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课内容:
1、Spark Streaming另类在线实验解析
2、Spark Streaming本质理解
Spark Streaming是Spark Core上的一个子框架,如果我们能够完全精通这个子框架,我们就能够更好的驾驭Spark。Spark Streaming和Spark SQL是目前最流行的框架,从研究角度而言,Spark SQL有太多涉及到SQL优化的问题,不太适合用来深入研究。而Spark Streaming和其他的框架不同,它更像是Spark Core的一个应用程序。如果我们能深入的了解Spark Streaming,那我们就可以写出非常复杂的应用程序。
Spark Streaming的优势是可以结合SparkSQL、图计算、机器学习,功能更加强大。这个时代,单纯的流计算已经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啦。在Spark中Spark Streaming也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因为数据在不断的流动,程序在不断的运行,内部比较复杂。
本次实验基于如下博客中的程序代码
IMF课程的第94课:SparkStreaming 实现广告计费系统中在线黑名单过滤实战
参考博客地址:http://lqding.blog.51cto.com/9123978/1769290
为了更好的查看Job的运行情况,我们启动history-server
[email protected]:/usr/local/spark/spark-1.6.0-bin-hadoop2.6/sbin# ./start-history-server.sh
启动前先配置下history log日志目录
[email protected]:
/tmp
# hdfs dfs -mkdir /historyServerForSpark/
配置spark-env.sh,添加一个环境变量,让history server的logDirectory指向上面建立的目录
export
SPARK_HISTORY_OPTS=
"-Dspark.history.fs.logDirectory=hdfs://spark-master:8020/historyServerForSpark"
配置spark-defaults.conf,添加如下配置项:
#是否记录作业产生的事件或者运行状态(job,stage等使用内存等信息)
spark.eventLog.enabled
true
#如果记录作业产生的事件或者运行状态,则将事件写入什么位置
spark.eventLog.
dir
hdfs:
//spark-master
:8020
/historyServerForSpark
#http history的监听端口号,通过http://hadoop.master:18080访问
spark.
history
.ui.port 18080
#Spark history日志位置
park.
history
.fs.logDirectory=hdfs:
//spark-master
:8020
/historyServerForSpark
启动History Server,Web UI界面如下
为了可以更清晰的看清楚Streaming运行的各个环节,我们可以通过将batchInterval的值设置的更大。例如5分钟。
将程序上传至spark集群
运行Spark程序
[email protected]:~
# /usr/local/spark/spark-1.6.0-bin-hadoop2.6/bin/spark-submit --class com.dt.spark.streaming.OnlineBlackListFilter --master spark://spark-master:7077 ./spark.jar
通过nc -lk 9999命令发送一些数据,内容如下:
[email protected]:~
# nc -lk 9999
134343 Hadoop
343434 spark
3432777 Java
0983743 Hbase
893434 Mathou
程序输入结果为:
16
/05/01
14:00:01 INFO scheduler.DAGScheduler: Job 3 finished: print at OnlineBlackListFilter.scala:63, took 0.098316 s
-------------------------------------------
Time: 1462082400000 ms
-------------------------------------------
3432777 Java
343434 spark
0983743 Hbase
接下来,我们查看web ui中的内容,来解析SparkStreaming的运行过程。
红色部分为我们刚刚运行的程序的日志(第一次运行时,在completed application这个地方看不到日志,在Show incomplete applications 这个地方显示了日志,可是此时程序已经退出了。)
我们点击进去,查看详细信息:
我们可以看到,这个程序在运行期间,启动了4个Job。
先看看job id 为0 的详细信息
这个job,很明显是我们定义的blackListRDD数据的生成。对应的代码为
val
blackList
=
Array((
"Hadoop"
,
true
), (
"Mathou"
,
true
))
//把Array变成RDD
val
blackListRDD
=
ssc.sparkContext.parallelize(blackList)
并且它做了reduceBykey的操作(代码中并没有此步操作,SparkStreaming框架自行生成的)。
这里有两个Stage,Stage 0和Stage 1
接下来我们看看Job 1的详细信息
此处也是一个makeRDD,这个RDD是receiver不断的接收数据流中的数据,在时间间隔达到Batch Interval后,将所有数据变成一个RDD。并且它的耗时也是最长的,59s
特别说明:此处可以看出,receiver也是一个独立的job。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我们在应用程序中,可以启动多个job,并且不用的job之间可以相互配合,这就为我们编写复杂的应用程序打下了基础。
我们点击上面的start at OnlineBlackListFilter.scala:64查看详细信息
根据上图信息,只有一个Executor在接收数据,最最重要的是红色框中的数据本地性为PROCESS_LOCAL,由此可以知道receiver接收到数据后会保存到内存中,只要内存充足是不会写到内存中的。
即便在创建receiver时,指定的存储默认策略为MEMORY_AND_DISK_SER_2
def
socketTextStream(
hostname
:
String,
port
:
Int,
storageLevel
:
StorageLevel
=
StorageLevel.MEMORY
_
AND
_
DISK
_
SER
_
2
)
:
ReceiverInputDStream[String]
=
withNamedScope(
"socket text stream"
) {
socketStream[String](hostname, port, SocketReceiver.bytesToLines, storageLevel)
}
我们再看看job 2的详细信息:
Job 2 将前两个job生成的RDD进行leftOuterJoin操作。
从Stage Id的编号就可以看出,它是依赖于上两个Job的。
Receiver接收数据时是在spark-master节点上,但是Job 2在处理数据时,数据已经到了spark-worker1上了(因为我的环境只有两个worker,数据并没有分散到所有worker节点,worker节点如果多一点,情况可能不一样,每个节点都会处理数据)
点击上面的Stage Id 3查看详细信息:
在一个Executor上运行,并且有5个Task 。
我们看看Job 3的详细信息:
此处的DAG图和Job2的相同,但是Stage 6和7被跳过了。详细的原因,我们后面的课程会一一讲解。
总结:我们可以看出,一个Batch Interval并不是单单触发一个Job。
根据上面的描述,我们更细致的了解了DStream和RDD的关系了。DStream就是由一个个BatchInterval时间内的RDD组成的。只不过DStream带上了时间维度,是一个无边界的集合。
对DStream的操作会构建成DStream Graph
在每到Batch Interval时间间隔后,Job被触发,DStream Graph将会被转换成RDD Graph
备注:
资料来源于:DT_大数据梦工厂
更多私密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DT_Spark
如果您对大数据Spark感兴趣,可以免费听由王家林老师每天晚上20:00开设的Spark永久免费公开课,地址YY房间号:68917580
Life is short,you need to Sp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