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双十一就是云计算的起步,实际上是被业务倒逼。随着几年里的不断完善和推进,现在,阿里要把买家、商家、服务商的数据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数据链路,或者是完整的链路数据,并把这些数据称之为活数据。
上个月,借着“双十一”的热乎劲,钛媒体的小伙伴,ITValue曾组织了近百位CIO和ITer走进阿里云,探讨阿里云如何长成一个比淘宝更大的公司。在这一天的日程中,CIO们与天猫、蚂蚁金服和天弘基金的技术大拿对话双十一、与阿里云高管探讨企业互联网化、还有激烈的Workshop讨论环节,最后还将一起走进位于杭州西南的阿里云飞天5K机房。可谓行程满满、丰富多彩。
更重要的是,各位大拿的精彩演讲“干货”十足,没有去的小伙伴们听说后各种着急要干货!我们挑选了一些内容在钛媒体上分享给大家,更多的内容还可关注ITValue!
顺便也介绍一下我们的小伙伴,是亲兄弟啊,ITValue是中国最大的CIO实名社区,想了解中国CIO\CTO们的最新状况,想跟踪传统产业最新的信息和数据升级,或者你想挖个高级技术管理人员?可关注下,我家这个小伙伴:ITValue(微信号:ITVlaue)!
本篇是来自现场交流,经钛媒体编辑:
玄羽,2009年加入阿里,2012~2013聚石塔双十一负责人,2014商家业务双十一总负责人。
1、2014双十一云计算现状。
2012年,191亿。2013年,350亿。2014,571亿。随着双十一业绩的增长,已经有数百万阿里巴巴上的商家在使用阿里云。这些商家不再需要传统的小型机、传统数据库软件,而是用阿里云机房里的数万台机器支撑业务,完整地渡过双11。双十一有数百万的商家,从11月的8号开始连续为活动预热,通过云计算3天弹性升级全部完毕。架设在阿里云上的商家在整个双十一期间技术支撑零故障。通过云计算,阿里云还使得商家能透视自己的业务数据。
业务倒逼云计算成熟。2012年双十一就是云计算的起步,实际上是被业务倒逼。2011年在淘宝上面销售量最高的商家,比如说像运动鞋和女装遇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双十一期间,他们的整个订单系统无法工作,导致发货失败,退款率非常高。
案例1,有一个做运动鞋的大商家,在双十一期间卖的非常好,但退货率达到了40%,这是因为货发不出去,消费者不乐意就把货退了。
案例2,也有商家,把产品上架备战双十一,上五百个SKU,双十一一到,发现所有的商品全被删除了。这是因为他托管在电信集团的一些机器被黑客入侵,被木马删掉了,这些问题都促使阿里在2012年要做出一个电商云计算平台,能够帮助商家解决这些问题。案例3,曾经华南区有一个非常大的女装,双十一准备地很好,货备足,人充裕,但却在担心一件事,每次卖完货,大促结束,仓库里的货都不对。卖出去的和剩下的匹配不上。
原来,商家的ERP每次是在双十一卖完之后导出一个Excel的文本,把Excel的文本不管是通过QQ的方式,还是通过旺旺的方式发送到仓库去,仓储物流系统再把这个文本导入系统,线上处理流程和仓储作业完成脱离,数据当然不匹配。
2、2014年,阿里推出电商云。
只做了一件事情,首先解决商家在双十一的问题,从仅仅用云计算帮助商家在双11弹性升级。到2013年,很多商家已经不再仅仅把阿里云的小二看作成云主机的销售人员,而是看成帮助商家自己解决问题的技术人员。华南区一个非常大的家居商家,他的系统是完全自研的,这种系统在实际进入云计算的环境时是不适合的。为什么?因为云计算更多讲究快速B/S架构,用统一抽象的方式来进行系统的快速迭代。因此,在2013年很多商家开始把他们的系统从C/S结构转成B/S结构。已经从20%增长到60%以上的商家完成转变,可以充分享受云计算带来的产品升级负载均衡,这些高级特性,保障了商家运营的稳定性和快速拓展能力。
