迎的用户,但也有不受欢迎的用户. 典型用户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1.名字 2.年龄 3.收入 4.带便的用户在市场上的比例和重要性 5.使用这个软件的典型场景 6.使用本软件/服务的环境 7.生活/工作情况 8.知识能力层次 9.用户的动机.目的和困难 10.用户的偏好 需要注意:一个软件不是为所有人服务的 有个典型用户之后,还要决定每一个典型用户的目标——使用系统想要达到什么目的.对每一个目标,

[读书报告]构建之法(二)

今天阅读了<构建之法>从67页到139页的部分,思考和体会如下. 1.第四章 这章讲的是两人合作.主要的点有代码规范.极限编程和结对编程,也讲到了与别人交流的一些技巧. 代码是给机器看的,也是给人看的,但我觉得代码更多是给人看的.因为我一直觉得不论何种科学或者技术发展到了什么程度,人都是最根本的.书中对代码规范方面讲的比较细致,形式上的包括我比较熟悉的缩进.括号.分行.命名.注释.大小写等问题和以前没考虑过的行宽.下划线等问题.我在平时写代码时,关于形式上的规范,首先考虑的是风格的一致性和代码

[读书报告]构建之法(五)

今天读了<构建之法>的第十一章和第十二章 第十一章,软件设计与实现主,要讲了以下几个问题: 1.从规格到实现 主要要经历以下阶段: 1.估计开发所需时间 2.写一些原型代码,看看效果 3.写设计文档 4.按照文档写代码 5.对照设计文档和代码指南进行复审 6.创建或更新单元测试 7.进行单元测试 8.得到一个可以的测试版本 9.修复测试人员发现的问题,请同事复审 10.根据代码复审意见修改代码,签入代码 2.开发阶段的日常管理 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是实现每日构建. 书中宣称,经调查,成功的公司中

[读书报告]构建之法(一)

今天我阅读了邹欣老师的<构建之法>从前言到正文的第66页,一些思考和体会如下: 1.前言 从前言可以看出邹欣老师对软件工程课的定位和对这本书作为教材的评价还是很高的.从前言可以知道这本书是邹欣老师结合了在一些高校的软件工程授课经验和自己的心得体验,写出的一本强调通过动手实践学习软件工程的教材. 2.给任课老师和助教的建议 这部分可以看书邹欣老师对同学们的要求很高,预期每个学生需要每周花费8个小时在这门课上.我个人而言,在个人项目和团队项目中每周花费的时间要超过8个小时.在团队项目中如果算上开会

Head Frist Python 读书笔记 构建发布

构建发布 p41 Windows系统需要使用“c:\pythonX\python.exe”执行, 或者,通过配置环境变量来简化输入 1. 首先需要在系统中注册python环境变量:假设python的安装路径为c:\python2.6,则修改我的电脑->属性->高级->环境变量->系统变量中的PATH为: (为了在命令行模式下运行Python命令,需要将python.exe所在的目录附加到PATH这个环境变量中.) PATH=PATH;c:\python26 上述环境变量设置成功之后

读书笔记-构建高性能Web站点

基本概念 带宽:通常说的带宽比如8M带宽,是指主机与互联网运营商的交换机之间的数据传输速度,因为数据链路层的流量是通过控制接收方实现的.而百兆网卡则是指网卡的发送速度为100Mbit/s,则是指网卡发送数据的速度 吞吐率:单位是reqs/s,指服务器的并发能力,就是单位时间内服务器处理的请求数.最大吞吐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服务器能够处理的最大请求数.通常使用压力测试的方法通过模拟足够数目的并发用户数,分别连续发送一定的Http请求,并统计测试持续的总时间,计算出基于这种压力下的吞吐率,即为一个平均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