3、2013年,阿里云在服务上也有巨大的变革。
此前,很多商家没有自己的技术团队,其所有的技术、服务都是通过第三方软件服务商完成,阿里云将第三方引入云平台,由一个商家一套主机一套数据库,变成了一套主机一套数据库部署到200到300个商家。第三方也在其中,通过自己的技术创新拿到应有的利润,商家也感受到了新技术带来的更加强大的业务能力。
2013年双11最大的变化是阿里云对商家的负载能力更加精准,PTS精准压力测试产品帮助商家测试其系统和仓库,以确定商家的人员和客服小二能不能在双11支撑所预期的订单量,按照商家给出的预期数值为商家整个系统ERP、CRM,WBS做压力测试。2013年,运行再云上的商家数量上升到了75%,有两名商家过了1000万单了。
4、2014年,很多商家开始考虑成本问题。
业务量过快增长,使当时最大的一个服务商已经有2000台云储机,最大的一个商家有近100台云主机。如果采用传统的架构,企业可能需要购买几十台物理机,或者是上百台物理机来建立自己的机房,或者是建立自己的云托管中心,但今天他们在阿里云上就可以直接使用了。而且鉴于传统企业数据库软件的高昂价格,阿里云在一定成都上帮助企业从传统数据库软件迁移出来。阿里云还为进军海外市场的企业提供海外机房服务。
5、商家对于技术敏感性很高,阿里云上进化出一个新产品。
商家的一些主要业务跟电商相关的有两条线:一是货品链路,每个商家自己都会去做,特别是像女装男装只有进行商品分析后,了解到商品在市场上卖的会不会好,才会进入到生产和发货阶段,最后进入到市场预热铺货阶段。另外就是一旦消费者不管是在天猫,京东还是当当等平台,拍下这个商家的货物时,实际上就进入到订单链路,订单——客服——审单——发火——物流——签收——售后,这两个核心链路就是目前电商商家所关注的核心链路。左边的链路决定商家货品质量,右边链路决定商家销售质量,中间是各种店铺,会员的管理,营销的管理。
订单链路实际上就是从平台下达订单或者是产生交易,产生订单以后,CRM里面的客服是如何跟客户聊天的,ERP是如何进行订单审核的,如何打包发货,仓里如何检货,如何进行扫描,以及如何进行打包,物流公司如何进行配送,如何进行分发,最终货品送达到消费者,消费者如何签收如何评价。
6、未来可以使商家和消费者互动。
商家最担心的其实是静默下单的问题、就是消费者在平台上跟商家不做任何的沟通拍下订单。货卖的很好,每年都卖几万件,但是没有一个消费者来跟他反馈好不好,有没有什么新的需要,商家对这个是非常关注的。
阿里巴巴的几百万商家,仓库分布在全国各地,物流服务商也分布在全国各地,他们所使用的这些系统的提供商也是分布在全国各地的,所以阿里巴巴处理整个订单信息流转使非常困难。现在,我们把买家、商家、服务商的数据通过这种方式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数据链路,或者是完整的链路数据,并把这些数据称之为活数据。活数据使在每一个链路中的结点上,都能贡献出价值的数据,并能不断优化系统。
7、把活数据变成大数据。
如果能够把结点信息链接,把不同的行业串到一起,把不同的公司串到一起;把买家、商家、服务商、菜鸟也串了进来,甚至把第三方服务商串起来,每个商家可以给自己的物流服务商打分,给自己的仓储服务打分,给自己的ERP服务商打分,最后根据这些打分的情况在阿里巴巴开放平台上给服务商不同的授权,让他们有资格为商家服务地更好,就会把活数据变成了大数据。
活数据跟大数据的区别在哪?活数据是在同一个链路上,同一个链路上,不同结点的客户来贡献自己的数据,而大数据是要跨出当前的业务,像服务商即便不在订单链路上,也可以使用订单链路所回馈的数据,制定新的经营决策。(本文是ITValue记者张宇婷根据玄羽在走进阿里云活动中的演讲整理而成,未经本人确认)